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语言文化综合素养提升的诱因与解构
作者:苗丽丽
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11期
内容摘要:多媒体网络的运用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本文以河南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为例,对高校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提升进行了宏观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模式,同时进行课程设置体系的更新,实行英语分级教学制度。并提出了高校学生语言文化提升的几个基本价值目标和出路。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语言综合能力 文化素养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交流不断深化,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03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最先启动的4项工程之一,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作为指导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大纲,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和内容。由于近年来客观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大学新生入学的英语水平有了普遍提高,教育部高教司与时俱进,于2007年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这不仅为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教学方法与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提升的宏观视界
1.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模式。一方面,转变教学理念,打破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另一方面,优化教学方法,我校借鉴了华东交通大学的教改方法,实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即;从“三中心”教学法——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到实施以提高使用语言能力为主导的“三为本”教学法一以学生为本、以训练语言技能为本、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本和“三式”课堂教法一互动式、讨论式、启发式。此外,以学生为中心安排实施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组织。
2.课程设置体系的更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各个学校应当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确定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同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指出:“设计大学英语课程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软件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对于使用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应有相应的面授辅导课时,学校应将面授辅导课时计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为响应国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号召,我校大学外语教学部经过充分的实验,于2007年2月全面展开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由原来的一门《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大学英语读写译》和《大学英语视听说》两门课,使课程设置更趋细化。课程计划内可以在固定时间和地点安排任课教师,负责日常教学指导和管理。让学生有选择地自主进行学习,这样学生会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机会消化和吸收学到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更加积极高效地进行英语学习。
3.分级教学制度的运行。所谓分级教学就是充分考虑不同个体的具体需求,正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语言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机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理据是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哲学,以及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3年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许多高校开始尝试分级教学。河南大学从2008
级新生入学开始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所有新生一入校即参加分级考试,并参考学生的高考成绩,将考试成绩名列前5%者编人Ⅲ级班;前6-20%者编入Ⅱ级班;其余80%编入I级班。编人Ⅲ级班的学生将免修《大学英语》(一)级、(二)级的各门课程,直接进入《大学英语(三)》各门课程的学习;Ⅱ级班学生免修《大学英语(一)》的各门课程,直接进入《大学英语(二)》各门课程的学习;I级班学生从《大学英语(一)》开始学习,两年内依次修完《大学英语》(一)一(四)级别的课程。实施分级教学是我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面又一重大举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高校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基本价值定位
教育部在全国52所高校开展的试点工作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才能在这个时代更具有竞争力,成为社会和时代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1.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先导。大学英语改革为英语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说,教师的观念应该随之改变,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则应该转变为语言交际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既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又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人文思想内涵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学习,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以presentation的方式督促与检查学生说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下留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问题,让学生们准备,在准备和表现的过程当中,他们在说和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上就会大大提高。就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校园里发生的小事趣事以freetalk的方式交流其看法观点,也可以通过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英语竞答等形式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重视其情感因素,着眼学生的个性和整体素质的发展。总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获取信息和文化交际能力方面都要有相应的提高。
2.注重学生文化观的塑造为基础。英语语言的学习其实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综合能力的学习,然而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关注学生语言本身的学习,而文化的介绍与拓宽所占比例很小。其实我们教学当中的很多题材和内容都与文化有着很密切的联系,老师应把文化的讲解与语言的教授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比如课文内容涉及到与英美文化相关的信息时,应结合文化背景,将不同文化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差异,用原汁原味的文化语料呈现给学生。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加深他们对世界的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和对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逐步增加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沉淀及其人文素养的提高。
3.组织营造人文氛围为目标。英语课外活动,又称第二课堂活动,是指相对于学校计划学时内的课堂教学而言的课外活动。它是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人文素质的不断培育。如定期开展英语角活动、英语歌曲大赛、英语短剧表演、西方文学鉴赏讲座、英文电影赏析等。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把英语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一种乐趣,甚至是一种享受。
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大大提高了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唤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及其人
文素养。这也初步实现了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研究教学改革的一系列问题中,应该更多的去关注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融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从而为大学英语教学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 本文系河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
苗丽丽,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教学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