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天气系统复习题2
一、选择题
某月5日10时至6日10时,某天气系统过境我国江淮地区某城市,下图为该城市该时段气温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
A. 高压 B. 低压 C. 冷锋 D. 暖锋 2.与过境前相比,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当地
A. 气温升高 B. 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 C. 气压降低 D.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科学家认为,一种叫做“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下图为大气运动正常路径与大气受阻塞后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控制巴西东南部地区的天气系统为( ) A. 反气旋 B. 气旋C. 冷锋 D. 暖锋
4.关于“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以及其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叙述全面的是( ) ①该气流为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 ②使巴西东南部地区干旱少雨 ③使亚马孙河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大幅增加 ④该气流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大 A. ①② B. ②④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读“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6000 m高空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5.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6.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此时该地区近地面出现雾霾天气( ) A. 甲处近地面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 B. 乙处近地面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长 C. 甲处近地而有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D. 乙处近地面有下沉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下图甲图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运动;乙图为甲图中MN -线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Q地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8.甲图所示时刻
A. ①地的降水概率较②地大 B. ①地的气温较②地低 C. ③地风力较④地小 D. ③地气压较④地高
据南充气象台2017年12月15日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我市将有降温天气。并伴有5-6级偏北风,气温将下降4-8℃。回答下列问题。 9.“未来三天”影响重庆的天气系统是
A.低气压 B.暖锋 C.冷锋 D.高气压
2
10.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重庆
A.气温升高、降雪 B.气温降低、伴有大风 C.气温升高、大雾 D.气温降低、晴朗无风 11.该天气系统过境给重庆市区带来的影响有
①降雨影响出行 ②暴雨摧毁房屋 ③浓雾妨碍交通 ④大风净化空气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形成地形雨、锋面雨和对流雨都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空气中有足够水汽②空气的下降运动③空气的水平运动④空气的上升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2014年11月29日14时地面天气形势(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 )
A. ①地比②地的气压低 B. ①地比③地的风速小 C. ③地比④地的云量多 D. ②④两地风向偏南
3
15.即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C. ③地 D. ④地
下图为某地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海域风浪大于M海域 B. P地吹偏北风 C. Q地吹东南风 D. K地多为阴雨天气 17.据图判断,此季节
A. 旧金山森林火险等级低 B. 陆地等温线总体向南弯曲 C. 恒河进入枯水期 D. 阿尔卑斯山雪线升高
下图中实线为锋线且正向东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该天气系统形成的典型天气是
A.一场春雨一场暖 B.一场秋雨一场寒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19.若该锋线两侧a、b、e三点的气压对比是a=b>e,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 A. b>d B.e>c C.c=d D.d>a
挪威建造的“末日粮仓”种子冷藏库于2008年2月6日正式竣工并启用。“末日粮仓”选择建造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一座山的山体内,比海平面高出130米。它将保存全球已知的所有农作物种子,目的是为了在地球遭遇了核子战争、自然灾害或气候变化等灾难时,劫后余生的人类还能重新播种,保证世界农作物的多样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20. “末日粮仓”选址在此的理由是
①纬度高,气温低 ②有永久冻土层,即使断电也能长时间维持低温 ③位于大西洋中岛屿,远离陆地,人类活动的影响小
④避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淹没 ⑤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地面温度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21.图中A、B两地主要气候类型分别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苔原气候 C. 极地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极地气候
??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朗感觉,更不见“丽日”在哪里。早晨,太阳在北京市区的上空,呈现出灰白色。而西山呢?更是一片混沌,连山光的影子都看不见。而一旦起了风,那景观立刻就不同了。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京城如洗,西山如画,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此时我才发现,北京是那么美。据此回答问题。
22.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可能是
( )
A.大气污染严重 B.臭氧层空洞扩大 C.受反气旋控制 D.受锋面气旋控制 23.文中一夜大风过后的天气可能是由于
( )
A.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 B.季风雨带南移 C.冷锋系统过境后 D.副热带高压控制 二、综合题
24、2017年7月参加国际地理奥赛的中国选手将对图示区域(见图14)进行模拟野外考察比赛,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5
(1) 出发前,中国队员从网上查到: 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运动,预计72小时将完全从B城过境,请你帮助他们预测B城未来72小时的天气变化过程。
(2) 来到C城市,队员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该城市街道两旁的路灯多是风力发电不是太阳能发电,请你从地理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25、读图11,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____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_____(填“前”或“后”),B雨区在锋______(填“前”或“后”)。
(4)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_;此时长春刮_____________风。
6
常见天气系统复习题2参考答案
【解析】1.C2.B
1.图示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气温,该天气系统过境前气温高,表示受暖气团控制。过境后气温低,表示受冷气团控制,最有可能是冷锋,C对,D错。高压、低压过境,气温在过境前后应相同,A、B错。
2.与过境前相比,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当地气温降低,A错。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B对,C错。冷锋过境,有降水天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D错。 点睛:该天气系统过境前气温高,表示受暖气团控制。过境后气温低,表示受冷气团控制,最有可能是冷锋。高压、低压过境,气温在过境前后应相同。冷锋过境,有降水天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 【解析】3.A4.D
3.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过程中形成风,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该气流不能按正常路径流向巴西东南部地区,说明东南部地区气压高;根据材料可知,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高压控制区降水少)。综上可判断出,此时控制巴西东南部地区的天气系统为反气旋。
4.观察图中信息可知,该气流来自大西洋低纬度海区,较为暖湿;该现象位于低纬度地区,因此对热带地区气候会产生重大影响;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该气流不能按正常路径流向巴西东南部地区,而是沿阻塞后路径影响亚马孙河上游地区,故此时巴西东南部干旱少雨,亚马孙河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将大幅增加。 【解析】5.B6.C
5.由图可知甲处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压线分布图,甲地为高压,乙地为低压,可推知甲地近地面气压较低、乙地近地面气压高。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垂直,近地面还受到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影响,风向发生一定偏转,所以图示情况下,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乙地指向甲地,即自东向西,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为东南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6.由图可知甲处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压线分布图,且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根据近地面气压与高空相反,可推知近地面甲地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乙地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但两地风力大小无从判断。排除ABD。甲近地面气流上升,颗粒物随气流上升扩散,且一般伴随降水,使得颗粒物沉降,所以雾霾持续时间较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及风向的影响因素、天气状况对雾霾的影响。热力环流中气压
7
分布及气流的运动方向:
热力环流示意图中的高低气压是以同一水平面(或说同一海拔高度)来比较的,例如近地面受热的地方形成低压,遇冷的形成高压,这一低一高都是指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从近地面往高空,空气越来越稀薄,因此,气压越来越低,到了高空分别形成高压和低压,这里一高一低,都是指同海拔的高空气压值。如图示
(1)根据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可判断:a、d>b、c
(2)根据气流运动方向,标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的变化情况,如图二所示。可知d>a,b>c。
气流的运动方向是: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表明气流下沉;反之,气流上升。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解析】7.D8.C
7.由乙图可知,N地较M地气压高,甲图中等压线图是低压中心,MN位于低压槽。图示天气系统沿顺时针方向运动,该系统位于南半球,气流方向呈顺时针方向辐合,Q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北指向南,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为西北风。图示Q地的风向为西北风,D对,A、B、C错。
8.结合上题分析,图示位于锋面气旋的右侧,是暖锋。暖锋降雨在锋前,甲图所示时刻①地的降水概率较②地大小,A错。①地位于暖气团一侧,气温较②地高,B错。根据乙图曲线,③地附近气压变化小,说明等压线稀疏,风力较④地小,C对。③地气压较④地低,D错。
点睛:利用乙图中气压状况,判断甲图是低压中心。天气系统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判断是南半球的气旋。锋面气旋右侧是暖锋,降水在锋前。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 【解析】9.C10.B11.D12.C
9.读题可知,重庆市未来三天将有降温天气,且伴有大风,判断该地将经历冷锋天气过程,故选C。
8
10.由上题分析可知,重庆为冷锋过境,冷锋过境时,气温降低,常伴有大风、阴雨雪等天气,故选B。
11.重庆市将经历冷锋天气过程,可能有降水出现,但从时间看(12月)出现暴雨几率小,①对,②错。由于有大风,会吹散雾霾,不会出现浓雾,③错,④对。故选D。 12.降水必须有做过空气,然后气流上升运动气温降低,水汽凝结,产生降水,故选C。 【考点定位】常见天气系统 降水的条件
【名师点睛】冷锋、暖锋国境过程中均出现降雨现象,但暖锋降雨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小;冷锋降雨一般为短时期的强降雨。同时,冷锋过境过程中往往伴随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的过程;而暖锋过境过程中往往伴随气温升高、气压降低的过程。 【解析】13.C
试题解析:从甲地到乙地气流的运动方向,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一直向左偏,图中③线路的运行方向是符合条件的;而①线路前半段是右偏,后半段没有偏转;②线路的后半段向右偏;④线路一直没有偏转。故选C。 【解析】试题分析:14.C15.B
14.读取图中等压线数值,1地气压为1040—1045百帕,2地气压为1015—1020百帕,A错。图中1地等压线密集,3地等压线稀疏,故1地风力强于3地,B错。图示范围为北半球,图中锋面气旋伴生两个锋面,2与3之间为冷锋,另一条为暖锋。2地位于图中冷锋锋后,为阴雨天气,4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C正确。根据等压线图上画风的方法可判断3地吹西南风,4地吹东北风,D错。
15.图中3地位于冷锋锋前,即将迎来冷锋过境天气。C正确。 【解析】试题分析: 16.B17.D
16.该题主要考查等压线的判读,从图示中可以看出N地海域的等压线比M地稀疏,因此风浪较小,A错;P地的西北部为高压,东南部为低压,根据轮廓和经纬度的范围判断,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偏北风B对;Q地的西南部为高压,东北部为低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西南风,故C错;K地受高压脊控制,多为晴朗的天气,D错。
17.该地为地中海沿岸,图示显示受副高控制,因该为北半球的夏季,旧金山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旧金山森林火险等级高,A错;夏季陆地气温高,等温线应该向北弯曲,B错;恒河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为丰水期,C 错;夏季气温高,阿尔卑斯 山的雪线较高,D正确,选D。
9
【名师点睛】一、等压线图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进行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前首先要明确:影响气压的基本要素有海拔、温度、空气运动等;从高度来看,同一地点,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高空的气压总是低于近地面的气压;从气温来看,同一高度,气温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从空气运动状况来看,气流上升处,气压低,反之气压高。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1、判断气压类型:凡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高气压;凡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低气压。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脊的最弯曲部分的连线称为脊线;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槽的最弯曲部分的连线称为槽线。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
2、判断等压面形状:同一地方由于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地面上的气压总是高于高空的气压,所以高压中心处的等压面形状总是向上空拱起,低压中心处的等压面形状总是下凹弯向地面。
3、判断季节:大陆上空出现高压中心或海洋上空出现低压中心为冬季,反之为夏季。 4、判断风力大小——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越大。不同等压线图中,则比较相邻两条等压线差值的大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若比例尺相同,则等压差越大的地方风力越大;若比例尺不同而等压差相同,则比例尺大的图所示风力越大。
5、判断某点风向:做图分析法——先做出该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等压线不规则,呈弯曲状态,则做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的线即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规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做出偏向角度为35—45之间的风向,由此确定此点的风向。
6、判断天气与天气系统:与高气压对应的天气系统是反气旋,与低气压对应的天气系统是气旋,台风、飓风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低压槽是冷暖锋发育的位置,高压脊则不利于冷暖锋的形成;高压脊与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低压槽与气旋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
7、判断锋面气旋
(1)可以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低压槽处,锋线与槽线重合;(2)可以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再根据“南左北右赤无”的规律来确定;(3)确定锋面性质以及移动方向——从低纬移来的是暧锋,从高纬移来的是冷锋。
10
8.应用:如已知风向可做如下判断
(1)可以判断等压线值的大小——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逐渐递减,即根据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来判断;(2)可以判断南北半球——若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则为南半球,右偏则为北半球;(3)可以确定近地面还是高空——风向若与等压线斜交,则为近地面(受三力作用所致),高空的话则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受一对平衡力所致);(4)可以定高压和低压的位置——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位于右后方;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位于左后方。
一、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从大气环流角度来说明据此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见下表)
二、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全球气候模式图确定气候类型。判读前提:要求熟记全球13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见下表)
气候类型的分布还有一些重要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对气候类型的准确判读很有帮助,这些规律是: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三种季风气候只在大陆东岸分布;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北美洲(11种),亚洲(10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地中海式气候和高山气候(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类型,除南极洲以外六大洲都有)。
非地带性分布:如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它们虽然远离赤道,但由于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洋面
11
又有暖流的加温加湿作用,从而使上述地区不但气温较高,降水也较为丰富,符合形成热带雨林的条件,所以发育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分布于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距海洋较远,干旱少雨。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可以看到,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另外,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从而具有了上述特征)。
三、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世界各地的气候有不同的特点,是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以及时间不同而千变万化的结果,气候类型判断的考察主要是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方法即常说的气候类型判读三部曲: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见右表)
这里要注意的是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区分,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偏多> 1500mm左右,雨季偏短(6-9月份),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的特点,气温最高月在五月;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总量偏少<1000mm,雨季偏长(5-10月份)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气温最高月在四月,以水定型是区分两种气候类型的关键。 【解析】18.B 19.A
18.锋线向东南方向移动,而雨区集中在锋线的西北,降雨发生在锋后,为冷锋天气。选项中A为暖锋,B为暖锋,C为准静止锋,D为反气旋。
19.因为 a=b>e,可判断出锋线位于低压槽上,因为是暖锋天气,锋线位于低压中心的左侧,即气压值c>e>d,所以可推断出,只有答案A是正确的。 20. B21D
【解析】本题组考查了全球气候变化;世界海陆分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20.“末日粮仓”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是一个种子冷藏库,所以需要气温较低,①叙述正
12
确;②因为此地纬度高,温度低,有永久冻土层,即使断电也能长时间维持低温也正确;比海平面高出130米,④避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淹没,叙述正确。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①②④。
21.A位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虽然接近北极圈仍然为温度海洋性气候;B位于格陵兰岛,纬度高为极地气候,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解析】22.A23.C
22.本题题意可知,环境由“风和日丽”转变为灰白色混沌景观,是环境受到污染的结果。选择A项。
23.根据题意可知,一夜大风过后,天气晴朗,可能是冷锋活动过境后的特征。选择C项。 综合题
24、(1)开始时盛行偏南风,天气晴朗(1分);然后出现阴雨天气,气压降低(1分); 随后盛行偏北风,天气晴朗,气温有所降低。(2分)(2)C城地处滨海地区及盛行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1分) 这里阴雨天较多,多雾、多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2分)
25、(1)甲 反气旋 上升 (2)甲 (3)① 后 前 (4)长春 偏南风(南风、西南风) 【解析】
(1)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图中甲、乙两处,甲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反气旋,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上升。 (2)晴天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受甲高压系统控制,天气晴朗。 (3)本题考查锋面气旋。近地面的锋面往往和气旋结合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系统,右侧为暖锋系统。所以图中①为冷锋,②为暖锋。A位于冷锋的锋后,B位于暖锋的锋前。
(4)长春的纬度低,此时受暖气团控制,所以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长春;此时长春刮偏南风。
13
常见天气系统复习题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