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小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教材上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在我们东南方大部分是汉族人民,而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很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
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大家愿不愿意跟老师一起去参观一下?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大青树下小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走,转一转。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教师相机写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坪坝(bà) 绒球花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绚丽多彩 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狸 凤尾竹 摇晃(huàng) 三、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自豪、赞美)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讨论交流。
2.出示句子:从教材中寻找,鼓励找对了的学生。 (1)课题:《大青树下小学》
(2)这就是《大青树下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3.谁呢读好这几句话?各自练习读,赛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指名读生字。做游戏巩固字词。
(1)“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课后小资料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 (2)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生字。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学生自己识记,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师范写。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2)学生练写,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知道了作者是怀着自豪赞美之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自豪的情感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 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学校的美和团结)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交流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3.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难怪作者会如此的喜欢他们的学校。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读,交流评议。
△ 读读说说,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感受学生上课的认真及下课玩耍时的快乐)
引:还有哪些地方让小作者感到自豪的?
1.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豪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读一读。利用教材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步摇了,鸟儿步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指名读,评议。
师:难怪窗外十分安静啊,正是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1.小作者喜欢那儿的课间活动吗?你从哪儿看出来?那就来读一读吧!
(利用教材出示句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指名读,评议,齐读。
2.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感情,放飞我们的想象,一起来读一读2、3自然段吧。
△第四段(进一步感受自豪之情) 1.利用教材(出示句子):
这就是《大青树下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指名读,齐读。 2.齐读全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