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
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与当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展学生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理念是一致的。本文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切入点,对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应用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人本主义教育 就业指导 应用策略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现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它阐发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自我潜能和价值为目标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从根本上讲就是以人为本。人本主义教育基于对人的“终极意义”的追求,对人的价值的关怀和自我理解的关心,强调人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内心世界、主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把学生当做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有生命价值的主体看待,深入挖掘主体的内在需要、情感、动机和主观愿望,从满足主体生存需要的角度开发其学习潜力。其主要观点如下:
1 / 9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一)主张以人为主体的教学观。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培养心理健康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教学,轻视集体教学,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应尽可能地采用个别化的教学形式。
(二)主张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自我实现的目的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充分发展和自我实现。许多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特的并帮助学生挖掘其潜能。人的成长来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的内驱力。正是因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使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因此,人本主义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自我需要的不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真正实现自我潜能的开发。
(三)主张平等、民主的师生观。
人本主义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这种特殊关系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管理者、控制者和组织者,而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2 / 9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是不成熟的群体,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可使其得到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但学生又是一个充满情感、活力、个性的生命群体。他们在人格上、地位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也是平等的。所以,人本主义教育提出要转变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全新师生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感情的独特的人,而不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角色应有别于传统教学,教师不是握有知识的权威,而是一位帮助学生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身潜能的引路者。
总之,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从“人的本性”出发,要求教育给学生更多关爱,更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和人的尊严,创造最好的条件促使每个人都达到他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帮助个体发现与他真正的自我更相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营造一种良好的促进学习和成长的气氛,帮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实现”的理想境界。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关系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需要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
3 / 9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的有用之才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贯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正是高校教育根本目的要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坚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地位,重视人的自我发展,这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学生就业作为教育的一个目标,需要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人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贯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优势,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消除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认清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就业过程的残酷性,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提高就业能力,从而促进高校就业质量的提高。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备受重视,很多学校都成立就业指导办公室,然而在实际的就业指导工作中由于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认识不足,往往忽视大学生在就业指导中的主体地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
4 / 9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片面追求高就业率,忽视大学生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校人才结构和培养质量的综合反应与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和社会声誉。出口决定进口,高校的招生计划与就业质量息息相关。近年来,迫于高校招生与自身发展的压力,部分高校把就业率视为高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就导致高校就业管理部门试图通过各种就业考核制度、确立就业目标值等手段,以达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然而某些就业指导工作者,为实现考核达标,在实际的就业指导工作中严重忽视大学生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考核结果,忽视教育过程,盲目追求高就业率,这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相违背,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就业指导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针对性。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由此产生最直接的问题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一大难题。目前,许多高校已针对这一问题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然而,据了解,部分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仅限于纸上谈兵,效果并不明显,很多学生表示对就业指导课所学内容没有任何印象,即便认真听,也没有什么实际性帮助。而且
5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