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四第3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物质或微粒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熔点:H2O<I2<SiO2<KCl B. 粒子半径:K>Na>Mg>Al C. 酸性:H2SO4>HClO4>H3PO4>H2SiO3 D. 稳定性:H2O<NH3<PH3<SiH4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B. 氯化铁溶液可应急止血,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
C. 用一束平行光线入射淀粉溶液里,从侧面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 将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铁胶体中,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 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①反应NH3(g)+HCl(g) ══ 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②CaCO3(s) ══ 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③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 ══ Mg(l)+Cl2(g)的ΔH>0、ΔS>0 ④常温下,反应C(s)+CO2(g) ══ 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4.已知H2A为二元弱酸,20℃时,配制一组c(H2A)+c(HA)+c(A)=0.100mol/L的H2A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
2+
3+
A. Ka2(H2A)的数量级为10
-5
B. NaHA溶液中:c(H)>c(OH)
C. M点由水电离出的c(H)>N点由水电离出的c(H) D. pH=7的溶液中:c(Na)>2c(A)
5.全钒液流电池,简称钒电池,它的电能是以化学能的方式存储在不同价态钒离子的硫酸电解液中,采用质子交换膜作为电池组的隔膜,电解质溶液平行流过电极表面并发生电化学反应。电池总反应为VO+V+H2O说法错误的是
2+
3++
2-+
+
+-
V+VO2+2H。下图是钒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
2+++
A. 电池完全放电后,正、负极分别为VO和V离子溶液 B. 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V-e=V C. 充电过程中,负极电解液的pH不变 D.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VO+H2O-e=VO2+2H
6.将等物质的量的Na2O2和Al同时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混合气体4.48L(标准状况下),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缓慢滴入1mol/L盐酸至沉淀恰好溶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3:1 B. 加入的固体过氧化钠为7.8g
C. 当滴加200mL盐酸时,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值 D. 最终消耗的盐酸为400mL
7.已知Fe或I2能与H2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Fe:①H2O2+2Fe+2H=2Fe+2H2O;②H202+2Fe=2Fe+2H+O2↑。 I2: ③H2O2+I2=2HIO; 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2+
+
3+
3+
2+
+
2+
2+
-+
+
2+
-3+
2+
3+
A. 通过反应①②可知Fe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B. 根据反应①可知,在该条件下,氧化性:H2O2>Fe C. 1molH202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 反应④为2HIO+H2O2=I2+2H2O+O2↑
8.S2Cl2和SCl2均为重要的化工原料,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已知:①S2(1)+Cl2(g)②S2Cl2(g)+Cl2(g)
S2Cl2(g) △H1=xkJ/mol 2SCl2(g) △H2=ykJ/mol
3+
2+
③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键能/kJ/mo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S-S a S-Cl b Cl-Cl c A. SCl2的结构式为C1-S-Cl B. S2Cl2的电子式为: C. y=2b-a-c D. 在S2(1)+2Cl2(g)9.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SiO2+20H=SiO3+H2O B. 酸雨的pH小于5.6:CO2+H2O
H2CO3
H+HCO3
2+
--+
--2-
2SCl2(g)的反应中,△H=(x+y)kJ/mol
C. 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出现浑浊:Ca+2HCO3+20H+CaCO3↓+CO3+2H2O D. 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仍有浑浊Al+3NH3·H2O==Al(OH)3↓+ 3NH4
10.萜类化合物是天然物质中最多的一类物质,有些具有较强的香气和生理活性。某些萜类化合物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
+
2-
A. 香叶醛的分子式为C10H16O B. 香叶醇和香茅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C. 上述四种物质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
D. 香茅醇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及氧化反应,但是不能发生还原反应
11.为了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进行了如下图装置所示的实验,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一段时间后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检查氢氧化钠溶液出口处无氧气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气体 B. 反应管内产生的红色粉末可能是Fe2O3
C. BaCl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SO3的存在,此处用Ba(NO3)2溶液也可以检验SO3 D. 反应管内得到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2.过碳酸钠是过氧化氢与碳酸钠通过反应得到的一种固体物质,具有双氧水的性质,主要用作漂白剂和氧化剂、去污剂、清洗剂以及杀菌剂,一种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碳酸钠是混合物
B. 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应该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再冷却析出更多过碳酸钠 C. 稳定剂使碱性溶液转化为酸性溶液,让过碳酸钠更稳定 D. 操作a应该是过滤、洗涤
13.下列体系中,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NH4、K、Cl、HCO3
B. 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mol/L的溶液:Fe、Mg、SO4、NO3 C. 使酚酞试剂显红色的溶液:Na、Ba、NO3、A1O2
+
2+
--+
-12
2+
2+
2--+
+
--
D. 加入Al能产生H2的溶液:K、NH4、CH3COO、Cl 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选实验 项 稀硫酸能与铜单A 向有少量铜粉的Cu(NO3)2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铜粉逐渐溶解 质反应 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B 上加热 C 滴落下来 较低 熔化后的液态铝金属铝的熔点比现象 结论 ++--
向氯化钙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 有白色沉定产生 沉淀为CaCO3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原溶液中一定无试纸不变蓝 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NH4 +D
A. A B. B C. C D. D
15.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经常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Y的单质气体延缓食品的腐败,由X、W形成的种化合物与Z、W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
B. 上述四种元素可以形成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 C.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D. 单质沸点:X>Y>Z
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0.5mol/LCuCl2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NA B. 42gC2H4和C4H8的混合气中含有氢原子数为6NA
C. 标准状况下,H2和CO混合气体4.48L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消耗O2分子数为0.1NA
D. 在反应4Cl2+8NaOH=6NaCl+NaClO+NaClO3+4H2O中,消耗1molCl2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5NA 17.下列有关基本营养物质和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煤的气化是物理变化,也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
河北狮州市2024届高三化学毕业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