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0000消化内科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精品资料

(五)并发症的治疗

1、食管狭窄 食管扩张术

2、Barrett食管 必须使用PPI治疗及长程维持治疗,重度异型增生或早期食管癌及时手术切除。

07-2肠易激综合症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表现为与排便或排便习惯改变相关的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bloating)、腹部膨隆(distension)和排便障碍是常见特征。 【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感觉异常;精神社会因素;感染;饮食及其他生活因素;遗传易感性 【临床表现】 胃肠道症状:

三大症状(腹部胀痛不适,腹胀和“饱满感”,大便习惯改变) 腹痛,腹泻,便秘,腹胀。 肠外表现:

头痛,非心源性疼痛,纤维肌痛综合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腰背痛,排尿困难,慢性疲劳综合症等。

临床特点分型: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 【诊断与鉴别诊断】 罗马Ⅲ诊断标准:

病程半年以上且近3个月来持续存在腹部不适或腹痛,并满足下列至少2项: ①症状在排便后改善;②症状发生伴随排便次数改变;③症状发生伴随排便性状改变。

常见症状支持IBS诊断:

排便频率异常:每天>3次或每周<3次 大便性状异常:块状/硬便或者稀水样便

粪便排出过程异常:费力、紧迫感、排便不尽感 粘液便

胃肠胀气或腹部膨胀感

鉴别诊断:腹泻为主者与引起腹泻类疾病鉴别,主要与常见的乳糖不耐受症鉴别。

便秘为主者与引起便秘类疾病鉴别,主要与功能性便秘与药物不良反应鉴别。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建立良好生活习惯,注意饮食管理。避免过度饮食、大量饮酒、咖啡因、高脂饮食、产气食物如豆类等,增加膳食纤维改善便秘症状。 (二)药物治疗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精品资料

胃肠解痉药(抗胆碱药物);止泻药;泻药;抗抑郁药;其他(肠道菌群调节药)

(三)心理和行为疗法

包括心理治疗、认知疗法、催眠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等。

08胃炎(Gastritis)

胃 壁 组 织 学 结 构

1、粘膜层(mucosa):单层柱状上皮+固有 层(腺体、血管等)+粘膜肌层

2、粘膜下层(submucosa):疏松结缔组织 3、肌层(muscularis propria):平滑肌 4、浆膜层(serosa)

定义:Gastritis: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inflammation),常伴有上皮损伤(damage)和细胞再生(regeneration)。迄今为止,胃炎的分类和命名仍未统一,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第一节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

分类

1、急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临床少见) 2、急性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临床少见) 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1,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机制:抑制环氧化酶活性,阻碍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粘膜 屏障功能。

2、应激:胃粘膜缺血、缺氧,粘液和碳酸氢盐分泌不足、前列腺素合成不足、上皮再生能力减弱等引起胃粘膜屏障功能受损。

Curling ulcer:烧伤所致应激性溃疡。

Cushing ulcer: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应激性溃疡

3、乙醇:直接破坏胃粘膜屏障,引起急性胃粘膜损伤、糜烂、出血。 病理:肉眼观察(胃镜下观察):

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表面灰黄色渗出物、病变呈点状、片状或相互融合,受

累部位局限于胃窦、胃体、胃底,或全胃

镜下观察:

表层上皮坏死、脱落、粘膜下出血,组织中有大量的多核粒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嗜伊红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症状

原发病的表现:休克、烧伤、外伤等;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7

精品资料

上消化道症状:上腹痛、饱胀、恶心、呕吐; 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呕血、黑便。

体征 治疗

1、去除病因 2、抑制胃酸 3、保护胃粘膜 4、出血治疗 5、对症治疗

第二节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分类

1、非萎缩性(浅表性,non-atrophic ) 2、萎缩性(Atrophic)

3、特殊类型(Special forms) 临床分类

1、慢性胃窦炎(B型胃炎)

十分常见,绝大多数(90%)由Hp感染引起,病变主要累及胃窦。 2、慢性胃体炎(A型胃炎)

少见,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病变主要累及胃体和胃底。 病理

一、肉眼观察(胃镜下观察)

从浅向深扩展至腺区,继之腺体破坏和萎缩。 1、慢性浅表性胃炎 ?粘稠性粘液; ?局限性充血; ?粘膜水肿

2、慢性萎缩性胃炎 ?粘膜退色 ?粘膜菲薄化 ?血管显露

?出血、浅表糜烂及颗粒样增生。 二、病理改变(显微镜下观察)

1、炎症:粘膜固有层以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2、萎缩:固有腺体(幽门腺或胃底腺)数量减少,伴固有膜中纤维组织、粘膜肌和淋巴滤泡增生

3、肠腺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长期慢性炎症使胃粘膜产生不完全性再生,萎缩的胃腺被肠腺替代。 4、不典型增生(dysplasia):

细胞再生过程过度增生和丧失正常分化,结构和形态偏离正常轨道,表现细胞的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的紊乱。

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三、病理特点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8

精品资料

1、病程:持久 2、深度:表浅

3、面积:灶性到片状

4、方向:逐渐向口侧发展 5、窦体:胃窦重于胃体

6、大小弯:小弯侧重于大弯侧

临床表现

1、病程迁延;

2、症状无特异,半数病人为消化不良表现,上腹 不适、食欲不振、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及 上腹痛等。A 型胃炎明显厌食、体重减轻、贫 血,重者出现舌炎、舌萎缩和周围神经病变。 3、体征少,有时上腹轻压痛。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一、 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二、Hp检测:

1、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镜取活检标本测定; 2、血清Hp抗体测定;

3、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Hp能产生尿素酶,口服标记的尿素被尿素酶水解成13CO2或14CO2 ,从肺排出。

4、培养:胃镜取标本作微氧环境下培养; 5、活检标本涂片;

6、活检标本常规病理切片。 三、血清学检查

A型胃炎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血清中壁细胞抗体(parietal cell

antibody,PCA,90%)和内因子抗体(intrinsic factor antibody,IFA,75 %)阳性;B型胃炎血清胃泌素水平正常或下降。

诊断

1、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 2、应用上述各种方法检测有无Hp感染; 3、怀疑为A型胃炎,应检测血PCA、IFA。

治疗

1、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一般应用:粘膜保护剂、胃动力药、抑 酸剂、抗菌素等;

3、腹痛、反酸、水肿、糜烂 ? 抑制胃酸、 粘膜保护剂;

4、腹胀、早饱、反流?增加胃动力; 5、Hp阳性者:积极抗菌治疗;

6、祛除病因、调整饮食、起居、作息;

7、萎缩胃炎?帮助消化、补充维生素、复查。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9

精品资料

关于根除Hp 除Hp特别适用于:

1、伴有胃粘膜糜烂、萎缩及肠化、异型增生; 2、有消化不良症状; 3、有胃癌家族史。

外科治疗:内视镜下的粘膜切除术

09消 化 性 溃 疡Peptic Ulcer

? 消化性溃疡泛指胃肠道粘膜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液所消化形成超过粘膜肌层的破损,主要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 类型: 胃溃疡(gastric ulcer,GU)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 【流行病学】

? 发病率高:10%左右,是常见病

临床上DU多于GU,两者比例为3:1 ? 地域:南>北;城市>农村

? 年龄:DU青壮年;GU晚10年 ? 性别:男性居多

? 季节:秋冬之交;冬春之交

病因

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 粘附作用 ? 蛋白酶的作用 ? 尿素酶作用 ? 毒素作用

? HP菌体细胞还可作为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二,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 NSAIDS药物直接损伤胃黏膜使防御系统受损 ? 抑制对黏膜有保护作用物质的合成,eg前列腺素

三, 胃酸和胃蛋白酶

四,其它病因:遗 传 因 素 应激与心理因素 吸烟、饮食(酒茶)等 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病 理】

1. 部位:溃疡好发于或靠近于粘膜移行部。 GU:胃角和胃窦小弯

DU:球部,前壁多见(十二指肠与幽门管相接处)

2、形态:圆形或椭圆形,多数直径<2.5cm,深度<1cm,表面白苔,放射状粘膜皱襞聚集达到溃疡边缘,边缘整齐,底部平整。 1. 急性炎症渗出物层 2. 嗜酸性坏死层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

最新0000消化内科

精品资料(五)并发症的治疗1、食管狭窄食管扩张术2、Barrett食管必须使用PPI治疗及长程维持治疗,重度异型增生或早期食管癌及时手术切除。07-2肠易激综合症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表现为与排便或排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4tgc63e7r3z01x0bvw21wxgu8k84a00nd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