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病因研究答案: 一、单选题:
1.D 2.B 3.D 4.C 5.C 6.C 7.B 8.B 9.B 10.D 11.D 12.B 13.B 二、名词解释:
1.病因模型 是指用简洁的概念关系图来表达因果关系的概念模型,或者是表明疾病发生过程的模型。
2.因果联系 某一事件的频率或者性质的改变,会引起另一事件的频率或性质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前者为因,后者为果,两者呈因果联系。
3.间接因果联系 又称为继发联系,是指两事物之间本来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但是由于两事物都与另外一种因素有关,从而导致两者在统计学上的关联,这种联系称为间接因果联系。
4.共变法 可以看成是求同法的特例(如等级资料、定量资料)。是指某种因素的出现和消长动态与某种疾病的出现和消长动态同步,可以是提出该因素与该疾病有联系的假说的依据。
5.类推法 如果所研究的疾病分布与病因已清楚的其他疾病的分布特点相似,便可提出两种疾病的病因可能相同的假说。
6.病因 指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其中一个或多个不存在时,疾病发生的频率就下降。
7.误差 广义的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狭义的专指随机误差。指样本测量值与总体值之间存在的差异。
8.偏倚 指系统误差,研究的结果或推论偏离真实值,或导致这种偏离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在资料的收集、分析、解释或发表过程中,能够导致结论系统地与真实值有所不同的任何趋势。系统误差的原因在于研究者、研究条件、设备及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9.选择偏倚 指由于选择研究对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研究的结果偏离真实的情况。
10.信息偏倚 指在收集研究人群的暴露和结局资料时所出现的系统误差,其结果是歪曲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11.混杂偏倚 当研究某种暴露与某种疾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某个既与所研究的疾病有联系,又与所研究的因素有关的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这种现象即混杂偏倚,引起混杂偏倚的因素称混杂因素。 12.伯克森氏偏倚 利用医院资料进行研究时,因为各种疾病或各种不同情况的人入院率或就诊的机会不同而产生的偏倚。
13.现患—新发病例偏倚 又称奈曼偏倚,通常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和现况研究中的调查对象多选自现患病例,该病的死亡病例及轻型病例或不典型病例不是难以调查就是不易发现,因而研究所获得的某种因素与某病的关系就会与新发病例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而出现偏倚。
14.检出征侯偏倚偏倚 也称暴露偏倚,当选择纳入病例时,部分病例会因为某种与本病无关的症状和体征,而促成本病的发现。结果在分析时这部分人中某种疾病的检出率人为地提高了,甚至还可能得出这种疾病与该因素有一定关系的错误结论。 三、简答题:
1.试述误差与偏倚的关系,为什么需要设法控制各种偏倚?
答:误差属机会造成的随机误差,偏倚为系统误差,可以说偏倚是研究过程中的失误,它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可能得到与事实相反的结论。它既然是失误,当然应当设法克服或控制,而偏倚从理论上讲,也是能够控制的。 2.常见的偏倚有几种,请分别予以解释。
答:常见偏倚有三种,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选择偏倚主要发生在研究设计阶段。选择偏倚指由于选择研究对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研究的结果偏离真实的情况。信息偏倚也叫观察偏倚或测量偏倚,是指在收集研究人群的暴露和结局资料时所出现的系统误差,其结果是歪曲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混杂偏倚指研究某种暴露与某种疾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某个既与所研究的疾病有联系,又与所研究的因素有关的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的现象。
3.简述控制混杂偏倚的主要方法。
答:限制、匹配、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4.简述控制信息偏倚的主要方法。
答:尽量收集客观指标的资料;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尽量采用“盲法”收集资料。
5.如何认识病因假说建立时使用的逻辑推理法(Mill准则)?
答:在流行病学研究中Mill准则属于建立病因假设的思想方法,它包括5个方面:求同法、类推法、求异法、共变法、排除法。如果病因假设中没有包含真正的病因,Mill准则本身并不能确证病因。
四、论述题
1.判断因果联系的8条标准是什么?分析其在病因判定中的重要性。
答:判断因果联系的8条标准是:联系的强度、联系的时间顺序、联系的一致性、联系的特异性、分布的一致性、剂量反应关系、实验证据、生物学的合理性。
在8条标准中,联系的时间顺序(前因后果)和广义关联强度(联系的强度;剂量-反应关系和分布一致性),是必须具备的标准,两个方面不可缺少。广义关联强度包括三个方面,只要具备一个方面即可说明问题,它反映的是疾病结局的概率是否有升高。联系的一致性(联系的可重复性)和生物学的合理性是病因研究的外部评价,如果不符合则因果关联的可信度降低。联系的特异性标准也是推断因果联系的依据之一。例如特定的病原体和相应的传染病之间的关系;吸烟与肺癌中鳞状细胞癌的特异联系。特异性与多因多果并不矛盾。肺癌的病因除了吸烟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吸烟也不只是肺癌的病因,还可以是其他疾病的病因。有特异性,增加了因果联系的可能性,但是没有特异性并不能排除因果联系。 实验证据(终止效应)论证强度较高,是比较严格的标准。能够提高论证强度的标准还有联系的重复性标准。
2. 病因研究的过程序分为几个部分?其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答:整个流行病学病因探找的过程可以分为三部分: (1)根据研究背景构想可能的病因模型
(2)通过描述流行病学(主要来自于生态学研究、横断面调查等研究方法)提出病因假设,分析流行病学(包括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方法)或流行病学实验(临床试验、社区干预试验)验证假设
(3)根据病因判断标准做出综合评价:关联的时间顺序,关联的强度,剂量-反应关系,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合理性,暴露终止效应。
3. 如何理解病因判断中的关联强度?
答:一般而言,关联的强度越大,同弱关联相比,该关联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就越大。一个强关联如果为混杂因素所致,该混杂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将更强,因此这种混杂是容易被识别出来的。另一方面,弱的关联更可能是未识别的偏倚所致。
总之,有时间先后的统计关联说明暴露可能为危险因素,而关联强度越大,则为偏倚所致的可能性就越小。关联强度的测定,根据资料的性质或来源可以有:优势比OR(病例对照研究),相对危险度RR(队列研究)等反映分类资料的关联指标。
4. 如何理解病因网模型?
答:根据生态学模型或疾病因素模型提供的框架可以寻找多方面的病因,这些病因相互存在联系,按时间先后联接起来就构成一条病因链,多个似有节点“鱼线”的病因链存在相互联系,交错联接起来就形成一张似“鱼网”的病因网。病因网的每一个节点是前面若干因素的结果,又是后面若干结果的原因之一,最后的“总节点”就是疾病终结局。这就是病因网模型,它提供因果关系的完整路径。 5.流行病学中年龄常常是造成混杂的一个变量,部分原因是因为许多疾病的发生都随年龄而改变。疾病的风险随年龄而改变的现象常常认为是年龄的效应。把年龄作为疾病发生危险性的一种效应有什么意义吗?或者考虑年龄的效应本身被其他因素混杂更敏感吗?
答:年龄本身不是一种病因,只是标记着自出生以来的时间历程,在此期间病因产生效应。例如,当一个人变老时像动脉硬化这样的退行性过程发生。因此,年龄最好看作是一种被混杂的因素(也是一个混杂因素)。年龄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来识别病因,这些病因混杂了年龄的效应,但是当我们不能识别时,我们可以用年龄来替代这些因素。因为年龄只是自出生以来经历的时间的一个标记,它并不导致疾病,但是它与许多因素密切关联,如生物学的退行性变、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弱,以及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体力活动等。年龄的效应被这些因素所混
杂。
6.假设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可以扩展到无限大,此时可以消除哪种来源的误差?不能消除哪种来源的误差?假定随机试验可以无限大,哪种来源的误差仍会保留?
答:无限大的病例对照研究中,随机误差将被消除,但是系统误差不会去掉。理论上如果所有的混杂因子都能被识别,就可能消除混杂,而在一般的研究中由于缺少充分的数据使控制混杂受到影响。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具有无限大的数据不会影响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一个无限大的随机试验没有随机误差和混杂,因为随机分组将达到均匀地平衡。如果存在系统误差,则确定误差不会被“无限大”所影响。
7.请解释混杂因素和潜在的混杂因素之间的差别。在什么情况下一个潜在的混杂因素不会成为一个混杂因素?
答:在研究中,检查其他暴露与所研究疾病的关系时,危险因素是潜在的混杂因素。然而,如果在研究人群中该危险因素在各暴露组中分布相等,它不会是一个混杂因素。例如,在高强度、高重复的工作对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的影响的职业研究中,糖尿病和肥胖都是腕管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但是,除非糖尿病和肥胖在从事这些工作的人群中,比在其他人群中更普遍,否则它们不会使联系发生混杂。 五、填空题
1.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多因多果,直接病因和间接病因。 2.假设演绎法,求同法,求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3.随机,选择偏倚,测量偏倚,混杂偏倚,因果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