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修复习提纲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答: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大学是知识的海洋;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的氛围。
与中学生活相比:学习要求的改变:知识深度广度增加,专业方向确定,主动性、创造性,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生活环境的改变:集体生活。社会活动的变化:根据特点爱好时间精力参加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组织和交往能力。 2.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梳理自立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3.树立新的学习的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合作学习的理念;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4.培养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5.确立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③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④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成才目标,应增强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这既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己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着,展现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良好精神风貌。)
第二节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1.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答:1.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生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化和引领作用。
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为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是争议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促进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前者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广泛,二者共同促进和谐社会形成。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对基本原则予以确认,提供国家强制力表现;有力推动传播和践行;有助于惩罚和遏制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行为,引导人们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2.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P8)
第三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答:1.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社会
-/
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3.重大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方针。
第四节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如何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
答:1.重要意义:有助于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打下基础;有助于摆正德与才的位置,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2.基本方法:学好科学理论;掌握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1.如何认识理想?
答: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特征:①时代性、阶级性:理想带有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有特定的阶级烙印。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性质和人们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同,所处的阶级关系与阶级地位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必然不同。理想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②现实性、可能性: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立足于现实的突然之中,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③实践性、预见性(超越性):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又超越了今天的社会实践;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
3.理想类型:根据不同标准,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等。 2.如何认识信念? 答:1.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特征:稳定性、执着性、多样性、情感性。
3.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层次的表现形式,有盲目和科学之分。 3.理想信念关系是什么?
答:二者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4.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意义? 答:1.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①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②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精神境界。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①指引大学生能够做什么人;②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③鼓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答: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基础上迎接挑战。)
-/
2.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答: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3.怎样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答: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如何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答:①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②实现理想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远大,实现过程越复杂,需要的时间越长。社会理想实现的道路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③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2.如何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答: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3.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答: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第一节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1.如何理解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P37 2.中国精神的意义?
答: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3.中国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是时代精神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时代精神则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并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第二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答: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怎样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答: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他是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3.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
3.爱国主义有怎样的时代价值?
大学思修复习资料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