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劳动 我设计 我行动 ——五(4)班劳动实践活动案例设计
一、活动目标
1. 启发学生理解劳动实践的内涵 2. 提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二、活动形式
1. 举行一次关于劳动实践主题班会 2. 利用“五一”假期践行劳动计划 三、活动准备 1. 准备ppt 2. 购买卡纸 四、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进走主题
1. 出示老师一日工作一览表及六年级一位师姐的一周安排表。
2. 师:从老师工作一览表和师哥一周安排表中,了解老师和周围同学的工作学习时间和内容安排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3. 学生交流分享
4. 师顺势总结:是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张老师每天都勤恳劳动工作,为教育你们,为自己的事业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时间,所以能在30岁的而立之年能在省市里的一些比赛获奖、评到了一级职称并在学校担任行政职务,还教育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你们的这位师哥也是,他不仅在学习是表现优秀,而且在课余生活也是有出色的表现,这一切的收获都是源于我们勤恳而执着的劳动。 (设计意图:劳动本来在学生的印象里是十分劳累的,更多的是需要付出体力劳动。本节课导入话题利用的是教师自身的例子和身边同学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更能勾起他们的共鸣和学习兴趣,让他们知道劳动确实不简单,美好的未来和充实的现状都需要付出源源不断的劳动。)
(二)你真的了解了劳动?
过渡:那同学们,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做过哪些有意义的劳动?先小组讨论,可以派代表总结说,也可以自告奋勇分享。
1. 学生分享交流(帮妈妈做家务、帮妈妈做饭炒菜、班级做值日、帮爷爷摘菜、帮爸爸拿快递,司机开车,外卖小哥送餐,清洁阿姨打扫等)
2. 同学们,你们说的这些劳动里,你有没想过一些办法让它效率更高,更有意义?
3. 师:在同学们说的这些劳动里,老师发现大家眼中的劳动都是干体力活,那老师想问了,你们在教室里学习,在舞蹈室跳舞,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难道这些就不是一种劳动吗?
4. 出示课件:认识劳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生理力劳动。
5. 刚才你们说的那些都是以人的肌肉与骨骼运动为主,以大脑及其他生理系统为辅的——体力劳动,刚才我们认识了脑力劳动的概念,那你进行过以脑力运动为主,其他生理运动为辅的脑力劳动呢?
6. 学生分享交流,先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总结,也可以各抒己见。(做计算题、写作文、爸爸设计图纸、妈妈给病人看病、足球场上踢足球,参加合唱比赛,在琴室里练琴,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计算比赛等)
7. 同样地,这些看似也消耗体力的脑力劳动,你们也开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好主意让它变得更有意义,更有趣?
8. 小结:是啊,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劳动,即使我们晚上睡觉了,身体大脑处于休息状态。其实,我们的身体细胞还在消化吸收,进行着运动,这些就是生理劳动,可以说,劳动无处无时无刻不在。
(设计意图:激趣提问,你真的了解劳动吗?同学们回答肯定自信满满,把生活中的家务劳动举例得数不胜数,但他们往往掉进了惯性思维的怪圈,认为劳动只有体力劳动,我顺势引导,让他们全面认识劳动的分类,劳动不止有体力劳动,还有脑力劳动和生理性劳动,让他们对劳动的概念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更明确了劳动的分工。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懂得进行合理的劳动分工,也有助于提高自身劳动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我的劳动,我设计,我行动
过渡:既然劳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那我们就来设计我们自己的劳动生活吧! 1. 请大家参考老师的一周工作安排表或者你们一周课程表,安排一个自己家的“家庭值日一览表”或“我的学习及课余生活一周记”。 2. 学生自主动笔设计。
3. 出示:老师的一周工作和生活安排表,供大家参考。 4. 学生分享,讨论:怎样调整这表中的劳动更合理科学?
5. 总结:希望大家今后能在学习和生活上根据自己为自己制定的劳动安排,合理又科学地开展自己的劳动,让生活变得更有效率又不失趣味,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当父母的滋味,有时父母的爱,就蕴含在平时点滴的劳动中。 (设计意图:在进入动笔设计环节时,利用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分配劳动内容和时间,让他们设计出一份一周家庭值日一览表是难点,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大部分都是被动式劳动,被家长,被老师安排,这次我把这个主动权还给他们,一是为了激发他们今后参与老师的热情,二是为了让他们懂得如何进行合理科学的劳动分工,减轻家庭成员各自的负担,体现家庭小主人的精神,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是让班上每个家庭今后的生活更融洽和谐,每个家庭成员都发挥自己在家里的作用,有分工有合作,是家庭教育的无痕良性发展的体现。)
(四)“五一”劳动节拓展
1. 寻找并想法处理家中的卫生死角
2. 与妈妈换一天岗,让“旧家”变“新家” 3. 外出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写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最后一个拓展环节是利用“五一”劳动节的奇契机,让他们利用制定好的表格实行劳动计划,三个自选劳动任务,各有侧重点,第一个,体现劳动的细心和难度,第二个,让学生体会父母之爱,每个和谐干净的家庭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妈妈,第三个,主要是体现脑力劳动,走进大自然,发现自然之美,感受生活之美,劳动其实也可以很有趣。) 板书设计: 我的劳动 我设计
我行动 教学反思:
结合“五一”劳动节的契机开展此次活动,通过课堂一步步的深入引导,激发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动手安排家庭值日计划等的教学步骤,以及“五一”假期家长的反馈,我收获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教育是学生教养的体现
在“五一”期间,家长们在班群上纷纷分享孩子积极主动开展各项家庭劳动家务,而且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每天都在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去做,同时也会提醒家庭成员去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特别是有些同学在周记中写出的一篇篇活动感想——与妈妈换一天岗,写出了自己真实的体会:我们只做了一天已经累到够呛,而妈妈是每日每月地为家里付出,真是切身体会到劳动的不易,父母的辛劳。陈妈妈跟我说,那天听到孩子跟她说:“妈,我来吧!你在一边休息就行,今天我当家。”当时她都有些热泪盈眶,看到一个个孩子在劳动到收获感悟,我相信他们也在劳动中锻炼出自己的良好教养。 二、劳动教育是对学生意志的锻炼
劳动不是一天两天,是需要长期的坚持。之前班上的劳动值日情况一直不尽如人意,班级的卫生一直是我们的短板,所以设计此次活动,我也是考虑到同学们的这个通病,重学习,轻劳动。学生在课堂分享的环节也体现了同学们对劳动的概念都大部分停留在体力劳动,甚至是苦力劳动的范畴,对劳动认识不清,导致他们在生活中劳动不认真不仔细。经过对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生理力劳动的概念分析后,大家顿时脑洞大开,原来劳动离我们那么近,又如此密不可分,所以只能坚持长期的劳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这对高年级学生来说,无疑也是为初中生活做好铺垫啊! 三、劳动教育是学生兴趣的开发
这堂课,大家讨论分享热烈,在制作一周家庭值日一览表时,每个人在下笔前也有苦思冥想,如何才能合理分工,又体现合作?他们在讨论过程中,进行了很多的思维碰撞,如唐同学就提出,家里的小弟弟只是读幼儿园,我该分配什么家庭任务才合适,大家为他出谋划策,浇花的,叠衣服的,整理物品的……集体的智慧就是强大,让唐同学一下恍然大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在设计课
堂时也是想让更多的孩子在劳动中寻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习不是未来成长的唯一路径,如果能从小在动手动脑中找到自己的终身坚持的爱好,那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在欣喜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同学还是会把这是当成是任务,自身的主观能力性不够强,在劳动过程中不够仔细,也有个别学生每天的劳动不够持久,还需要家长的督促。当然,活动的意义在不断提高更多学生的认识,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持之以恒,我相信在我和家长的不断鼓励和推动中,我们会有更多的孩子在劳动中懂得爱,收获快乐,收获独立,收获自己。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的劳动我设计我行动 全国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