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学习目标:
1、 说出动物的行为的概念。 2、 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
3、 举例说出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
4、 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观察课件上展示的各种动物的活动,了解不同生物的活动特点。 2、 列举说出自己生活中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活动特点。 3、 拓展反思:肢体残疾的人将面对一个怎样的世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知道动物的行为的概念。
1、 自学教材P28,结合课件列举动物的活动。 2、 小组讨论,总结动物的行为的概念。
3、 列举并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学习任务二: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 1、 小组讨论教材P28“观察与思考”,了解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 小组讨论骨、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3、 师生共同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 4、 小组讨论完成“讨论”。
学习任务三:举例说出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
1、 自学教材P30,观察“屈肘动作的产生”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图示。 2、 小组讨论动作“屈肘”和“伸肘”是怎样完成的? 3、 小组代表复述一个动作的完成。
4、 拓展反思:根据前面所学有关人的知识,阐述运动的控制和调节及其它器官系统的配合。
三、系统总结:
1.“动物的行为→运动→物质基础(运动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协调配合→动作”
2. 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有什么意义? 四、尝试应用:
1、一个曾患小儿麻痹症的人,行动有何不便?我们应如何对待他们。 2、P31,“模拟制作: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 五、诊断评价: 1、 选择
(1)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不包括( ) A、骨 B、关节 C、神经 D、肌肉
(2)人屈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 A、 关节 B、骨 C、骨骼肌 D、骨骼
(3)下面对骨骼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不同的骨上 B、 由肌腱和肌腹构成
C、 肌肉受到刺激后能收缩
D、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同一块骨上 2、 简答:
(1)屈肘是指以肱二头肌为主的屈肌肌群处于 状态,以肱三头肌为主的伸肌肌群处于 状态。
(2)当手自然下垂时,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所处的状态是 。
(3)肌群能够相互配合,体现了骨骼肌的 关系;共同完成动作是在 的支配下。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快乐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