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相互作用
6.1 力
知识点睛
目前物理学界公认,世界存在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万有引力(如重力)、电磁力(如弹力、摩擦力、磁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1.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任何力都有四个基本属性,即物质性、相互性、瞬时性和方向性。
⑴ 力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即只要有力,必须同时存在施力物 体和受力物体。一个力对应两个物体。 .........
尖端学生计划培养班·第6讲·教师版
力的产生,两物体一定要接触吗?有两物体不接触而两者之间存在力的情况吗?请举例。 1
⑵ 力的相互性: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两个力同时产生,同 时消失,而且性质相同。且这一对力为一对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
⑶ 力的瞬时性:力随力的施加与否而瞬时同步有无。 ....⑷ 力的方向性:力是矢量。 2.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题精讲
正确理解力的四个基本属性,尤其是力的相互性。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后,随后必有乙物体对甲物体的施力
B.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C.垒球被抛出后,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 D.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也一定是一个受力物体
【答案】 CD
【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拳击运动员一拳打出去却没击中对方,此时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B.马拉车前进,是马先对车施加了力,车后对马施力,否则车就不能前进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能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能受到力,不能施力 D.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答案】 D
2
尖端学生计划培养班·第6讲·教师版
6.2 重力
知识点睛
1. 重力: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 重力的三要素
⑴ 重力的大小:G?mg,通常取g?9.8N/kg。 ⑵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重力的方向与运动状态无关。 ....
重力的方向可以说成垂直地面向下吗?重力的 方向始终指向地心吗?
⑶ 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物体受到的重力,就作用在重心上,这话对 吗?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3. 薄板重心的求法——悬挂法
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状物体,可用悬挂法确定其重心的位置,如图所示。
4. 重心问题:重心的本质是杠杆原理:
2mx2my2mzyc?ii zc?ii 质心和重心:质心是质量的中心.其计算方法:xc?ii
2mi2mi2mi其中(xc,yc,zc)是质心的坐标,mi是系统中第i个质点的质量,(xi,yi,zi)是第i个质点的
坐标.注意质心不仅和物体几何形状有关,还与其质量分布相关.
重心是重力合力的作用点.当物体所在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g是常量时,重心就是质心.若物体很大,以致各处的g并不能认为相同,则重心不等同于质心.
尖端学生计划培养班·第6讲·教师版
3
例题精讲
对重力概念、大小、性质的理解以及对重心位置的判断。
【例3】 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仅与物体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称出,物体对弹簧的拉力(或压力),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C.物体受到的重力,就作用在重心上
D.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就在其几何中心
【答案】 AD
【例4】 在如图中,松手后双锥体会自动向上滚。请解释这种现象。
【答案】 双锥体两端的形状是圆锥体,放在轨道上重心不稳,在重力的作用下重心将会下降。因为轨
道下面窄,上面宽,双锥体越往轨道上方滚,两端进入斜槽的部分越多,使重心不断下降。
【例5】 求由三根均匀杆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其中三杆长度为a,b,c,其中a2?b2?c2 【解析】 设密度为?,并以直角边建立坐标系,把三根棒可以看成三个质点
a???b??ba?a棒:?a?0,?;b棒:?b?,0?;c棒:?c?,?
2???2??22?bb?a?0??b???c?1b2?bc22??重心:xc?
?a??b??c2a?b?caa?a???b?0??c?1a2?ac22?? yc?
?a??b??c2a?b?c思考如果,a、b、c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呢?
6.3 弹力
知识点睛
1. 形变及其种类
⑴ 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叫做弹性形变;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
4
尖端学生计划培养班·第6讲·教师版
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
⑵ 形变的种类: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等。 用力去压桌子,桌子会发生形变吗?如
果有为什么看不到,如何验证?
2. 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⑴ 弹力的产生:弹力的施力者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者是使它发生形变的另一个物体。 ..............................⑵ 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要产生弹力,需要哪些条件?绳,杆,弹
簧产生弹力的方向分别是怎样的?
3. 胡克定律
⑴ 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 成正比。
⑵ 公式:F?kx,另有变形式?F?k?x。其含义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以内,
弹力大小的增量?F与弹簧长度的增量?x成正比(由F1?F2?k(x1?x2)得 ?F?k?x)。(其中?F和?x可正可负)
⑶ 公式中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或倔强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用
N/m表示。
⑷ 胡克定律仅适用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形变。
4. 弹簧的串并联:在忽略弹簧本身质量的情况下,两根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
二弹簧串联有:k1x1?k2x2,等效进度系数k满足:
111=+; kk1k2二弹簧并联有:F??Fi???kixi??(?ki)x??kx,等效劲度系数为:k?k1?k2.
尖端学生计划培养班·第6讲·教师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