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济南的冬天教案(部编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济南的冬天》(2课时)

【教学目标】

1.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 把握作者的感情。 2.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 情景交融的写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自然. 热爱自然. 感悟自然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1.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 把握作者的感情。 2. 体会拟人. 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内容及过程】

课时1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今天. 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知道日本第一个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是谁吗?对. 是川端康成。1969年的一天. 日本的许多知名人士都在为川端康成庆祝他的成功. 包括许多外国使节. 只有一位瑞典大使走道川端康成面前没有说祝贺的话. 而是说. “你知道吗. 这次得奖的本不应该是你. 是一位中国作家. 只可惜他已去世. 而这个奖项只颁给健在的作家。”大家想知道是谁吗?对. 他就是我们的老舍先生。他的语言很独到洗练却又韵味无穷。老舍曾经在山东济南和青岛生活过. 写出了大量的文章。现在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 去感受别样的“济南的冬天”吧。 (展示课题)

作者简介: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老舍的资料。 教师备案:

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 现代著名作家. 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 满族. 北京市人。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 爱上了文学。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1930年回国. 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 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 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 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 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 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 . 从1950年至1965年. 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 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 《茶馆》(1957)。1951年12月. 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写作背景: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 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 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 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 但因路费不足. 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 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 同年夏应

1

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 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 老舍回到祖国. 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 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 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二.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听读课文录音. 思考以下问题:

(一) 读准下列生字的读音: 济(jǐ)南 奇迹(jì) 伦敦(dūn)

暖和(huō) 看(kān)护 水藻(zǎo) 贮(zhù)蓄(xù)

(二)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四人小组讨论)

①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写法? 学生讨论. 明确:从天气. 山景和水色三个方面来写。

北平(大风) 济南(无风声) 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温晴” 对比:伦敦(无日) 济南(响晴)

热带(日毒) 济南(温晴)

② 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 文中写了哪四幅山水图. 各突出了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明确:

A. 阳光朗照图(2):可爱; B. 雪后初晴图(3):秀气; C. 雪后远山图(4):小水墨画;

D. 空灵水晶图(5):蓝水晶(碧绿. 澄清)。

③ 第1小节与第2. 3. 4. 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总分关系) ④ 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赞美. 喜爱) ⑤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学生讨论. 明确: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课时2

三. 研读赏析课文:研读第2~5段。

做法:学生默读课文. 谈读后感受. 四人小组讨论。谈完感受后. 每个小组就自己组喜欢的图来探究为什么写的好. 写的妙?每个小组的发言人把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或疑惑告知大家。最后. 教师评价. 明确。

(一)阳光朗照图

小组读第2自然段. 思考讨论:

1. 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 那也算不了出奇”. 转到写冬天的山。

2. 提问: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讨论并归纳:“小山把整……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2

3. 提问: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① 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 有山有水. 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 暖和安适地睡着. 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 -“睡”. -“醒”. 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 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② 用比喻. 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 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 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③ 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 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 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 不仅描绘笑容. 更突出心理活动。

(二)雪后初晴图

小组读第3自然段. 思考讨论:

1. 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按照空间顺序. 从山上. 山尖至山坡. 山腰. 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2.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学生抓住“妙” 字讨论并归纳:

① 妙在雪光. 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智儿 白花”. 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根 边”. 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白雪与暗黄的草色. 组成彩色的美景。

② 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 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 写出雪的情态。

3. 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运用修辞。

① 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② 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 拟人手法. 写出动人的雪态。

本段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 黄草和薄雪等景色。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 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 雪光与日光交融的情态。

(三)雪后远山图

小组朗读第4自然段. 讨论: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讨论并归纳: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 用两个“卧”字. 传神. 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3

济南的冬天教案(部编版)

《济南的冬天》(2课时)【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自然.热爱自然.感悟自然的审美能力。【重点难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体会拟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611d9q8130a0pl1szsm0n19a8hr9t00gw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