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课题: 物体的内能 [课标要求] 3.3.1了解内能和热量。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2. 了解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3.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4. 了解“热量”的概念,能在生活和相关的物理活动中正确使用“热量”的相关术语。 [重点] 1.了解内能和热量的概念,知道其单位。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难点] 1.会区别机械能和内能 2.判断生活中物体内能的变化。 [评价任务] 1. 通过分析、类比、实验探究、总结得出内能和热量的概念。(对应目标1、4) 2. 通过观看视频、经历探究过程,认识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和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对应目标2、3) [学法指导] 利用已有的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通过与物体机械能的类比,进而得出内能的概念,再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活动设计 引入:视频:神州飞船回收舱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 【做一做】:和同学一起搓手感受摩擦生热。 活动一:物体的内能 1.运动着的篮球具有_______能 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能;石块和地球间相互吸引、被压缩的弹簧间有斥力而具有_______能,分子间也存在引力和斥力从而具有_______能。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称为机械能,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称为什么呢? 师生总结:(1)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能以及分子_____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机械能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内能的国际单位也是_______ ,用符号_______表示。 2.思考与讨论:哪些物体具有内能?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1)冬天的冰块具有内能。 (2)高温熔化的铁水具有内能。 (3)静止的石块具有内能。 (4)运动的汽车具有内能。 操作要领和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1、 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观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类比法”是科学教学时,遇到较抽象的概念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感性认识迈向理性认识的好方法,适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 给出内能的定义至关重要,为以后规总结: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内能。 范的表述内能和分强调并板书: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3.启发与思考: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探究:1.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

分别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只玻璃杯中同时各滴入一滴墨水 看一看________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 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________,→分子运动得_______ →分子动能______ →物体的内能_________

实验结论: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将会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质量不同的两个铁球,温度相同时,大铁球的分子个数多,总的能量就多。可见,物体的内能与质量有关。

2.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铜球,温度、状态相同时,内能也不同,可见,物体的内能与材料有关。

3.一块冰全部熔化成同温度的水,质量和温度相同,但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间的作用力都改变了,所以分子间的势能也改变了,内能也发生改变了。可见,物体的内能与状态有关。同种物质,质量、温度相同,状态不同,则固液气的内能依次增大。

活动二: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也就是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它的内能就发生了变化。如:入冬了,天气开始变冷了,经常会感到手冷,你通常是怎么让你的手变暖的?

学生回答,并让学生再从生活实际中举出一些如何改变物体温度的事例。分类总结学生的举例: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做功和热传递。 (一)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1:视频演示压缩气体做功实验(硝化棉燃烧),学生归纳原因。总结:对气体做功,使硝化棉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因此燃烧。

实验2:播放内能做功的视频

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塞子飞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发生液化形成白雾。

板书: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归纳总结出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练习与思考:请同学们举一些生活中,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事例。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评,并且播放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事例的视频资料。播放搓手做功,改变其内能的视频。

析内能的变化做好铺垫。

重点强调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学生举例分析,归纳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通过实验让学生得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视频:实验探究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

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总结:摩擦力对手做功,手的内能增加,手的温度升高了。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摩擦生热) (二)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播放热传递改变内能的视频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片,了解热传递的三种形式

启发与思考:发高烧的病人常用湿毛巾冷敷,冷敷时,热量从人体传

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实践中体验

给毛巾。人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毛巾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多。 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总结出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物体间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

总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归纳总结出实质:内能的转移。

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有三种形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 热传递的实质:内能发生了转移 活动三:热量

1.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符号:Q。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J。

2.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因此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谈到热量的概念,只能说一个物体吸热或放出了热量,不能说一个物体具有热量。因此热量是一个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是物体具有的能量。

7. 思考与练习:1.若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是否一定升高?

2.若物体内能增加,是否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密切联系实际生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而不是“从概念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一、物体的内能

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二、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

1、温度 2、质量 3、状态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课题:物体的内能[课标要求]3.3.1了解内能和热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2.了解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3.通过探究活动,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4.了解“热量”的概念,能在生活和相关的物理活动中正确使用“热量”的相关术语。[重点]1.了解内能和热量的概念,知道其单位。2.知道做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5w3h8eyan9uewu2s0h44x67j2pwcn01ed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