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
广东番禺中学 湛振弟
一、教学对象分析:
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艺术作品欣赏有比较好的基础,在语文、历史、美术课中也已学习了部分有关典型结构方面的知识,对结构的欣赏有一定的知识准备。但这些知识大多数都是零散。因此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师生互动、观看视频等环节,进行积极思考,形成欣赏角度,加深对结构欣赏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分析
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技术与设计2》,将《典型结构的欣赏》放在第一单元第四节。编者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对结构认识、分析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经历简单结构的设计的全过程,让学生对结构基本知识和解决简单结构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欣赏和评价典型的、有特色的结构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拓宽思维和想象空间。结构的欣赏和评价可多角度进行,我们选择两个较重要、较有代表型的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加以学习。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别从技术、文化两个角度对典型结构进行赏析。让学生认识到在自己设计作品时、注入丰富文化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学生对技术、文化的涵义体会。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对典型结构进行赏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提高对典型结构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对结构设计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评价,增强学生的技术意识和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四、教学策略
从自然界中的常见结构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结构的图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结构欣赏,以中国古代典型建筑为例,并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去欣赏典型结构,从而加深对祖国文化的认识。借助图片和视频,用多媒体投影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得本来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这样学生
第 4 页 共 4 页
学起来才会轻松有趣。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完成对“广州塔”结构的欣赏和评价,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协作学习”、“做中学”等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展示自然界的结构:蜂巢、蜘蛛网、贝壳。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讲解为回顾结构存在新课主,学生听的普遍性,为大自然是最高明的结构工程师。认真学习自然引入 和看。 后面做准备。 界中的结构,有利于促进人类结构建造技术的提高。 教师展示为通过不同的结主,学生感构、感受人类展示人造的各种结构:赵州桥→港珠澳大桥;受。 创造力。 茅屋→锅耳屋→客家围屋→开平碉楼→故宫;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广州塔的图片。 教师讲解为以钻石、菜刀主,学生听为例,认识不技术:使用功能、稳固耐用、设计创意和表现和看。 同的结构,欣力,材料的合理使用、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赏的侧重点会文化:文化寓意、美学原则、时代背景、民族有所不同。能特色、习俗方面的特征等。 有意识地对欣赏的角度进行钻石和菜刀,技术不同,欣赏的角度也不同,简单的归类。 背后传达的意义也不同。 (任务二)阅读《中国石拱桥》节选,思考并完成问题。 学生阅读、分析、思考、分组讨论、1、你认为赵州桥经历1400多年而不倒的原因有邀请部分学那几方面?除此之外,它还有哪些技术?请把关键生表达看词或关键句找出来。 法。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是世理解应用 界上最长的石拱。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学生回答后,可再通过视频了解更多细节。 赵州桥这一结构堪称典型、小学三年级课文有《赵州桥》一文,学生比较熟悉,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 欣赏结构时选用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原文,条理更清晰、更具体,有助学(任务一)对欣赏的角度进行简单的归类 人类创造的结构种类繁多、历史悠久。 知识构建 第 4 页 共 4 页
2、我国古代的人民,为什么喜欢建拱桥?除此之外,它还有哪些文化?请把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出来。 桥洞成弧形,就像虹。(美好的寓意、漂亮的外观、稳固的结构) 它身上留下了一千四百多年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有精美的雕刻、丰富的传说 生更好把握。 通过赏析不仅能掌握赏析典型结构的一般方法,同时还能感受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 (任务三)观看介绍故宫太和殿的视频,(视频约5学生观看视再次强化从文分钟)思考并完成问题。 频、分析、化和技术两个思考、分组来欣赏典型结1、太和殿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通过哪些元讨论、邀请构。故宫是我素来呈现这一核心思想? 部分学生表国典型的古建达看法。 筑,包含丰富“它的一切设计,都为着一个目的,就是把至高文化、技术两无上的皇权烘托到极致”这一句话,体现了设计的方面的信息,核心思想。太和殿最终完美地向我们呈现出了这种有助于深化学习,有利于提核心思想。 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还能曾经是北京城最高的建筑 感受中华民族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建筑 建筑文化的高探究深。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 提高 九和九比五的比例 行什、巨龙、宝座、黄金、轩辕镜等 2、请思考,在典型的建筑结构中,技术和文化两者有什么关系? 文化是统帅,是结构的灵魂;技术是手段,通常有某些方面的创新。 在典型结构中,文化和技术是互相融合的,通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对彼此进行严格的分割。 应用(任务四)请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特点作为讨论第 4 页 共 4 页
学生观看图广州塔,是广
提高 的重点,形成一个200~300字的文案,并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片、思考、分组讨论、邀请部分学展示广州塔的图片和几个特点提示,学生尝试生表达看法。 对这一结构进行赏析。 几个特点提示: 中国第一高塔、高达600米,112层,塔身主体450米。 有5个功能区和多种游乐设施。 塔身是镂空的钢结构框架,24根钢柱自下而上呈逆时针扭转,每一个构件截面都在变化。 为椭圆形的渐变网格结构、上下比较疏松,中部收紧,呈现“纤纤细腰”。 以观光旅游为主,兼容广播电视发射功能。 灯光节、塔身灯光正能量。 引导学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小结。 从两方面进行典型结构的欣赏: 技术:使用功能、稳固耐用、设计创意和表现力,材料的合理使用、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回忆 州的地标建筑,是学生熟悉的结构,学会去欣赏它,同时也有助于强化学生地域文化的认同。 增强记忆 小结 文化:文化寓意、美学原则、时代背景、民族特色、习俗方面的特征等。 文化与技术的关系:文化在结构的各个要素中,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是结构的灵魂,我们在以后的设计中,一定不要忽视结构中的文化因素。 六、教学反思(2018-10-30) 1、关于学情定位的再考虑。
我们的学生处于高一,有一点生活经历、也有一点的技术体验经历、也有过欣赏的作品的体验。可以说,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还是门外汉,处于待普及的阶段。因此,我对本的课定位是提升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入门,内容安排上大多从贴近生活案例入手,并侧重于基本方法的学习,不做过多“华山论剑”的专业讨论。
2、时间及内容的安排
本次上课,是教案确定后的第一次上课,虽然在课前反复模拟、测试、估算过时间的安排,但面对课堂师生交流实际情况的变化,课程原来安排的内容显得
第 4 页 共 4 页
过多,学生不够时间做深度的思考。因此在接下来的其他班课程中,内容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考虑到连贯性、涉及中外文化对比等方面的因素,课堂将围绕两个对比展开。其一是赵州桥与欧洲12世纪石拱桥的对比,通过此对比,侧重于呈现赵州桥的技术特点。其二是赵州桥与刚刚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对比,通过此对比,侧重于呈现社会生产水平、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3、优缺点
课前认真备课,本节课内容安排的条理性、层次性,以及课件人素材和编排等得到大家的肯定。而对于课堂气氛的把控,普通话的准确程度和流畅度,需要加以优化和提高。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