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一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4)在B、C、D、G、I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

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为H,B为Na,C为Mg,D为Al,E为C,F为N,G为S,H为F,I为Cl,J为Ne。

答案:(1)Ne F2 Na (2)NaOH HClO4 Al(OH)3 (3)HF (4)Na

12.(2019·安徽A10联盟联考)已知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与B形成的最简单共价化合物M的水溶液呈碱性,C原子的最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同周期中单核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E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M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B、C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较大的是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E的单质与A的简单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D形成的化合物DA3与水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生成1 mol气体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5)工业上,将CEO3与Na2SO3溶液混合,再加入硫酸制备净水剂EO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OA的水溶液和AE的水溶液反应生成0.5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8.65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已知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与B形成的共价化合物M的水溶液呈碱性,则M是NH3,A为H、B为N;C原子的最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C是Na;D是同周期中单核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D是Al;E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则E是Cl。

(1)化合物M的电子式为。

(2)B、C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半径较大的是N。

(3)E的单质(氯气)与A的简单氧化物(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

Cl+HClO+H。

3-

(4)A、D形成的化合物DA3与水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H3+3H2O===Al(OH)3

+3H2↑,H2~e,每生成1 mol气体转移的电子数为NA或6.02×10。

(5)工业上,将CEO3与Na2SO3溶液混合,再加入硫酸制备净水剂EO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

+SO3+2H===SO4+2ClO2↑+H2O。

(6)COA的水溶液和AE的水溶液反应,生成0.5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8.65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

-1

2-

2-

23

答案:(1) (3)Cl2+H2O

(2)N

Cl+HClO+H

23

3-

(4)AlH3+3H2O===Al(OH)3+3H2↑ NA(或6.02×10) (5)2ClO3+SO3+2H===SO4+2ClO2↑+H2O

(6)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

13.(2019·泰安期中)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A与氧元素能形成两种无色气体,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 E -1

2-

2-

(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其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AE2的电子式为________。

(3)C、E、F的单质沸点最低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C、D、E、F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5)实验室制取F的单质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微电子工业中,B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做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生成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能与氧元素形成两种无色气体,则A为碳元素;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C为氧元素,进而推出B为氮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D为铝元素;图中给出了A和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则E为硫元素,F为氯元素。

(4)S>Cl>O>Al

+-△2+

(5)MnO2+4H+2Cl=====Mn+Cl2↑+2H2O

2-

2-

3+

(6)2NH3·H2O+3H2O2===N2↑+8H2O

14.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2,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W和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元素Z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质铜和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W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族,其非金属性比R弱,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工业上用Y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做该氧化物的吸收剂,写出吸收剂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Y和Z组成的化合物ZY,被大量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工业上用Z的氧化物、X单质和Y单质在高温下制备ZY,其中Z的氧化物和X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2,推出X为C;由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且R的原子序数大于Y,推出Y和R分别为N和S;由W和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且R的原子序数大于W,推出W为P;由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推出Z为Al。(4)氨水与足量SO2反应生成NH4HSO3。

答案:(1)

(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ⅤA P原子和S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P原子半径较大,得电子能力较弱 (4)SO2+NH3·H2O===HSO3+NH4 高温

(5)Al2O3+3C+N2=====2AlN+3CO

,

盐类的水解

一、选择题

1.(2019·江南十校检测)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NH4Cl溶液的pH=6,则c(Cl)-c(NH4)=9.9×10 mol/L

B.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中:c(Na)+c(Ca)=c(CH3COO)+c(CH3COOH)+2c(Cl)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与NaHCO3混合溶液中: 2c(Na)=3c(CO3)+3c(HCO3)+3c(H2CO3) D.已知H2A的Ka1=4.17×10,Ka2=4.9×10

-7

-11

2-

2+

-7

,则NaHA溶液呈碱性

-6

解析:选B。A.根据电荷守恒,c(NH4)+c(H)=c(Cl)+c(OH),溶液的pH=6,即c(H)=10 mol/L,c(OH)=10 mol/L,因此有c(Cl)-c(NH4)=c(H)-c(OH)=(10-10) mol/L=9.9×10

-7

-8

-6

-8

mol/L,故A说法正确;B.根据物料守恒,c(CH3COO)+c(CH3COOH)=c(Na),c(Cl)=2c(Ca),

-+-2+

因此有c(Na)+2c(Ca)=c(CH3COO)+c(CH3COOH)+c(Cl),故B说法错误;C.根据物料守恒,2c(Na

+2+--

)=3c(CO3)+3c(HCO3)+3c(H2CO3),故C说法正确;D.根据Kw、Kh、Ka关系,Kh=Kw/Ka1=10)=2.4×10>4.9×10

-8

-11

2---14

/(4.17×10

-7

,推出NaHA溶液显碱性,故D说法正确。

-1

-1

2.有关①100 mL 0.1 mol·LNaHCO3、②100 mL 0.1 mol·L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个数:②>① 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 C.①溶液中:c(CO3)>c(H2CO3) D.②溶液中:c(HCO3)>c(H2CO3)

解析:选C。CO3的水解能力比HCO3的强,故Na2CO3溶液的pH较大,水电离出的H总数与OH总数相同,A项正确;Na2CO3溶液中Na的浓度是NaHCO3溶液中的两倍,根据电荷守恒可知B项正确;①溶液中HCO3的水解能力大于其电离能力,C项不正确;②溶液中HCO3、H2CO3分别是CO3的第一步水解产物和第二步水解产物,D项正确。

3.(2019·昆明质检)有机酸种类繁多,甲酸(HCOOH)是常见的一元酸,常温下其Ka=1.8×10,草酸(H2C2O4)是常见的二元酸,常温下,Ka1=5.4×10,Ka2=5.4×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酸钠溶液中:c(Na)>c(HCOO)>c(H)>c(OH)

B.草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甲酸钠溶液至中性:c(Na)=c(HC2O4)+2c(C2O4)+c(HCOO) C.Na2C2O4溶液中:c(HC2O4)+c(H2C2O4)+c(H)=c(OH)

D.足量甲酸与草酸钠溶液反应:2HCOOH+Na2C2O4===H2C2O4+2HCOONa

解析:选B。A.甲酸为弱酸,甲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

2-c(HCOO-)>c(OH-)>c(H+),故A错误;B.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C2O-4)+2c(C2O4)

2-

--2

-5

-4

2-

2-

-2-

+c(HCOO),溶液显中性,即c(Na)=c(HC2O4)+2c(C2O4)+c(HCOO),故B正确;C.根据质子守恒,有c(OH)=c(H)+c(HC2O4)+2c(H2C2O4),故C错误;D.根据电离平衡常数Ka1>Ka>Ka2,因此足量甲酸与草酸钠反应:HCOOH+Na2C2O4===HCOONa+NaHC2O4,故D错误。

4.(2019·潍坊一模)在NaCN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N+H2O

-+-2--

HCN+OH,水解常数Kh(NaCN)

c(HCN)·c(OH-)c2(OH-)-1=≈[c0(NaCN)是NaCN溶液的起始浓度]。25 ℃时,向1 mol·L的NaCN-

c(CN)c0(NaCN)

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NaCN溶液浓度的对数值lg c0与2pOH[pOH=-lg c0(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5 ℃时,Kh(NaCN)的值为10

-4.7

B.升高温度,可使曲线上a点变到b点

C.25 ℃,向a点对应溶液中加入固体NaCN,CN的水解程度减小 D.c点对应溶液中的c(OH)大于a点

解析:选B。2pOH=-2lg c(OH),则c(OH)=10

2

-2pOH

c2(OH-)

。Kh(NaCN)=,由a点坐标可知,

c0(NaCN)

c0(NaCN)=0.1 mol·L-1,c2(OH-)=10-5.7,代入表达式可得Kh(NaCN)=

10

-4.7

,A项正确;升高温度,促进CN的水解,OH浓度增大,则2pOH的值减小,B项错误;加入NaCN

--

固体,CN浓度增大,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但CN的水解程度减小,C项正确;pOH是OH浓度的负对数,因c点的pOH小于a点,所以c点对应溶液中的OH的浓度大于a点,D项正确。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水解反应NH4+H2O

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盐类水解反应的逆反应是中和反应

解析:选B。水解吸热,升高温度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B错误。 6.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Ca(ClO)2、Na2SO3溶液蒸干均得不到原溶质

B.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在溶液中放少量铁粉,以防止Fe水解

C.室温下,向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CH3COOH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

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解析:选A。Ca(ClO)2在水中发生水解:Ca(ClO)2+2H2O

Ca(OH)2+2HClO,HClO不稳定,受热

-1

2+

会分解:2HClO=====2HCl+O2↑,生成的HCl会和Ca(OH)2反应生成CaCl2和H2O,故加热蒸干Ca(ClO)2溶液得到的固体是CaCl2;加热Na2SO3溶液的过程中,发生反应:2Na2SO3+O2===2Na2SO4,蒸干会得到Na2SO4固体,A项正确。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在溶液中放少量铁粉,可防止Fe被氧化为Fe,B项错误。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强碱弱酸盐CH3COONa,其水溶液显碱性,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CH3COO浓度增大,会抑制CH3COOH的电离,CH3COOH的电离程度减小,C项错误。CH3COONH4是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的盐,CH3COO、NH4的水解均会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较大,但溶液中的H浓度与OH浓度相等,故溶液呈中性,D项错误。

7.(2019·抚顺六校联考)常温下,一定量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溶液中c(CH3COO)=c(Na)时,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B.当溶液中c(CH3COO)=c(Na)时,一定是氢氧化钠过量

C.当溶液中c(CH3COO)=c(Na)>c(H)=c(OH)时,一定是醋酸过量

2+

3+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一

(4)在B、C、D、G、I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为H,B为Na,C为Mg,D为Al,E为C,F为N,G为S,H为F,I为Cl,J为Ne。答案:(1)NeF2Na(2)NaOHHClO4Al(OH)3(3)HF(4)Na12.(2019·安徽A10联盟联考)已知A、B、C、D、E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4ff27rqoj1emx02sb8q8qp2012ift011d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