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这节课是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我说课的内容包含下面四个方面,
教材学情方面: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力的合力”的求法,在第一章也已初步接触到位移的矢量合成,本节将进一步介绍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这是矢量运算的基本法则,同样是高中物理的基石。在物理学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新旧教材对比看:新旧教材对合力分力的概念的呈现做法是相同的,。。。通过橡皮筋的形变量相同说明F和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给出力F等于F1和F2的合力,F1和F2是F的分力,
旧教材紧接着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对角线OC表示出来。”显然旧教材更重视知识结论的的得出,
而新教材在得到合力、分力的结论后则给出“我们要探究的是:合力F和分力F1、F2有什么关系?”从这点看出新教材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是新旧教材在教学理念上的一个突出的变化,鉴于以上的教学情分析和新旧教材在教学理念上的这种变化,我设计了以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总结出本节课的教与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不再是力的合成的结论而是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难点,探究过程的设计,以及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时间安排与预设目标的达成之间的矛盾
我来解释一下,这节课既要给学生大量探究的时间,教师又要引导学生,使探究的过程自然而又合理,课堂40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教学目标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这就是这节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针对以上三维目标和重难点的分析,我设计了如下的的教学设计和流程
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在教学的开始能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从现象中获得感性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我是这样设计的:展示两幅图片一个力可以悬挂一盏灯,杭州湾大桥则是由无数个力撑起的。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一个力的效果与多个力的效果是相同的,都平衡了物体的重力,为当物体受到多个力时怎样求它们的合力呢?通过情景展示激发学生思考,又准确恰当得引出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
通过观察得到的结论只是一种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思维中来,必须进行严格的逻辑证明。所以我设计了三个问题情景:问题一,问题二,是对初中已学知识的回顾,学生很容易回答,进而引出问题三:那么互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怎样合成呢?这个问题学生很难立刻回答,引导学生分析:能否将两根绳子等效为一根绳子来悬挂,如果可以F1、F2和的效果就与F的效果相同,F就是F1、F2的合力,显然此时F1、F2与F之间不再是简单的加减运算。此时学生自然会考虑那么F1、F2与F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通过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主动思考。
通过分析已知F为合力,我们不妨把F平移过来,大家从图形中可以看出F是F1、F2之间是是什么空间几何关系?
我作出连线让学生猜想。伽利略有这样一句话:“自然界是简单的,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简单的。” ?
通过预设问题情景,巧妙设疑,借用伽利略“简单”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深入
思考,引导让学生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猜想,并适时进行科学探究思想与物理思想的教育
猜想需要实验来验证,接下来就步入怎样引导设计实验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则通过思考题的形式,巧妙给出,让学生在实验中思考、交流、总结。
教师巡回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协作与交流能力 学生通过合作实验验证了自己的想法,此时引导学生讨论、评估实验结果, 通过问题设置进一步追问,引起同学们的进一步思考。 科学探究,往往要通过在不同情况下的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才能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规律。有时还要通过理论证明才能得以推广和证实。我们这节课仅做了有限的几组实验,很难让人信服。
但合力和分力的关系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早就被科学家们证实,但少数同学未得出结论,是因为在实验操作中出现了错误,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错误原因分析,从失败中取得收获 1. 让学生感受对结论评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体会科学探究的严谨性;
3. 逐步培养学生对问题归因的思想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不仅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所有的矢量的合成,均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展示回忆位移的概念印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的基本法则,对本节内容进行提炼升华
布置课后作业,通过作业对平行四边性定则进行完善补充。 设计反思:
1. “平行四边形定则”难于发现易于理解,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对矢量运算法则有了更为清晰而准确的认识。 2. “莫以善小而不为”,通过本节课只要能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方法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有一点儿帮助。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