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形考作业2 (第一章~第三章)
一、简答题(共50分,每题10分)
1、什么叫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是什么?
答: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
农业环境是以农作物(或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周围环境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它也可以由两部分组成即农业自然环境和农业的社会环境。而且以农业自然环境为主体。二者均是环境中一部分。农业环境的定义是:“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水源、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与生活的环境,包括广大农村、农区、牧区、林区等”。
农业环境是以农作物为主体的周围环境的各要素之和,因此其主要组成要素如下:
(1)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是农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要素之一,同时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2)水体环境 水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就象大气资源一样,过去人们也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廉价资源。地球表面水资源总贮量还是相当丰富的,尽管如此, 可为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数量确很少,不及0.01%。 (3)土地资源环境 我国耕地仅占世界耕地资源总量的7%,但却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
(4)聚落环境 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等。
2、什么是生态系统?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答: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都包括下列4种主要组成成分。(1)非生物环境;(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1)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2)具有自动调节能力。(3)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系统。
3、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是什么?
答:自然资源按其存在形态可分成三类:原生性自然资源和次生性自然资源,次生性自然资源又分为不可更新资源(非再生资)和可更新资源(再生资源)两类。 自然资源按开发利用可分为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工业资源等。农业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
自然资源普遍性特点有:(1)自然资源的系统性,(2)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3)资源的变动性,(4)资源的多用性,(5)资源的地域性和国际性。 4、什么是水资源?调查你所居住的乡镇水资源的现状如何?每人每年平均用水量是多少?
答: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世界许多地方,对水的需求已经超过水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同时有许多地区也濒临水资源利用之不平衡。我所居住的嫩江县城内,春秋干旱少雨,夏季多雨,全年降水量比较充足,紧邻嫩江,居民都用嫩江水,水源充足。每人每年平均用水量是20多吨。
5、什么叫生物多样性?引起全球生物资源濒危的原因有哪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有哪些?
答: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引起全球生物资源濒危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生境的丧失与改变;(2)过度开发;(3)单一化栽培和驯养;(4)环境污染,滥用农药,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之一。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有: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工作。 二、论述题(共30分,每题15分)
1、根据你的体会,谈谈什么是生态农业?应当怎样发展生态农业?
答:生态农业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是一条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的特点是多样性、综合性、生产效率高、稳定性、持续性、生态性(低耗、高效、少污)。
生态农业的建设内容如下:
(1)推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 (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3)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 (4)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a保护、合理利用与增殖自然资源 b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物循环转化 c开发农村能源 (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a防治污染,扭转生态恶化;b建立农业环境自净体系 2、试述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污水灌溉;2、土壤退化;3、农药污染;4、畜禽粪便、生活垃圾;5、焚烧秸秆;6、社区—庭院垃圾;7、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硝酸盐积累;8、乡镇企业污染;9、地膜对土壤的危害;10、非农业占地。
农业专家指出,要改变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现状,减少化肥施用量是重要方法。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以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可以生产生物有机肥和有机复混肥。肥料中含大量有机质、氮、磷、钾、微量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质,可以提高产量10%以上,并显著改善品质。可作为基肥和追肥施用,从而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并培肥土壤。 三、分析题(20分)
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谈谈可以使用、推广哪些生态农业工程的技术? 答:1、生态工程技术: (1)农业的立体种植、养殖技术;(2)食物链结构的工程技术。
2、能源开发技术: (1)沼气的产生及利用技术;(2)太阳能利用技术。 3、小流域综合管理技术:(1)水土流失治理技术;(2)小流域综合利用技术。
4、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所谓综合防治技术,就是根据病、虫、草危害作物的情况,综合地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等技术防除病、虫、草害。主要包括农业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
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农业废弃物主要是作物秸杆和动物粪便以及生物废杂物等,因农村能源紧张,大部分作物秸杆被作柴烧,使秸杆不能作饲料用或作肥料还田。只有通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才能解决农村的“燃料、饲料、肥料”的矛盾。
6、农业生产资料的生态化改造技术 (1)控释肥料;(2)新型农药;(3)降解地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