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章 大单元通关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考点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山地的形成 河流地貌的发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题号 1、2、3、4、5、23 6、7、8、9、10、11、23 12、13、14、15、16、17、24 18、19、20、21、22、25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示意山东潍坊昌乐古火山口,它是郯庐断裂带上的新生代第三纪火山口,数万根六棱石柱呈放射状排列,直插云天。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六棱石柱呈放射状排列的原因是( ) A.流水沉积作用 B.地壳运动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
2.若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大类岩石,大理岩属于图中的( )
A.甲 C.丙
B.乙
D.三者皆可
解析:1.C 2.C 第1题,昌乐古火山口六棱石柱岩石是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形成的,且呈放射状排列。第2题,甲、乙、丙分别表示三大类岩石。图中甲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应为沉积岩;乙岩石经过内力作用形成丙岩石,故乙为岩浆岩,丙则为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大理岩为变质岩,所以对应丙。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横断山脉东侧,海拔3 236m,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形成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
1
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读图,回答3~4题:
3.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B.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C.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D.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4.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则地表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
A.平顶的桌状山 B.起伏和缓的丘陵 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 D.林立的峰林、峰丛
解析:3.A 4.D 第3题,石灰岩位于下部,玄武岩位于上部,说明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的过程,后有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的过程,据此可判断A正确。第4题,若位置颠倒,则上部为石灰岩层。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脉东侧,地势较高的石灰岩层在流水溶蚀作用下,会形成峰林、峰丛等喀斯特地貌。 读“地貌景观图”,回答第5题:
5.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和乙 C.丙和丁
B.乙和丙 D.甲和丙
解析:D 甲火山喷发,属内力作用;乙为长期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峰林;丙为褶皱,由地壳运动形成;丁为大峡谷,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恩施大峡谷呈西南—东北走向,多急流瀑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峡谷中的百里绝壁、千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美不胜收。读图,回答6~7题:
2
6.推测图中的百里绝壁的地质构造属于( ) A.背斜 B.角峰 C.断层 D.陡崖
7.有关组成峡谷中的岩石的叙述可能的是( ) A.变质作用形成 B.形成于陆地深处 C.含有珊瑚化石 D.坚硬而不易被流水侵蚀
解析:6.C 7.C 第6题,百里绝壁即表现为陡崖的形态,地质构造多为断层导致的。第7题,恩施大峡谷中喀斯特地貌发育,说明是石灰岩分布区,此类岩石可能含有珊瑚化石。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8~9题:
8.有关甲构造顶部缺失的主要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因断层导致岩层破裂,后经侵蚀而形成 B.向斜顶部受挤压,容易被侵蚀 C.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
D.地处干旱区,因风化作用导致岩层被破坏
9.若甲区为含煤层,采煤时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可能是( ) A.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 C.瓦斯爆炸 D.塌方事故
解析:8.C 9.C 第8题,由地下岩层弯曲形状可判断甲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缺失主要是因为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性疏松,易受外力侵蚀。第9题,甲区为含煤岩层,由于为背斜构造,开矿采煤时在矿井巷道内容易积存瓦斯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遇明火或电火花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透水事故多发生在向斜构造的矿井里;井喷事故是一种有害的钻井事故,是钻井过程中地层流体(石油、天然气、水等)的压力大于井内压力而大量涌入井筒,并从井口无控制地喷出现象。背斜构造是岩层上拱一般不易造成塌方事故。故C项符合题意。 地形倒置是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读“喜马拉雅山脉东段
3
地貌剖面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甲、乙、丙、丁中属于地形倒置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丙
11.甲处( )
①不适合选作水库坝址 ②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背斜谷 ③地质条件适合开凿隧道 ④地形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10.B 11.D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为断层,乙为背斜谷,丙为向斜山,丁为单斜山,故属于地形倒置的是乙和丙。第11题,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处属于断层,不适合选作水库坝址和开凿隧道,甲处地形是谷地,该谷地是由于断层构造(内力)上地壳破碎,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如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规划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村镇③所处的河流地貌类型最可能是( ) A.冲积扇 C.三角洲
B.河漫滩平原 D.河流凹岸
13.村镇⑤与村镇③间修建一条公路,在①②两条线路中最终选择了线路②,主要原因是线路②比线路① ( ) A.路程更短 B.离甲河最近 C.沿线少浓雾
D.沿线地形较平坦
解析:12.B 13.D 第12题,图中村镇③位于河流中游的曲流处,水流缓慢,所处的河流地貌
4
类型最可能是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河漫滩平原。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处。③处是河流的凸岸。第13题,山区修建公路的原则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线路①走直线,距离虽近,但开凿隧道工程量大,道路起伏大,坡度大。线路②虽然长,但基本不穿过等高线,起伏小,工程量较小,安全性高。
泥炭土是指河流沉积平原或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大量水生植物因缺氧分解不充分的有机残体积累而形成泥炭层的土壤。如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河下游河谷沼泽泥炭分布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图中泥炭层所在区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与沉积作用 B.生物风化与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与搬运作用 D.冰川侵蚀与沉积作用
15.该地泥炭层深厚的原因是( )
①植物茂盛,有机残体数量多 ②河流沿岸,河流泥沙沉积多 ③气候湿热,微生物分解缓慢 ④沼泽广布,有机质分解缓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14.A 15.B 第14题,读图分析可知,泥炭层以下为冲积物,而且冲积物层有缺失,说明该地先有冲积物的沉积,后又经过流水的侵蚀作用,之后在流水沉积作用下形成泥炭层,因此该区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与沉积作用,故选A。第15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植被茂密,枯枝落叶较多,有机残体数量较多,而且该地气温较低,沼泽广布,残体分解量少,积累较多。从而导致泥炭层深厚,①④正确,故选B。
艾里定律是计算河流泥沙中的底沙或推移质的一个基本公式,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W)与流速(V)的6次方成正比。这一定律说明流速的微小变化可导致底沙推移量的很大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河流干支流分布图。据此回答16~17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