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在一次防疫讲座上特别建议孩子们多喝牛奶、多吃鸡蛋。这是因为牛奶、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素—— ___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能够帮助人体产生抗体。 (2)预防新冠肺炎流行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那么“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其中哪种措施________。
22.“对比实验”是科学学习中重要的思维方法。某科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发现火柴头燃烧了,火柴梗未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2)实验B盛装NaOH溶液的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盛水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要大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
23.在地质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下图所示:
(1)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其中地震是板块与板块之间________作用形成; (2)分析地质学发展过程,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可多选) A.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无法提出科学假说 B.科学家经过科学研究发现的学说都是正确的 C.科学假说的提出需要已有的经验和已知的事实 D.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E.勒比雄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是一定正确的
24.红外额温枪如图甲,其工作过程是:被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由光学系统会聚,聚集后的红外线输入到光电探测器中,探测器的关键部件是红外线传感器(热敏电阻),其电路原理简化图如图乙,电源电压恒定,R1是定值电阻,R2是热敏电阻,闭合开关S,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U-I图像如图丙:
(1)定值电阻R1电阻值为________欧;
(2)外界温度改变,整个电路的电功率发生改变,工作最大功率为________瓦。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28(1)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
25.为探究种子萌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用如图甲装置分别放在0℃、10℃、20℃、30℃的恒温环境进行实验,每隔2小时,调节X管与Y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过Y管上刻度尺量出气体容积。容积变化与时间之间关系如乙表。
时间/h 2 4 6 8 10 12 14 16 容积变化/mL 温度/℃ 0℃ 10℃ 20℃ 30℃ 8 7.5 7 6.5 6 5.5 5 4.5 8 7 6 5 4.2 3.5 3.0 2.8 8 6.5 5 3.7 3.0 2.8 2.8 2.8 8 6 4 3 2.8 2.8 2.8 2.8 (1)小明的实验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 。
(2)测量气体容积时调节X管与Y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的目的是________。 (3)在6小时内气体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 。
26.几位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多少。实验中发现测量值明显高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值。据此,他们展开了讨论。
(1)小科认为要重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写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及气密性良好的判断依据:________。
(2)实验中,如图所示小科用 ________来反映产生氧气的多少。
(3)改进实验后重新测量仍然出现以上结果。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查阅资料后确定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两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分解引起。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锰酸钾易溶于水,溶液呈深绿色。
他们对试管内的物质充分加热,再将试管中的剩余固体溶于足量的水并过滤,发现不溶物中有二氧化锰,滤液呈无色。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两位同学提出两种观点:
小科:不溶物中有二氧化锰,说明超出部分的氧气全部由锰酸钾分解的。小妍:滤液呈无色,说明超出部分的氧气全部由锰酸钾分解的。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7.如图甲装置所示,探究“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该装置由圆底烧瓶、温度传感器、橡皮塞、橡皮管、打气筒等组成。向圆底烧瓶内注入适量酒精,使用打气筒向烧瓶内打气,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电脑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图像。
(1)结合乙图分析,描述打气筒打气5秒后出现的实验现象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图乙中BC段对应发生情况与热机中做功冲程相似,请说出相似处:________; (3)在用本装置进行实验时能否去掉瓶内的酒精,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8.疫情期间,各类防护口罩供不应求。口罩外层材料的简单过滤不足以阻挡新冠病毒的传播。而给口罩内层的熔喷布带上静电并长时间保持,当新冠病毒通过口罩时,就会被静电吸附上去,从而在不提高呼吸阻力的情况下,大大地提高整体的过滤和防护效率。小明为了探究不同口罩中熔喷布的静电吸附能力,在无风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N95型口罩内层的熔喷布;医用外科口罩内层的熔喷布;普通护理口罩内的熔喷布;纸巾;同样大小的小纸屑若干;剪刀。
老师建议:①设计4组实验;②结合带静电的物质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原理。 (1)结合老师建议,写出本实验的主要步骤:________。 (2)你还能提出关于这三种口罩的其他探究问题吗?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29题6分,30题6分,31题6分,32题8分,第33题9分,34题9分,共计44分)
29.粽子是端午节极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之一,乐清人民多习惯食用“碱水粽”,即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加入“碱水”。这不仅让粽子有谷壳般的金黄色泽,味道更是清香软糯。以下是两种制作“碱水”的方法: 【方法一】将纯碱与水的质量按1:99配制,得到“碱水”;
【方法二】收集秸秆放入铁质器皿中燃烧,烧至发黑后灭火,得到草木灰;往草木灰中加入开水溶解,一段时间后,慢慢将浊液倒在盖有纱布的竹篓上,用容器接住流下的水,得到“碱水”。制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1)方法一中配制的“碱水”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方法二中用盖有纱布的竹篓来得到“碱水”的方法类似于物质分离方法中的________法;
________。 (3)在方法二得到的“碱水”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产生。请判断该种气体,并写出检验方法:30.国务院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把脑科学和类脑研究列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随之我国“脑计划”正式启动。
(1)脑不仅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其中的垂体更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如它能够分泌________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2)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人工智能无人车协助进行药物、物资从安全区到危险区的配送,大大减少了医护和工作人员感染的风险。无人车包含传感系统、中央数据处理系统、传动系统、通讯系统;其中的中央数据处理系统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________;
(3)科学家们已经可以通过新技术和器械来测定某些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防止大脑的衰退和治疗脑疾病;如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来测定帕金森病(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请根据模型图,简单说明引起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原因:________。
31.植物种苗的繁殖是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而组织培养是其中最为先进的技术。
在传统组织培养中,大多在培养基中加入蔗糖以满足种苗发育对有机物的需求,而加入蔗糖后的培养基很易感染细菌、真菌,所以培养容器多为狭小密封。在密封的容器内,由于透气差,所以常让种苗处于高湿环境,造成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不正常;不透气的琼脂培养基,使根系缺氧造成根量少而弱;同时又因密闭不通风,气体环境恶化,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缺乏,造成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不正常;
而新型无糖组织培养技术采用敞开式的大培养容器、密封型的培养室、多孔且无机的培养基质材料,通过喷洒碳酸水、侧光照明、空调系统调节温度等方法,克服了传统组织培养的缺陷。
结合上述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以植物的叶培养为例对无糖组织培养技术如何克服传统组织培养的缺陷做出解释。
32.为了测量一块金属的密度,小明在实验室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测得量筒中水的体积为45mL。
②如图乙所示,将空塑料瓶和金属块分别系在绳子两端(绳子的摩擦、塑料瓶和绳子的重忽略不计),并将金属块浸没在装水的烧杯中。用图甲量筒缓缓向空塑料瓶中逐渐加水,待处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平衡。 ③如图丙所示,测得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10mL。
④如图丙所示,将金属块从烧杯中取出并擦干,用图丙量筒缓缓向塑料瓶中再次逐渐加水,待处于如图丁所示的位置平衡。
⑤如图戊所示,测得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5mL。
(1)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g取10牛/千克)。
(2)分析实验过程和使用的设备,若计瓶的重力,实验结果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3.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当硫酸铜过量时生成铜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甲图所示,当锌粉和铁粉都过量时生成铜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乙图所示,请回答:
(1)下列对于甲乙两图理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可多选)。 A.甲图中反应结束后生成铜固体的质量与反应物中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有关 B.乙图中反应快慢与反应物中金属化合价有关 C.甲图中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D.乙图中反应快慢与反应物中金属活动性有关
(2)在丙图上画出铁粉与足量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与硫酸铜溶液质量的关系图。 要求:通过计算并在图中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1位少数)。 (Fe+CuSO4=FeSO4+Cu、Zn+CuSO4=ZnSO4+Cu)
34.如图甲为某型号养生壶及其铭牌,其工作流程如图乙所示,内部电路如图丙所示。Ra和Rb是两个不同型号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丁,La、L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磁铁。(假设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不会随距离的改变而改变,不考虑衔铁的弹力和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