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空气灭菌法
干热灭菌器适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瓷器等。 灭菌温度需160℃维持2h。 ③ 湿热灭菌法 ⑴ 煮沸灭菌 ⑵ 巴氏消毒法:以较低温度杀灭液态食品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不致严重损害其营养成分和风味。 ·低温维持巴氏消毒法63~65℃/30min ·高温瞬时巴氏消毒法71~72℃/15s ·超高温巴氏消毒法132℃/1~2s
⑶ 流通蒸汽灭菌法:是一种常压蒸汽消毒法,细菌繁殖体15~30min可杀灭,但芽胞不全被杀灭。 ⑷ 间歇灭菌法/丁达尔灭菌法(反复多次流通蒸汽):用于不耐高温的培养基,如鸡蛋培养基、血清培养基、糖培养基的灭菌。
⑸ 高压蒸汽灭菌 8、辐射灭菌法 ① 非电离辐射 ·可见光线 ·日光 ·紫外线
波长200~300nm部分有杀菌作用,实验室常用的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线波长为253.7nm,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无菌室、手术室的空气消毒;不能用高温或化学药品消毒物品的表面消毒;诱变育种。 ·红外线:红外线烤箱 ·微波
② 电离辐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
用途:忌热物品的灭毒消菌、食品保藏和育种等方面。 9、超声波灭菌法
目前超声波主要用于裂解细胞,提取细胞组分。
10、滤过除菌法:通过机械、物理阻留作用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除去的方法,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以及细菌L型等微生物。
11、消毒剂: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品。 ① 分类
·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如酚类(高浓度)、醇类、重金属盐类(高浓度)、酸碱类; ·损伤细菌细胞膜,如酚类(低浓度)、表面活性剂;
·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如某些氧化剂、重金属盐类(低浓度); ·改变核酸的功能,如染料。 ② 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 ·微生物的污染程度;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环境中有机物;
·温度、湿度、酸碱度; ·化学拮抗物。
12、防腐剂:用于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药品。
13、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另一些微生物的物质。
14、细菌素:某种细菌产生的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只作用于同种不同菌株的细菌及亲缘关系相近的细菌。
食品防腐领域的应用:细菌素Nisin已被60多个国家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防腐。
15、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意义:防止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生物或物质传入实验室;防止病原微生物等传出实验室;实验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
第四章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
1、感染: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 2、发病: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的损害。 3、病原菌: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
4、致病性: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在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称致病性。致病性是细菌种的特征之一。 5、毒力: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其毒力不同,毒力是菌株的特征。 6、基因水平柯赫法则
·在致病菌株中检出某些基因或其产物,而无毒力菌株中无;
·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损坏,则菌株的毒力减弱或消除,或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后者成为有毒力菌株;
·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 ·在接种动物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或产生免疫保护。 7、半数致死量(LD50):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8、半数感染量(ID50):某些病原微生物只能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但不引致死亡,用ID50表示其毒力。 9、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 ① 抗吞噬作用
·不与吞噬细胞接触(破坏,链球菌溶血素) ·抑制吞噬细胞的摄取(荚膜、菌毛) ·在吞噬细胞内生存(沙门菌、李氏杆菌) ·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 ② 抗体液免疫机制
·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金黄色葡萄球菌、SPA
·分泌蛋白酶降解免疫球蛋白,嗜血杆菌分泌IgA蛋白酶 ·逃避补体,抑制抗体产生,LPS、OMP、荚膜、S层
③ 内化作用:某些细菌粘附于细胞表面后,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
意义:宿主细胞为进入其内的细菌提供了一个增殖的小环境和庇护所,使细菌逃避宿主免疫机制。也可随吞噬细胞的游走扩散至其他部位,造成广泛病变。 10、外毒素
① 概念:某些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宿主细胞有毒性的可溶性蛋白质,大多数外毒素在菌体内合成后必须分泌于胞外。 ② 特性
·毒性作用极强 ·有高度的特异性
·不耐热,多数在60~80℃经10~80min即失去毒性 · 对宿主不致热
· 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③ 组成
·A亚单位:毒素的活性中心,决定毒素的毒性效应
·B亚单位:结合单位,协助A亚单位。可单独与细胞膜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完整毒素结合细胞。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可作为良好的亚单位疫苗。
11、抗毒素: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可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
12、类毒素:外毒素在0.4% 甲醛溶液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脱毒,但仍保留原有抗原性,称为类毒素。 13、内毒素
① 概念:指革兰阴性菌外膜中的脂多糖(LPS)成分,细菌在死亡后破裂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才释放。 ② 特性
·毒性弱,很少致死 ·致发热、腹泻、呕吐 ·耐热
·抗原性较弱,免疫应答不足以中和毒性 ③ 组成
·多糖侧链 ·核心多糖
·类脂A:主要的毒性成分(保守) ④ 检测
·鲎试验:鲎变形细胞溶解物 14、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 种类 来源 化学成分 稳定性 毒性作用 内毒素 革兰阴性菌 脂多糖 好,160℃/2~4h破坏 较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致 相同,起休克,发热 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 但无中和作用, 甲醛处理后不能形成类毒素 外毒素 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阴性菌 活菌分泌或细菌溶解后散出 蛋白质 差,60~80℃/30min破坏 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 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素, 经甲醛脱毒后能形成类毒素 存在部位 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释放 抗原性 15、机会致病菌: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之间,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的相互制约等因素,维持着良好的生存平衡。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成为致病菌,这类细菌称机会性致病菌。 16、细菌毒力减弱方法
·长时间在体外连续培养传代 ·在高于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培养 ·在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 ·在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 ·通过非易感动物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
17、细菌毒力增强的方法:回归易感动物。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
1、细菌的遗传:指亲代细菌与子代细菌的相似性,它使细菌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是各种细菌存在的根据。 2、细菌的变异:指亲代与子代及子代细菌之间的不相似性,细菌得以发展进化。 3、细菌常见的变异现象 ·形态和结构变异 ·菌落形态变异 ·抗原变异 ·抗性变异 ·代谢变异 ·毒力变异
4、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编码细菌各种重要的生物学形状。 ·严紧型复制
·按转移的特性,可分为接合性质粒、非接合性质粒 ·自杀性质粒
·穿梭载体:指含有两个亲缘关系不同的复制子,能在两种不同的生物中复制。 5、转位因子:是细菌基因组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类独特的DNA片段。 6、毒力岛(PAI):指病原菌的某个或某些毒力基因群,分子结构与功能有别于细菌染色体,但位于细菌染色
体之内。
7、基因突变:指生物细胞遗传物质DNA分子结构突然发生了稳定的可遗传变化。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8、基因转移: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进入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 重组: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
基因转移和重组的主要方式: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融合等。
9、转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10、转导
① 概念: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菌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
② 类型:普遍性转导(任何)、局限性转导(特定,λ)
·普遍性转导:被装入的DNA片段可以是供体菌染色体上的任何部分。(完全转导,流产转导) ·局限性转导:为噬菌体所介导的供体菌染色体上个别特定基因的转导。(特异性转导)
12、接合:是两个完整的细菌细胞通过性菌毛直接接触,由供体细菌将质粒DNA转移给受体细菌的过程。
第六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1、古细菌无肽聚糖。
2、微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元是种,其次是属。 3、菌株:是不同来源的某一细菌的纯培养物。
4、细菌的命名依据“国际细菌命名法规”的规定,学名用拉丁文,遵循“双名法”。每种细菌的拉丁文名称由属名和种名两部分构成,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 5、细菌分类采用传统的双歧检索条目分类法。
6、目前公认的细菌分类体系是《伯吉系统细菌学手册》。 7、《国际系统与演化微生物学杂质》是细菌分类命名的世界公认的权威期刊。 8、国际公认的菌种保藏权威机构是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
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结构
1、病毒子:一个形态和结构上完整的病毒颗粒。 2、病毒的特点
⑴ 形体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⑵ 没有细胞构造;
⑶ 每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DNA或RNA;
⑷ 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
⑸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⑹ 以复制方式繁殖。
3、痘病毒最大,圆环病毒最小。
4、动物病毒中螺旋对称的病毒均属有囊膜的单股RNA病毒。 5、除痘病毒外,所有脊椎动物DNA病毒均为20面体。
6、病毒的化学组成:核酸、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其他组成。 7、核酸的特点
⑴ 病毒只含一种核酸。构成病毒体的芯髓; ⑵ 核酸类型多样化;
⑶ 分子量小,基因组结构简单,所含基因组数目少; ⑷ 病毒基因组核酸复制多样化;
⑸ 病毒核酸更容易受宿主细胞的影响而发生基因突变和重组;
⑹ 有些病毒去除囊膜和衣壳,裸露的DNA或RNA也能感染细胞,这种核酸称传染性核酸。 8、感染性核酸具备条件
·病毒核酸能作为mRNA或能利用宿主细胞的RNA聚合酶转录病毒的mRNA;
·病毒核酸不分节段。
9、将mRNA的碱基序列作为标准,与其相同的称正股,与其互补的称负股。某些病毒(布尼病毒、砂粒病毒)部分为正负链,称为双向。
10、核酸可分单股或双股、线状或环状、分节段或不分节段。
11、拟病毒又称类类病毒,卫星RNAs。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子中的缺陷类病毒。拟病毒极其微小,仅由裸露的RNA(300~400个核苷酸)或DNA组成。是一种环状单链RNA。被侵染的植物病毒被称为辅助病毒,拟病毒必须通过辅助病毒才能复制。 12、蛋白质
① 结构蛋白:指构成一个形态成熟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质。是构成病毒衣壳的全部成分和囊膜的主要成分。
② 非结构蛋白:指由病毒基因组编码,在病毒复制或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具有一定功能,但不结合于病毒颗粒中的蛋白质。 ③ 蛋白质功能
·保护病毒核酸,使其免受核酸酶或其他理化因素的破坏; ·参与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决定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亲嗜性; ·抗原性:诱导特异性抗体、致敏淋巴细胞。 13、脂类、糖类
·主要存在于囊膜中,脂溶剂可去除囊膜,使病毒丧失活性; ·来自宿主细胞,与囊膜病毒的吸附和穿入宿主细胞的作用有关。 14、病毒的命名要由公认的国际专家小组负责不用拉丁文双名法,而用英文或英语化的拉丁文,只用单名,目、科、属分别用拉丁文后缀“-virales”、“-viridae”及“-virus”。
15、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的病毒,由环状RNA分子组成,在植物中发现。 16、拟病毒: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子中的缺陷类病毒。
17、感染性核酸:是由病毒质粒或感染细胞中分离出的具感染性的核酸。 18、朊病毒:只含传染性蛋白,无核酸。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复制
1、复制:病毒在活细胞内,以其基因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分别合成病毒基因及蛋白质,再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
2、复制周期: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开始,经过基因组复制和病毒蛋白合成,到释放子代病毒的全过程。 3、病毒的复制周期:吸附和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和释放。
4、隐蔽期:病毒侵入易感细胞后的短时间内完全消失,细胞内也找不到。该感染的病毒颗粒,直到新的病毒子出现为止,这一段时间称为病毒复制的隐蔽期。生物合成阶段,病毒处于隐蔽期。 5、感染比:在一个系统中,感染病毒细胞数与细胞总数之比。
6、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在几乎100% 感染比体系中,一种病毒几乎同时感染所有细胞,并进行病毒复制。这种同步复制绘制出的病毒生长曲线,称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 7、某些病毒能凝集红细胞,称为病毒的血凝作用。
8、病毒的特异抗体可抑制其血凝作用,称为血凝抑制作用。
9、血吸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血凝作用,是将红细胞吸附于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表面。
10、根据病毒基因组如何转录称mRNA、如何指令合成蛋白质,病毒的生物合成过程可基本归于6大类:双股DNA病毒、单股DNA病毒、单正股RNA病毒、单负股RNA病毒、逆转录病毒、双股RNA病毒。 11、病毒的mRNA是多顺反子。
第二十三章 病毒的遗传与进化
1、突变:指基因组中核酸碱基顺序上的化学变化,可以是一个核苷酸的改变,也可以是成百上千个核苷酸的缺失或易位。
2、回复突变(第二位点突变或基因内校正):突变体经过第二次突变又完全或部分地恢复为原来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由于它的表现型效应被基因组第2位点的突变抑制,所以又称抑制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