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

1、语言的功能包括( 社会)功能和( 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 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 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 )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 )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 )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 对 )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 错 )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 错 )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 对 )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 错 )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 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 对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 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

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

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需要语言

(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

(2)语言是保存思维成果的媒介。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的巩固才能得以保持。 (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 (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

(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 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人类的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这样的分

工,没有专门管语言的“左半球”,因此它们没有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掌握不了语言。

大脑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

(1)说话中枢,也称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是19世纪60年代,法国神经解剖学家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发现的。这一区域受到损伤就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但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2)书写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区。这一区域受伤的人,其他运动能力尚好,但失去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的能力,称作失写症。(3)视觉性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具有阅读理解功能。这一区域受损的人在视觉上并无障碍,但无法理解文字的意思,称作失读症。(4)听觉性语言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靠近视觉语言中枢。1874年德国神经学家卡尔·韦尼克(Carl Wernicke)发现,也叫韦尼克区。这一区域受损的人可以听到别人说话,但不能理解,同时自己表达也有问题,称为感觉性失语症。

语言功能分区依据各种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脑部受损区域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的。这些功能区的界限不是很清楚。这些都足以说明语言的生理基础是存在的。

5、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指什么临界期的存在说明语言的哪些特性

临界期:是语言习得术语。指的是儿童比成人习得语言又快又成功的生长期。有语言学家认为从2岁开始至青春期,有的认为大脑优势在5岁左右就定下来了。在临界期内,大脑的可塑性大,儿童可自然而又轻松地完成语言习得。语言开发最迟12、13岁,过后原功能消退、弱化。

临界期的存在说明儿童语言的习得不仅需要具有先天生理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而且也离不开外界的社会条件。儿童语言能力的开发还有时间的限制,这正和大脑语言区的确定时间是大致平行的。 6、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思维时常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4oyh1s10e6j6mw9sjhs44p5c1cp2i00dx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