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
【概述】
盆 骨 折
骨盆为一完整的闭合骨环,它由两侧髋骨及骶骨组成,前方由耻骨联合相连接,后方由髂骨与骶骨的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骨盆结构坚固,损伤多因高能量外力所致。压砸、轧碾、撞挤或高处坠落等损伤是骨盆骨折的主要的原因,亦可因肌肉强烈收缩引起撕脱骨折;枪伤也引起开放性损伤。骨盆骨折常因出血量大而引起休克。以往对骨盆骨折多采取保守治疗,如牵引、骨盆悬吊或石膏固定等方法,致残率高,约为50—60%。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国内外广泛开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病因】
1、直接暴力是引起骨盆骨折的主要原因,如交通事故、砸伤及高处坠落伤等。也可以肌肉强力收缩引起髂前上棘、髂前下棘、坐骨结节等处骨折。
2、应力暴力作用于骨盆侧方,先使其前环薄弱处耻骨上下肢发生骨折,应力的继续,使髂骨翼向内,在后环骶髂关节或其邻近发生骨折或脱位。侧方的应力使骨盆向对侧挤压并变形。
3、当暴力作用于骨盆后方,使髂骨翼向外翻,先使前环耻、坐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应力继续,髂骨更向外翻,使骶髂关节或其邻近发生损伤,骨盆环的变形是伤侧髂骨翼向外翻或扭转,使与对侧半骨盆分开。 【病理】
骨盆由髂骨、耻骨、坐骨和骶骨组成,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为骶髂关节。骨盆内有许多内脏,骨盆边缘有许多肌肉和韧带组成,保持骨盆的稳定。骨盆多为松质骨,骨盆内侧壁血管丰富,骨折后引起大量出血,易导致腹膜后血肿和出血性休克。骨盆骨折可引起膀胱、尿道、阴道和直肠损伤。同时还可损伤腰骶神经丛和坐骨神经。 【临床分型】
1、I型:无损于骨盆环完整性的骨折。包括髂前上棘和下棘骨折、髂骨翼骨折、坐骨结节骨折、骶尾骨一侧耻骨单支骨折。
2、II型:骨盆环一处断裂的骨折。包括一侧耻骨双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一侧骶髂关节附近骨折脱位。
3、III型:骨盆环两处以上的断裂骨折。包括耻骨联合附近两处骨折脱位(耻骨双
支骨折和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髂骨或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以及骨盆环多处骨折。
4、IV型:髋臼骨折,包括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I、II、III型骨折的骨盆环仍稳定,故为稳定型骨折。IV型骨折骨盆环失去稳定性,为不稳定性骨折。耻骨联合附近的骨折和脱位最多见。 【临床表现】 1、骨折表现
⑴稳定型骨折 单纯耻骨支骨折疼痛在腹股沟及阴部,可伴内收肌痛。髂前部撕脱骨折常伴有皮下溢血及伸屈髋关节时疼痛。骶骨、髂骨的局部骨折表现为局部舯痛。 ⑵不稳定型骨折 耻骨联合分离时,可触到耻骨联合处的间隙加大及压痛。在骶髂关节及其邻近的纵行损伤,多伴有前环损伤,骨盆失去稳定,症状重,除疼痛外,翻身困难甚至不能,后环损伤侧的下肢在床上移动困难。由于骨盆至股骨上部的肌肉收缩时,必牵动稳定性遭到破坏之骨盆环,使脱位或骨折处疼痛,致该下肢移动困难。在分离型损伤中,由于髂翼外翻,使髋臼处于外旋位,亦即该下肢呈外旋畸形。 2、损伤等并发症的表现
⑴休克 骨盆骨折为松质骨骨折,本身出血量较多,加以盆腔静脉丛多且无静脉瓣阻挡回流,以及中小动脉损伤,严重的骨盆骨折常有大量出血(1000ml)以上,积聚于腹膜后,患者表现为轻度或重度休克。因此对骨盆骨折病例,首先要检查血压、脉搏、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以便对休克者及时救治。
⑵直肠肛管损伤及女性生殖道损伤 坐骨骨折可损伤直肠或肛管,女性生殖道在膀胱与直肠之间,损伤起生殖道常伴有该道前或后方的损伤。伤后早期并无症状,如直肠损伤撕破腹膜,可引起腹内感染,如腹膜完整则仅引起盆腔感染。阴部检查及肛门指诊有血是本并发伤的重要体征。进一步检查可发现破裂口及刺破直肠的骨折断断。早期检查出这些并发伤,是及时清创、修补裂孔、预防感染的关键。延误发现及处理,则感染后果严重。因此对骨盆骨折病例,必须检查肛门及会阴。
⑶尿道及膀胱损失 是骨盆骨折常见的并发伤。尿道损伤后排尿困难,尿道口可有血流出。膀胱在充盈状态下破裂,尿液可流入腹腔,呈现腹膜刺激症状。膀胱在空虚状态下破裂,血液可渗出到会阴部。因此检查会阴及尿道有无血液流处。
⑷神经损伤 骨盆固执饿由于骨折部位的不同,神经损伤的部位也不同。骶骨管骨折脱位可损伤支配括约肌及会阴部的马尾神经。骶骨孔部骨折,可损伤坐骨神经根。骶1侧翼骨折可损伤腰5神经。坐骨大切迹部或坐骨骨折,有时可损伤坐骨神经。耻骨支骨折
偶可损伤闭孔神经或股神经。髂前上棘撕脱骨折可伤及股外皮神经。了解上述神经所支配的皮肤感觉区与支配的肌肉,进行相应的感觉及运动检查,可作出诊断。。
⑸大血管损伤 偶尔骨盆骨折可损伤髂外动脉或股动脉。损伤局部血肿及远端足背动脉减弱或消失是重要体征。因此,对骨盆骨折病例应检查股动脉与足背动脉,以及时发现有无大血损伤。
⑹腹部脏器损伤的表现 骨盆遭受损伤发生骨折时,亦可伤及腹部脏器,除上述骨盆骨折的并发症之外,可有实质脏器或空腔脏器损伤。实质性脏器损伤表现为腹内出血,可有移动性浊音体征。空腔脏器破裂,主要是腹膜刺激症状及肠鸣音消失或肝浊音界消失。腹膜穿刺检查有助于诊断。 【诊断】
一般认为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骨盆前后位X线所见即可确诊骨盆骨折。对于伴有骨盆骨折的多发伤,应全面体格检查,及时发现合并伤。
1、X线检查 是诊断骨盆骨折的主要手段,可显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CT扫描 具有以下优点①能发现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骨折;
②能清楚地立即显示半侧骨盆移位情况;③对髋臼骨折特别适用;④对需行内固定的骨盆骨折,CT能正确显示复位情况,内固定位置是否恰当及骨折愈合进展情况。 3、B超检查 以了解腹腔及盆腔内脏及大血管的情况。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急救:抗休克;处理腹腔及盆腔的合并损伤。 (2)骨折处理
①传统治疗方法:卧硬板床;骨盆兜带悬吊固定及牵引;股骨髁上牵引。 ②近年采取新方法:外固定架闭合复位。 2、手术治疗
随着内固定器材的不断改进,骨折治疗技术不断提高,目前骨盆骨折常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此方法原则上可免去二次手术取内固定器材,并有固定可靠、便于护理的优点,有助于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根据骨折部位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骶骨骨折及骶髂关节脱位后路内固定术;垂直剪切骨折后路内固定术;骶髂关节前路稳定术;耻骨联合分离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等。 【术前护理】
1、急救及一般处理
(1)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必要时建立2个或多个静脉通道,注意静脉通道应建立在上肢或颈部,不宜在下肢,防止骨折影响液体不能进入血液循环。
(2)迅速高流量给氧。 (3)给予留置尿管。
(4)注意保暖,提高室温或用棉被、毛毯,忌用热水袋,避免增加微循环氧耗。 2、入院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重骨盆骨折或合并其他脏器伤时,必须密切监测全身情况,如神志、脉搏、呼吸、血压、体温、尿量、甲床充盈时间、有无贫血征象等,化验血常规、血气分析等,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契压。如休克严重,应转入ICU全面监护。
3、并发症预防
骨盆骨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且常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1)休克 ①尽量减少搬动患者,如必须搬动时,应将患者放置平板担架上移动,以免增加出血,加重休克。②患者取仰卧中凹位(下肢与躯干各抬高20-30度),以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脑血流。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给氧,以减轻组织缺氧状况。必要时气管插管、气管切开。④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以保证胶体、晶体、各类药物及全血的输入,保证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并及时留置导尿观察尿量的变化。⑤在补充血容量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血管收缩剂升高血压。⑥改善心功能,酌情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如西地兰,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
(2)泌尿系损伤:①尿道不完全断裂,放置导尿管2周,妥善固定,特别注意防止尿管过早脱出。②留置尿管期间应保持引流通畅,多饮水,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会阴消毒2次/天。③对行耻骨上膀胱造口的患者应注意接消毒引流瓶,引流管长短要适宜,不可扭转或折叠,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护造瘘口周围的皮肤,每日更换敷料,外涂氧化锌油膏。切口敷料如有浸湿需及时更换。④造口管一般留置1—2周,拔管前先夹管,观察能否自行排尿,如排尿困难或切口处有漏尿则延期拔管。⑤认真观察引流尿液的数量、颜色并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主管医生。
(3)神经损伤:骨盆骨折并发神经损伤多见于骨盆环多处骨折、骨盆环破裂的患者,根据骨折移位情况需要持续骨牵引时,应按牵引常规护理。一旦出现下肢肌力减弱
时,应及早鼓励并指导患者做阻力肌肉锻炼。定时按摩理疗、针灸,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废用性肌萎。神经损伤伴有足下垂者还应软枕衬垫支撑,保持踝关节功能位,防止跟腱挛缩畸形同时辅以神经营养药物以促进神经恢复。
4、心理护理
(1)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病人伤势较重,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应给予心理支持,耐心听以病人的倾诉,理解、同情病人的感受,并共同分析恐惧产生的原因,尽可能消除其相关因素,同时以娴熟的抢救技术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病人的恐惧及焦虑心理。
(2)向患者耐心详细地介绍特殊检查、治疗、手术的程序及配合要点,对疾病的预后多给予明确、有效和积极的信息;让治疗效果较满意的病人与其介绍经验,增强病人自信心。
5、饮食护理
(1)伤后或术后常规禁食48~72小时,待排气后如无腹胀等症状,可进流食,逐步过渡到半流食直至普食。
(2)进食时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铁及含粗纤维、果胶成份丰富的易消化食物,以补充失血过多导致的营养失调。
(3)若合并有直肠损伤,则应酌情禁食。 6、卧位
(1)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可取仰卧与侧卧交替,侧卧时健侧在下,严禁坐位,伤后1周后取半卧位。
(2)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应平卧硬板床,并减少搬动,必须搬动时则应多人平托,以免引起疼痛、增加出血。
(3)尽量使用防压疮床垫,即能预防压疮,又能减少翻身次数,但床垫充气要足,以不影响骨折稳定为原则。
7、牵引护理
(1)骨盆兜悬吊牵引:吊带要保持平坦完整无皱,并要保持吊带宽度适宜,且不要向上、下移动位置,将兜带从后方包住骨盆,前方两侧各系一牵引绳,交叉至对侧上方滑轮上悬吊牵引;牵引重量以臀部抬离床面5cm为宜;在骨盆两侧的兜内置衬垫,预防压疮。大小便时注意不要使之污染。
(2)下肢牵引:牵引时一般都是双下肢同时牵引,因为如果只牵患侧一方,易使
骨盆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