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内墙采用环保涂料
9、本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电话信息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及其它系统。;电话信息系统与有线电视系统控制室合用机房,设于二层机房。
26 / 113
第四章 结 构
4.1 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区,地处****主城区之一
建筑总面积: 6942.6 m2;整个项目分别由1栋3层公建,1栋10层公建组成。 包括执勤楼,训练塔.
执勤楼:为框架结构,嵌固层以上结构高度为19.0米,结构层共4层,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一层高为5.4m,二层层高4.2m,三层层高4.0m,负一层层高5.4m,抗震等级为三级。
训练塔:为框架结构,嵌固层以上结构高度为40.4米,结构层共11层,为地上十层,地下一层,一层~十层层高为3.5m,负一层层高5.4m,抗震等级为二级。
4.2 设计依据
4.2.1、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4.2.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40 kN/㎡;基本雪压:无;抗震设防烈度:6度。 4.2.3、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1)《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 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33-2008 5)《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 1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13
27 / 113
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25-2011 13)《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T-200-2014 14)《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DBJ50/T-156-2012 15)《****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 16)《****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渝建发[2017]) 1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 18)《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4.2.4、经批准的上一阶段设计文件和由总图、建筑、给排水、电气和暖通等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4.3 设计安全标准
4.3.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4.3.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 4.3.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重点设防类。
4.3.4、地下室防水等级: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设计抗渗等级采用P6。。 4.3.5、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4.3.6、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屋面、厨房、卫生间构件处为二a类,与土壤或水直接接触部分二b类,其他未说明的部分为一类。
4.4 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4.4.1永久外加荷载的容重:
外墙烧结页岩厚壁空心砖(容重≤12KN/m3),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8KN/m3),内墙烧结页岩空心砖(容重≤8KN/m3),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3KN/m3),页岩实心砖(容重≤19KN/m3),楼、屋面局部垫高填料和卫生间填料(容重≤10KN/m3),保温楼面轻质混凝土(容重≤10KN/m3)。
4.4.2.楼(屋)面使用荷载: 1.屋面及楼面使用活荷载标准值
28 / 113
序号 1 2 3 4 5 6 荷载类别 上人屋面 不上人屋面 办公室 楼梯 走道 卫生间 机房 标准值序号 (KN/m2) 2.0 0.5 2.0 3.5 2.5 5.0 7 8 9 10 11 荷载类别 休息室 训练器材室 阳台 标准值(KN/m2) 2.0 4.0 2.5 栏杆水平荷载 1.5 注:1.以上表中荷载均未包括梁、板、柱、墙结构自重,建筑外墙、分户墙、建筑隔墙自重荷载应按实际位置和重量输入;
2.钢筋混凝土容重: 26kN/m3; 3.混合砂浆容重: 20kN/m3; 4.建筑内隔墙 : 1.4kN/m2; 5.大空间灵活分隔墙:1.0kN/m2; 6.玻璃幕墙自重: 1.5kN/m2; 7.填料容重不大于: 10kN/m3。 4.4.3.风荷载:
基本风压:0.40 kN/㎡;地面粗糙度:B类;体型系数:1.4 4.4.4地震作用: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结构阻尼比:0.05;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4。
4.5 场地分析及地勘报告分析 4.5.1.自然地理概况
拟建工程区地处********区福溪大道与伏牛大道交叉口西北侧,场地有已建道路接通,交通较为便利。
4.5.2地形地貌
29 / 113
工程区属中构造剥蚀低山地貌,场地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地形总体较缓,坡度介于10~30°,场地最高点位于场地西侧,高程为283.53m;最低点位于场地东侧,高程为262.75m,相对高差约为11m。场地东侧、南侧毗邻在建工地。场地地形地貌总体较复杂。 4.5.3地质构造
通过对该区地质调查,并查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拟建工程区在构造上位于金鳌寺向斜西翼(见图2),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倾向250°∠8°,层面较平直光滑、略有起伏,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根据岩体露头测量统计,场区内主要发育有两组构造裂隙发育:L1:产状80°∠50°,张开1~3mm,裂面平直、光滑,泥夹岩屑充填,延伸长一般1.00~2.00m,裂隙间距2~3m,属软弱结构面,结合很差。L2:产状165°∠75°,张开1~3mm,裂面略有起伏,泥夹岩屑充填,延伸长一般1.00~1.50m,裂隙间距1.00~4.50m,属软弱结构面,结合很差。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现场调查,场区内及附近未发现活动性断裂从拟建场地通过迹象,场地稳定,地质构造简单,场地区域地壳稳定。
4.5.4地层岩性
根据钻孔揭露情况,场地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残坡积(Q4el+dl)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Q4)
(1)素填土(Q4ml):红褐色,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含少量砾石和碎石,硬质物含量10%~20%。松散~稍密,稍湿。为临近场地施工回填而成。主要分布在场地坡角一带,揭露层厚3.00m(ZK59)~6.50m(ZK8)。
(2)粉质黏土(Q4el+dl):黄黄褐色,主要由粉粒和粘粒组成,含少量岩石颗粒和植物根系。呈可塑状态,残坡积成因。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手可搓条。在场地广泛分布,揭露层厚0.50m(ZK70)~4.60m(ZK21)。
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3sn)
泥岩:红褐色、灰褐色,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主要粘土矿物组成,砂质含量较重,局部夹砂质条带或砂岩透镜体。为场地主要地层。露层厚15.90m(ZK7)~
30 /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