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 《澧水船夫号子》 2. 《小河淌水》 3. 《茉莉花》 教学目标
1. 用心聆听《澧水船夫号子》,尝试参与《过滩号子》的表演,体会号子节奏固定,
与劳动紧密结合,既适合边唱边劳动,又可以鼓舞劳动热情的特点。
2. 欣赏《小河淌水》具有时代感的通俗演唱,感受山歌的节奏自由,常在歌曲的开头
加一些吆喝性的喊句。
3. 聆听《茉莉花》,感受小调词曲的优美流畅,节奏规整,感情表达细腻、委婉的特
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歌曲,学生能说出号子、山歌、小调的不同特点 教学准备
黑板 拔河绳 多媒体
教学方法、手段
方法:视听、讲授、对比、讨论 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 教学导入
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合作这节音乐课,据我了解咱们高一 班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不错的班级,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在这节课把你们班团结合作的精神拿出来,也再次向今天来听课的老师证明我们是最棒的。 ①请同学们聆听音乐,找一找你们熟悉的旋律。(播放音乐) 老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 学生:《茉莉花》
②老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首乐曲是29届奥运会颁奖的音乐。大家都知道《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民歌的种类有很多,从体裁上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学生:小调、号子、山歌 2、 新授课小调《茉莉花》
①我们知道,民歌的种类非常丰富,可以分为小调、山歌和号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小调《茉莉花》。(播放音乐) ②同学们想听老师来演唱这首歌曲吗?
③再次播放音乐,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思考,这首小调歌曲《茉莉花》有怎样的音乐特征(旋律怎样,节奏怎样) 学生:旋律婉转,节奏规整 3、 欣赏山歌《小河淌水》
①同学们,学习了小调,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山歌,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有着“东方小夜曲”之称的歌曲《小河淌水》。(播放音乐)
②仔细聆听歌曲的词,想象一下,在银色的月光下,四周一片宁静,只有山下的小河不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谊,随着小河的流水,飘向阿哥居住的地方。(伴着老师的朗诵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画)
③知识延伸:各地的山歌的名称也不相同,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的“花儿”和四川的晨曲等。 4、聆听号子《澧水船夫号子》
①了解号子的定义: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号子一般具有指挥劳动、协作劳动、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 ②欣赏歌曲《澧水船夫号子》
湖南有湘、资、沅、澧四大江河。澧水流经湖南西北部。全曲以船夫摇橹时唱的四个号子为基础改变而成,通过节奏平缓、曲调悠扬动听的《三幺台》、《平板》和曲调简洁有力的《数板》以及节奏明快、曲调紧张急促的《高腔》等,生动地表现了船夫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完整的劳动
过程,展现了澧水船夫船夫紧张激烈的劳动生活和乐观开朗、勇敢坚毅的性格。它是一曲船夫们用辛勤劳动和汗水谱写的劳动赞歌。
③欣赏了《澧水船夫号子》让我们感受了号子的音调粗犷有力,多半采用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教学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课我相信有很多同学都对我们汉族的民歌有一定的了解,我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利用身边的资源来解决老师留下的课堂作业,找一找哪些歌曲是运用民歌来作为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感谢同学们,好,下课。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