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网上购物正逐渐成为部分人的购物主渠道。不加节制地进行网上购物的人,被称为“网购控”。“网购控”的原则是:能在网上买的东西就在网上买,最火的东西一定拍,便宜的东西立即拍。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便宜的东西立即拍”反映了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②“最火的东西一定拍”反映的消费心理是从众心理 ③“能在网上买的东西就在网上买”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网上购物不利于银行业务的运作和企业的经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撞衫”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忌讳。张丽穿着新买的羽绒服去上学,结果发现本班的王燕也穿了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就再也不愿意穿这件衣服了。在这里,张丽的消费心理可能是 A.从众心理 B.求实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异心理
3.某市一位服装店店主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小洞,使该裙无人问津。该店主将错就错,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装饰以金边,美其名曰“凤尾裙”。此裙不仅卖了高价,而且消息一传开,不少女士专门前来购买“凤尾裙”,销量顿时大增。这位店主能够将一个偶然的失误转化为商机,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消费者的 A.求实心理 B.从众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异心理
4.2016年6月27日,长春市一中考场外,几位长春市高考的状元卖“状元笔记”,50元一 本,受到很多同学家长的追捧,成为畅销品。然而,也有不少学生质疑:“状元笔记”对于学习真的有用吗?花那么多钱买个笔记有没有必要?针对上述材料,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 ①状元笔记不是劳动产品,所以它不是商品
②状元笔记成为畅销品,是消费者受从众心理的影响
③ 状元笔记是一个个性化的知识整理过程,并不适用于每个人,所以不具有使用价值 ④货币在这里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5.在各种玩具马的马背上放上钱,寓意“马上有钱”,放上一只茄子,称为“马上有一切”……随着众多版本的“马上体”走红网络,与马有关的吉祥物热销,给玩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这说明( ) ①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②从众心理能够引发人们对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 ③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值得提倡的
④攀比心理引发人们消费向品牌看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河狸族”是指当下与河狸有某种共同特点的网购人群。他们能慧眼识珠地货比三家,坚持“无优惠,不网购”的消费主张,同时又不会被红包、五折、大促销等字眼轻易蒙骗。“河狸族”的消费行为 ①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③体现了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的原则 ④体现了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下列经济现象与经济生活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A.冬天黄瓜比夏天贵——供求决定价格 B.不看广告看疗效——消费的从众心理 C.夏天买打折的棉袄——价值决定价格 D.不买贵的,只买对的——消费的求实心理
8.“逢节必购物”,这是国人的消费习惯,于是商家变着法子“造节”来引诱消费者购物。“双十一”这一天,沉溺于网购的“剁手党”手痒难耐,纷纷在手机上刷屏购物。这一天,消费者都一窝蜂地抢购商品,网购如烈火烹油,十分火爆。从消费心理角度来看,“剁手党”的心理属于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9.“潮流随我动一一混搭”是2017年流行装饰风格。混搭是一门艺术,时尚美观,将古今内涵完美地结合一体,充分利用空间与材料,创造出个性化的家居环境,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这种消费 ①属于生存资料消费 ②有时可推动新工艺的出现 ③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据《全国县域地区网购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县域地区平均每人网购花费甚至超过一、二线城市的人均花费。中国约61%的网购消费取代了线下零售,约39%的网购消费是如果没有网络零售就不会产生的新增消费。据此可以推断 ①电子商务发展能激活我国消费市场 ②消费者总是期望尽量减少消费成本 ③网购消费是人们从众心理引发的 ④农村消费者比城市消费者更加理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随着生活消费升级,人们吃喝玩乐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让不少人有了选择恐惧症。阿里巴巴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我们不一Young”吃喝玩乐指南,给年轻人提供日常消费的找店清单。据悉,口碑这一指南根据商家的口碑人气值和用户评论,筛选出
了当地最热门的餐厅、美容美发、健身舞蹈等商家店铺,堪称找好店时的“拔草指南”。这个口碑指南依据了 A.人们消费时的从众心理 C.人们消费时的攀比心理
B.人们消费时的求实心理 D.人们消费时的求异心理
12.近年来,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据统计,2011年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总额超过百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30%,远高于同期全球增长率。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消费者预期未来高档商品价格将趋于上涨 B.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攀比和从众心理 C.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
D.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13.近年以网上社交工具为平台进行产品展示的社交网站突然火爆起来,这种新的社交方式,以人际关系链为标准,销量并非是评判商品好坏的第一标准,口碑才是赢得信任的主要途径,对好友的信任会让商品更具有可靠性。这一模式 ①发掘了社会交往中的经济价值 ②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进行消费 ③以口碑和信任塑造高质量的商业产品 ④把增加产品的销量作为营销的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按照中国人的“面子观”,请人吃饭讲究“排场”、“丰盛”,好象只有多些、剩余一些才显得大方、有礼貌,这导致了平时较为普遍的餐桌浪费现象。这样的消费行为是( )
A.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15.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喜欢利用碎片时间完成消费,于是,以微信群组建“社区团购”的模式也悄然兴起。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物美价廉的商品就送达居民手中。这种现象说明
①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 ②消费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③生产决定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水平 ④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0年4月6日,央视推出“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吸引1091万人观看,累计观看次数达1.22亿、累计卖出总价值4014万元的湖北商品。直播还催生了更多湖北产高品质农产品“云订单”,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调动了农民复工复产积极性。材料主要表明( )
①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消费推动着科学技术进步
最新时事政治—从众心理引发消费的真题汇编附答案(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