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说说宋代的哲理诗
说说宋代的哲理诗
宋朝人崇尚哲理 .\好以议论 为诗\用诗歌来说理 .一般说来. 哲理与诗歌 ,就 像油与水 ,难以捏 合上. 浮油能蒙在水面 , 叫人看不 到水的清滢透彻美 ; 诗中要讲大 道 理,就显得干瘪苍白 , 装腔作势 ,令 人生厌. 但也不乏情理并茂的佳 作,给人以美 的享受的同时,得到 人生哲理的启发 .由于诗人高超的 思想艺术修养 ,使诗歌既具 有形象 性,又富含哲理.诗趣和哲理一并 表现得那么含蓄 ,自然,不露痕迹. 且看苏 轼脍炙人口的《题两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诗歌开头两旬 \横看成岭侧成 读写新空间 ?语文大观园 均奄趣请
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极写庐 l 雄 伟, 奇幻,险峻和秀丽的景象 ,也揭 示了庐山 自然美中所蕴涵的哲理 :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 , 峰峦起伏的大 LIJ, 游人所处的位置不 同, 看到的
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 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 , 千姿万态的 庐山风景 . 由此可以让人明白一个 道理:即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即 景说理.谈 ll 美
画杨勇忠
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 的真实面目呢 ?因为身在庐山之 中,视野为 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看 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 壑,局部而已 ,这必然带有 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 ,观察世上事物也常 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 . 它启 迪我
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 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 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 不同, 对客观 寄托之妙 . 但鲜有同学把这种寄托 意识主动自觉地运用于写作中 . 或 者即使勉强运用于写作也往往是 半途而废 .\借其用武而不终也 \在高考中 , 很多 考生偏好于散文创 作,可是又容易出现下面这些问 题:?选材散乱 ,不能集中表现主 题,形散神亦散 ;?情感的表达流 于平铺直叙,抽象空洞;?缺少生 活气息,缺少人物 活动的画面感 . 这都是不善于运用 \寄托\方法造 成的恶果 .
散文写作要有明确的寄托意 识, 更要有很好的运用寄托的方法 . 一 择物\契\志
\志\是要靠物来表达的 ,在选 择寄托之物时 ,要善于抓住\物\与 \志\之间的相 通
相似之处 . 既要从 事物的外貌 , 状态与习性等方面深 入挖掘 , 寻找\寄托点\更要 从精 神方面的相通之处着手 .比如\老 屋\古老, 破旧, 低矮, 它固然和爷 爷奶奶衰 老柔弱的生命特征相吻 合, 更重要的是 .\老屋\在精神上 与作者是高度契合的 . 老 屋的存 在, 体现出物是人非的生命特征 , 使作者产生岁月沧桑的沉重感叹 , 表现出 来的就是血脉相承 ,追宗怀 远的幽邃情思 .需要特别注意的 是,作者之志 .需要与所 择之物高 度吻合, 否则, 文章就有牵强附会 之嫌.
二, 状物\体\志
择物\契\志是前提.但是选择 好寄托之物 .并不意味着万事大 吉.托物言志的 文章. 根本在于抓 住寄托之物的特征进行恰当的描 述.只有精彩传神的状物才能使 作 者的情感和理念有所依托 , 才能贴 切地体现作者之 \志\否则 .\志\
就成了风中芦花 ,随风漂荡 , 没有 了根基. 文章也就只剩下空空的躯 壳, 只剩下 几根枯骨,没有血肉. 《站在老屋的 1.] 口》描写老屋 ,是\一 座低矮的小木房 .只 在屋顶披着一 层灰色的瓦 , 时光侵蚀了老屋的 门 \而我印象中染红老屋门口的 那一抹残阳 .落了又起,起了又落 . 不经意中,爷爷便没了 .老屋的那 扇门在风中吱
呀吱呀地摇曳 ,但摇 出的只是一阵又一阵凄凉的心 痛\所状之物,具体可感,和作 者 的情感思想水乳交融 , 读起来感人 至深 .
三, 连物\达\志
散文写作,可谓\恩接干载,精 鹜八极\因此散文的线索 .犹如文 章的\纲\各 种题材就是文章的 \目\纲\举才能\目\张.我们所说的文 章的所托之物 ,还有一 个重要的作 用就是作为线索 ,连接全文 ,使散 文散得出去 ,聚得拢来,从而贴切 地 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种作为 线索的\物\由于意象鲜明 ,会在 读者的脑海里打 下深刻的烙印 . 《站在老屋的门口》用 \老屋\做线 索,写\爷爷的坚守 \奶奶的抱 怨\爸爸的伤心 \我的追忆 \一
线串珠 , 紧凑而又意蕴鲜明 , 比 一
般的以时空作为线索的文章更 能够抓住读者的心 .
[ 作者单位 : 湖北黄石二中 ] 再鲜艳的范朵 , 插石花瓶里 ,好{彳: 长; 根植左沃土
的小革,任人赋踏 , 却卑卑节青不
衰.j47
IIII 读写新空间 ?语文大观园 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 要认识事物的 真
相与全貌 , 须超越 狭小的范围 , 摆脱主观成见 . 由于 这样耐人寻味的丰富内涵 , 全 是紧 扣庐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议 论, 是与该山的形象和谐结合在一 起,是作 者从观察庐山自然地生发 出来的深切感受 ,真正体现了诗趣 和哲理的高度融和 , 讲 的哲理亲切 自然, 读来又耐人寻味 .
再看朱熹《观书有感二首》更是 立意不凡 . 将深刻的哲理诉诸艺术 形象, 堪称 融诗情理趣为一体的优 秀哲理诗 ,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 . 其一云:
半亩方塘一鉴开 . 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那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 , 方
塘之水澄澈清净 ,映照着来回闪动 的天光云影 .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 清澈?原 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 啊!诗的寓意很深 , 以源头活水比 喻学习, 耍不断吸取新 知识, 才能 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 这一深刻哲理 的揭示, 并不借助半句干巴巴的说 教, 而是把全诗融入到悠悠的水流 中, 灌进明净的池塘里 . 整篇诗歌 无不在写方塘 , 又 无处不在讲读书 的感受,使读者如饮醇醪 .但是.如 果去掉题目 ,也许你还真的不知 作 者是在总结读书学习的经验呢 ! 而 第二首 ( 又名《泛舟》 ) 哲理与形象 结合更为 巧妙.诗歌化议论为形 象,启人思索 ,颇富韵味 :
昨夜江边春水生 .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 此日中流自在行
诗歌在字面上描绘了两幅图 景:一幅是,日行月转,地球上又一 度春季到来 ,万 物复苏,大地滋润 . 江上的水涨起来了 , 巨船大舰在江 上飘行, 轻快如水漂鸿毛一般 . 这一
比喻把由于水深而大船行驶也 显轻快. 在江面上自由自在飘行的 图景描画得 清新可爱 .另一幅是 ,
冰冻山寒 .江流缓细 ,多人推拉,一 条小船也移动艰难 .这两幅图,作 者是采用 逆转法粘合在一起的 .四 句短诗.颇显波澜 .一比一衬,形象 鲜明.
这首诗中.既有时令感.又有 动态感,具有勃勃生气 ,显然不是 抽象说理.然而 它却确实蕴含哲 理.细心的读者会在诗人留下的空 白处展开丰富的联想 .比如读书 , 现在拿起大部头着作越读越有味 , 可当初才识字 . 看一篇文章又是多 么艰难.读书 做学问.要目积月累, 积聚雄厚的基础.才读得畅快,写 得得心应手,才会感受其乐 无穷的 妙
趣,这不正与江上泛舟同理吗 ? 其实,不仅读书做学问如此 , 做任 何事情. 要想驾驭自如 , 收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 哪一样不需要不断地 积累坚实的基础 ?只有 这样, 才能 达到\春水生\的境界.才能融会贯 通. 从枉费力气的必然王国上升到 举 重若轻的自由王国 .
从上述几首诗歌中可以得出 : 宋代哲理诗的显着特点就是既有 诗歌的特征 . 又 有哲理的内涵 , 两 者有机融合 , 高度统一 . 如果一首 诗虽有形象但无哲理 .当然不是 哲 理诗: 反之. 如果理过其辞 ,形象全
无,只是干巴巴的说教 ,那更不能 算是哲理诗 . 所以要在诗歌中表现 哲理.弄不 好就写成了哲理论文 , 成了明朝李梦阳所批评的 \专作理 话\和胡应麟在《诗薮》 中讥讽的 \理障\了. 另外.也不是那些形象 丰满而又含有哲理语句的诗歌都 能叫 做哲理诗 .在古代, 有不少旨 在写景状物和抒情言志的诗歌 ,诗 趣极浓. 而无意说理 却说出了 \哲 理\性的诗句 . 有的甚至还颇负盛 名,但却不能说是哲理诗 . 因为哲 理 诗除了形象和哲理要高度有机 融合外, 还要这其中的哲理是蕴藏 在整首诗歌之中 . 哲理是凭借诗歌 的整体来表达 , 要令人在不知不觉 中领略到哲理 ,让哲理美在欣赏 中 自然而然沁人人的心灵 . 如前述苏 轼《题西林壁》 , 朱熹《观书有感二 首》, 它 们的主旨全不在写景 . 而在 说理.而这哲理又是依靠全诗四句 句子自然天成 ,没有 半丝勉强 ,只 要少了其中一句 ,\哲理\也就不复 存在. 哲理诗的这一整体性特点 , 使得它和那种仅含哲理性诗句的 诗歌区分开来 .
f 作者通联 : 山东省临清市登瀛 小区 29 号楼西单元 502] 丽日下 , 鲜花向青私
投微笑; 风雨中, 青私向鲜花报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