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性”理念与高等教育管理浅论
“生态”通常意味着一个彼此相连且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只有各个组成部分(因素)之间和谐运作,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才会成为可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生态性”理念,包括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之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自我”实现、学术知觉、自由与责任等基本特征。与上述特征相一致的管理方式就要符合生态性原则。高等教育诸要素的和谐统一,便是“生态性”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体现。
标签:“生态性”理念;高等教育管理;和谐统一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短短数十年之间,高等教育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在进入21世纪之后,高等教育面临着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战略转型机遇,原来那种以通过扩大规模为主要特征的“跨越式”发展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只有走充实内涵、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路子才是正确的选项。然而就目前的现状来说,我国高等教育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而全”、“千校一面”等问题,学校定位大同小异,专业特色不够鲜明,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这一切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实践证明,明确定位、确定目标、夯实基础、突出特色是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行之多年,就其理念而言,那种以行政统领学术的做法不仅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愈来愈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桎梏。因而,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贯彻“生态性”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生态性”管理理念的基本内涵
所谓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生态性”理念,即尊重“个体”,也尊重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整体”,将师生回归到个体的“人”的层面进行观照,重视对教职工以及大学生的经验、行为的研究,注重个体的行为的内在活力和兴趣。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发展的大声承认,是高等教育管理的至高之境。由此出发,崇尚学术知觉,同时强调自由意志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重视个体的独特品质,强调人类具有选择、创造、价值判断与自我实现的能力;重视人类与生俱来的潜在能力的充分发展;重视借助特殊感觉、直觉研究真善美,突破创造力及人类反应的可能性以及重视对创造潜意识的探索的思想体系就是“生态性”理念。
因此,所谓“生态性”,并非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代表一种系统内部的和谐性质,是一种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相互支撑与推动”。高等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生态性”,很大程度上是以师生这一特殊群体为出发点的,师生的利益至上,因此必须首先满足师生和谐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师生的和谐发展,是在一个“共同体”范围内的发展。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强调师生作为个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重“整体”,从重“个体”始,既不
“生态性”理念与高等教育管理浅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