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变压器厂 1. 引言 1.1 适用范围 0.460.003 35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安装使用说明书 共 16页 第 1 页 本说明书作为35kV级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的通用性技术文件,不包括由于产品本体结构而确的特殊部分(此部分见产品专用安装说明书)及组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此部分见组件安装使用说明书)。 1.2 使用方法 1.2.1 变压器在运输、贮存、安装及投入运行等过程中,须以本安装使用说明书作为指导,以免发生变压器质 量问题,并请做好有关记录。 1.2.2 安装与使用部门应按照工厂所提供的各类出厂技术文件、本安装使用说明书、产品专用安装说明书、各 组部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施工。若有疑问或不清楚之处,须直接与工厂联系,以便妥善解决。 2. 变压器主体的起吊、顶升 2.1 变压器主体起吊时应按变压器装配图的要求,使用设置在上节油箱中部或下节油箱的全部总重吊攀,使全部吊攀同时受力并且钢丝绳与垂线间的夹角不得大于30°,起吊时的变压器尺寸见总装图。下节油箱上设有千斤顶底板,所有千斤顶底板必须同时均匀地受力,使其同步起升,并及时垫好垫块。千斤顶底板位置见变压器总装配图。 3. 运输、装卸 3.1 变压器主体由制造厂到安装地点的运输,当铁路运输时,应按铁道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公路运输或短距 离的公路机动车拖运或人工辊杠载运时,变压器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倾斜角纵轴不得大于15°,横轴不得大于 10°;水路运输时,本体倾斜角不大于15°(不包括远洋运输),并且应遵守下列规定。 3.1.1 公路运输与人工滚运过程中,变压器主体的震动与颠簸不得超过公路正常运输时的状况。 3.1.2 公路运输时,车速在高速公路或一级路面不超过15km/h,其他路面不超过10km/h。 3.1.3 人工辊杠载运时,应使用在下节油箱上的牵引攀。牵引速度不超过5m/min。 3.1.4 利用下节油箱底的小车在轨道上就位或退出时,必须事先去掉限位装置,并给小车润滑,牵引速度不超过 5m/min。 3.1.5 凡不能与变压器主体连在一起做整体运输的组件、部件及附件,均按拆卸一览表拆卸,装箱后单独运输, 凡合同规定的备品备件及附属设备,按备品备件、附属设备一览表装箱后运输。 3.1.6 运输套管时应特别注意,套管的包装箱不能承受过大的冲击力。 3.2 变压器主体按总装图的要求采用充气运输方式或带油运输方式。 3.2.1 采用充氮气或干燥空气方式时,则干燥空气露点≤-40℃,氮气纯度≥99.9%、露点≤-40℃,其压力已按 有关技术文件调整,运输中,应始终保持油箱内部正压并控制在附图1范围内,否则应补充符合上述要求的气体。 3.2.2 采用带油运输方式时,油箱已注入合格的变压器油,油面高度在油箱顶盖以下150-200mm处,应关注所有 密封处应密封良好,不得渗漏油。 标记
签名 资 料 来 源 提出部门 制造技术处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处数 更改文件号 日期 批准文号 .................
.................
35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0.460.003 共 16页 第 2 页 3.3 拆卸的连接管,升高座、储油柜、散热器(冷却器)、套管式电流互感器装配均应密封运输,装有绝缘 件的部件应密封充油或充气运输。 3.4 4. 检查验收 4.1 主体及附件验收 4.1.1 用户收到变压器后应验证产品铭牌及合格证,按订货合同逐项与铭牌进行核对,查其是否相符。 4.1.2 查主变壳体有无不正常现象,如损伤、变形、开裂,检查主体与运输车之间有无移位,固定用钢丝绳有 无拉断现象,如有应停止卸货,并将情况通知运输部门与制造厂。 4.1.3 对于充氮或充干燥空气运输的变压器主体,还应检查气体压力应在附图1允许范围内。 4.1.4 加装冲撞记录仪运输的变压器,应检查冲撞记录仪的记录,一般控制在行进方向3g以下,其他方向2g,并 请妥善保管冲撞记录仪和冲撞记录。 4.1.5 按变压器“出厂技术文件一览表”查对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4.1.6 按变压器“装箱单”查收拆卸件是否有遗漏,有无损伤。 4.1.7 如果合同规定有备品、备件或附属设备时,应按备品、备件及附属设备一览表查收是否齐全、有无损坏。 4.1.8 附件及变压器运到使用单位后,安装和使用单位应尽快组织开箱清点,并入库。如需制造厂参与验收, 在货到后应尽快通知,以免造成附件的短缺与损坏。 对于上述检查验收过程中发现的损坏及其它不正常现象,应做详细记录,并进行现场拍照,将照片、缺损 件清单及检查记录副本及时提供给制造厂及运输部门,以便及时查找原因并解决。 4.2 绝缘油的验收 4.2.1 绝缘油到达现场应进行目测验收,是否混入非绝缘油。 4.2.2 绝缘油到达现场后油的电气强度检测应达到:耐压值≥35kV/2.5mm 含水量≤30ppm 4.2.3 不同牌号的变压器油应分别贮存与保管。 5. 产品(主体、部件)的贮存及保管 5.1 变压器运到现场后应立即检查产品运输中是否受潮.在确认产品未受潮情况下,才能进行安装和投入运 行。如不立即安装,则视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存放方式。 5.2 充氮或充干燥空气运输产品的存放方式 5.2.1 充氮或充干燥空气存放 5.2.1.1 对于充氮或充干燥空气运输的产品,运到现场后应立即检查主体内部的氮气(或干燥空气)压力是否符 合4.1.3条要求,主体箱底剩油油样化验应符合耐压值≥35kV/2.5mm、含水量≤30ppm的要求。 5.2.1.2如果不符合5.2.1.1条要求时,产品不能充氮或充干燥空气存放,必须按5.5条进一步判断产品是否受 潮。 如果符合要求时,允许充氮或充干燥空气存放,但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个月,否则应注油存放。 5.2.1.3 充氮或充干燥空气存放时对氮气(或干燥空气)的要求与压力同3.2.1的规定。 5.2.1.4 充氮或充干燥空气存放过程中,每天至少巡查两次,对箱内压力及补充氮气(干燥空气)做记录,如 压力降低很快,说明有泄漏现象,应及时检查处理,严防变压器器身受潮。 考虑到起吊时会有重心不平衡的情况,装卸时应要有专人观测车辆平台的升降或船的沉浮情况,防止发生 意外,站台、码头必须坚实。
.................
.................
35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5.2.2 注油存放 0.460.003 共 16 页 第 3 页 存放超过2个月的充氮或充干燥空气运输产品,必须注油存放,工作程序和要求如下: 5.2.2.1 放尽箱底剩油 5.2.2.2 注油排氮或干燥空气,打开箱顶上的蝶阀(应防止潮空气及杂物进入),同时从油箱下部的球阀或其 它阀门注入符合要求的变压器油(耐压值≥45kV/2.5mm,含水量≤30ppm)。 5.2.2.3 在器身充油状态下,按5.5条进一步判断产品出厂后是否受潮,在确认未受潮情况下才可转入下一 过程。 5.2.2.4 临时装上储油柜系统(包括吸湿器)继续注油,将油面调整到稍高于储油柜正常油面位置,并按储 油柜安装使用说明书排出储油柜中的空气。 5.2.2.5 注油存放过程中,每隔十天要对变压器外观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漏油现象要及时处理,每隔二十天 要从主体内抽取油样进行试验,其性能符合下述要求,耐压值≥40kV/2.5mm,含水量≤30ppm。 5.3 带油运输的产品的存放 5.3.1 对于带油运输的产品,运到现场后从本体取油样进行试验,其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耐压值≥35kV/2.5mm,含水量≤30ppm。 5.3.2 符合5.3.1条的要求则可按5.2.2.4进行装配后带油存放,并按5.2.2.5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试验,若油 样不符合要求,则按5.5条判断是否受潮并与制造厂联系。 5.4 部件储存 5.4.1 拆卸件如储油柜、冷却器(散热器)的存放应有防雨、防尘、防污措施,不允许出现锈蚀和污秽,冷 却器最好充油存放。 5.4.2 套管与附件(如测量仪器、显示器、继电器、接线箱、控制柜、有载开关操作机构、导线、电缆和密 封件等)都必须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 5.5 产品是否受潮的判断及处理 5.5.1 未受潮的标志为各线圈间及线圈、铁心对地之间应满足下列要求:(充油后测试) 绝缘电阻R60〃≥出厂值的70%(2500V摇表相同温度下比较) 吸收比R60/ R15与出厂值比较无明显变化(2500V摇表) 介质损耗正切tgδ≤出厂值的130%(相同温度,相同测量仪表下比较) 铁心绝缘电阻≥10MΩ(用1000V摇表) 如不符合上述要求,表明器身已局部受潮,产品暂不能投入安装和运行,应与制造厂联系对器身重新进行处理。 5.5.2 变压器的现场干燥处理应根据设备条件和产品受潮程度采用加温真空干燥处理或常温真空干燥处理, 具体与制造厂联系商量。 6. 现场总体复装 6.1 总体复装用户需要准备的主要设备和工具(见表1) 表1 序号 1 2 3 4 名 称 真空滤油机 压力式滤油机 真空泵 过滤纸烘干箱 数 量 1台 1台 1台 1台 规 格 及 其 说 明 6000L/h,真空度<133pa 2000L/h过滤精度10μ以下用于临时充油排油 排气速度100m3/h,真空度≤133 pa
.................
.................
35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续表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序号 名 称 油质试验设备 主体千斤顶(含垫板) 起吊设备(包括吊具) 干燥空气机或瓶装干燥空气 起重葫芦 现场照明设备 干湿计 兆欧表 储油罐 空油桶 尼龙绳 注油用管路 半透明尼龙管 真空软管 梯子 防水布和塑料布 灭火器 紧固螺栓、螺钉用普通工具 力矩扳手 脚手架 耐油橡胶板 塑料外衣或棉布外衣 高筒耐油橡胶鞋 手电筒 硅胶 筛子 白色纹帐布 直纹白布带\\电工皱纹纸带 绝缘纸板 优质白色棉布、次棉布 数 量 1套 4只 1套 0.460.003 共 16 页 第 4 页 规 格 及 其 说 明 油耐压、含水量、tgδ等试验 不少于主体运输重量的一半 吊芯检查时吊车起吊能力按总装图上给出的重量选取 1台/约10瓶 干燥空气露点-40℃以下 各1 1套 1 2 1套 适量 3 适量 1 适量 2 适量 适量 1套 1套 1套 适量 4套 4双 3 5kg 1 2m 各3盘 适量 适量 21000kg、3000kg 测空气湿度,RH0~100% 2500V、5000MΩ,1000V、2000MΩ 根据油量确定,约为变压器油量的1.1倍 Φ8mm×20m 接头法兰按总装图给出的阀门尺寸配做 Φ8×15m用作变压器临时油位计 5m、3m 用于扑灭油火 M10-M20内部接线紧固螺栓用 做临时密封垫 全新、无钮扣、检查器身用 电压为4.5~6V 粗孔粗粒 每平方厘米30目、筛硅胶用 缝制硅胶袋用 烘干 烘干 6.2 现场不吊罩检查产品的总体复装 为使产品保持良好的绝缘特性,避免受潮,一般情况下,应优先考虑现场不进行吊罩检查,可通过人 孔或视察孔进行内部检查和接线。 6.2.1 打开人孔或视察孔前,须在孔外部搭建临时防尘罩。 6.2.2 凡遇雨、雪、风沙(4级以上)的天气和相对湿度在80%以上的天气,不能进行内部检查和接线。 6.2.3 对于充气运输(包括储存)产品的内部检查和接线的工作程序按下表:
.................
.................
35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表2 工序号1 工作项目及流程 工作内容要点及要求 1.油性能指标同5.2.2.2条要求 2.用真空滤油机滤油时,加热脱水缸中油的温度控制在65±5℃范围内. 0.460.003 共 16 页 第 5 页 准备好合格的变压器 3.输油管用尼龙管或钢管,内部必须清洁,无异物. 2 1.将所有管路及附件(包括所有规格的套管)外表面的油污、尘土等杂物清理干净. 油、清洗输油 2 清洁变压器附件 检查油箱内气体压力 4 2.检查变压器油管路(如与冷却器、储油柜联结的管路等)各种升高座内表面是否清洁,用干净的白布擦至布表面不得出 现明显的油污及杂物为止. 3.检查合格的管路及附件、用塑料布临时密封备用. 检查变压器油箱内的气体压力应符合4.1.3条. 使用靠近箱底的放油塞子将残油放入单独的油容器中,油样化验应符合5.2.1.1条,这些油未经处理不准重新注入变 5 检查油箱底部残油 压器中. 1.对套管升高座的密封件装配进行确认. 2.法兰按对接标志进行装配. 3.升高座的水平度、垂直度的确认. 1.装上临时油位表(可用透明尼龙管代用). 2.将准备好的满足5.2.2.2条要求的变压器油从油箱下部的Ф80活门注入,同时打开油箱上部的Ф80蝶阀排气. 3.注入油油面高度应能浸没器身,离箱顶约100-300mm处,必要时可安装套管升高座. 4.注油结束后静放24h后才能放油. 1.注油静放期间,安装储油柜、冷却器、套管等变压器附件并参看序号5的要求进行确认. 2.继续注油至储油柜油面线的30%处(油位表指示4). 3.用干燥空气或氮气从储油柜上加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压力值为0.035Mpa;加压时间为24小时,变压器整体应无渗漏. 1.通过放油阀将变压器内的油全部经油过滤装置放回储油罐. 2.干燥空气从储油柜上部阀门注放,干燥空气应达到下列要求:露点≤-40℃;压力为0.005-0.01Mpa 3.为了避免油箱出现异常情况,应打开储油柜上的放气塞. 4.对于现场无干燥空气情况下,放油前应对器身加温,使其温度高于环境气温10-15℃;将5kg干燥清洁过筛后的硅胶放 入硅胶罐中,并将硅胶罐与油箱顶盖上蝶阀相连接,并打开蝶阀,然后再放油 1.通过安装在油箱内的自动温度、湿度记录仪表测定温度、湿度. 2.油箱内湿度要在50%以下,大气湿度在80%以下. 3.油箱内含氧量在18%以上(用于充氮运输的变压器). 下部导油管及套 管升高座安装 6 注油排气 7 外装及油气密性试验 8 用干燥空气置换油 9 内部检查、内部接线 4.进入变压器内的人员所携工具,进行编号登记,严禁将一切尘土、杂物带入油箱内. 5.依照制造厂具体产品的安装使用说明书规定作内部检查、内部接线并做好记录. 6.内检和内部接线的过程中,要继续吹入露点≤-40℃流量维持在2m/min左右的干燥空气. 7.整个内部作业过程中人孔处要有防尘措施,并设专人守侯,以便与进去作业人员联系. 8.作业完毕后,作业人员确认箱内无杂物后即可出油箱按编号校对工具,然后封好人孔盖板. 9.露空作业时间的控制见附图2. 10.对于现场无干燥空气场合,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量潮湿空气进入箱内,并进行严格的等效露空时间控制和解消,具体由制造厂派员指导. 3 6.2.4 对于充油运输(包括注油存放)产品的内部检查和接线。表3 工作项目及流程 工序号1 化验变压器本体中油、清洁输油管 清洁变压器附件 外装及油气密试验 工作内容要点及要求 1. 从变压器本体中取油样化验,具体性能应符合5.3.1条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应按5.5条判断器身是否受潮. 2.其它要求同表2中第1号工序要求. 工作内容及要求同表2中第2号工序. 工作内容及要求同表2中第7号工序 用干燥空气置换油 工作内容及要求同表2中第8号工序 内部检查内部接线 工作内容及要求同表2中第9号工序 .................
.................
35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6.3 现场需要吊罩检查的产品复装 6.3.1 吊罩检查前的准备 6.3.1.1充氮或充干燥空气产品吊罩前的工作程序及要求见表4 6.3.1.2充油产品吊罩前的工作程序见表5 6.3.2 变压器复装前的检查 6.3.2.1进行吊罩检查的产品检查时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a) 吊罩前先按表4或表5要求进行准备 0.460.003 共 16 页 第 6 页 b) 吊罩检查应在晴天进行,相对湿度不得高于75%,场地要保持清洁,雨水及尘埃不得侵入。 c) 经上铁轭测得的铁心温度要高于环境温度10~15℃以免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器身上。 d) 器身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应尽量缩短,按图2进行露空时间的管理,若预计总露空时间要超过规定时间时,应进行严格的等效露空时间控制和解消,具体由制造厂派员指导。 e) 拆除上部定位的定位件(详见产品专用安装说明书),拆除有载分接开关与油箱的联接,开关拆卸的具体要求及先后顺序见有载开关使用说明书。利用上节油箱吊攀吊起上节油箱后即可对器身检查。 f) 检查器身时,应该检查线圈的压紧情况,引线的支撑和夹持情况,绝缘的包扎情况,器身各处所有螺 栓螺母的紧固情况,有载分接开关触头是否有异物存在等。 g) 器身检查完毕,对所发现的故障和缺陷均应妥善处理并记载存档备查,为便于以后装配,分接开关吊罩 前应事先设立在额定分接位置。 工作项目及流程 准备好合格的变压 器油、清洗输油管 工作内容要点及要求 h) 对器身要进行下列各项测量: 工序号1 同表2第1号工序 · 铁心与夹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夹件必须接地); · 夹件对铁心及油箱间的绝缘电阻(铁心与油箱必须接地); 清洗变压器附件 同表2第2号工序 表4 充气产品吊罩前的工作程序及要求 检查油箱底部残油 检查变压器油箱内的气体压力应符合4.1.3条,同表2第3号工序. 同表2第4号工序 同表2第6号工序 1. 准备好清洁的储油容器 2. 将5kg干燥、清洁、过筛后的硅胶,放入用干净蚊帐布缝制的口袋中,口袋直径为200mm,将硅胶袋放在油箱顶部Ф80蝶阀的上面,然后打开该蝶阀。 3.放油管路接油箱下部的Ф80活门,将油放尽。 按6.3.2.1条要求 .................
.................
35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表5 充油产品吊罩前的工作程序及要求 工作项目及流程 工作内容要点及要求 工序号1 同表3第1号工序 化验变压器本体中 油、清洗输油管 放出本体中的油 同表4第6号工序 按6.3.2.1条要求 0.460.003 共 16 页 第 7 页 吊 检 6.4 总体复装的要求 6.4.1 总体复装前,须再次清理器身及油箱内的异物、污物等。 6.4.2 有安装标志的零件与部件,须按照安装标志所指示的部位复装(如高压、中压、低压升高座及压力释放装置等与油箱的相对位置和角度,连气管先后次序)。 6.4.3 变压器引线的根部不得受拉、扭及弯曲,引出线紧固应按下表规定力矩控制: 螺纹尺寸 M8 M10 M12 M16 紧固力矩N·m 11.8±10% 24.5±10% 39.2±10% 98±10% 6.4.4 对于35kV级引线,引线包扎的绝缘斜稍必须进入套管下部均压球的口内。 6.4.5 油箱顶部若有上部定位件,应按外型尺寸图及技术要求进行定位或密封。 6.4.6 变压器油箱顶盖、联管已经有1~1.5%的坡度,故变压器在基础上水平安装不需要倾斜。联气管的装配 应从气体继电器侧开始,螺栓不完全紧固,待全部装完后再从气体继电器侧开始紧固。 6.4.7 各温度计座内应注满变压器油。 6.4.8 按照变压器外型尺寸图(装配图)复装已拆卸的各组件、部件及零件安装要求及其注意事项按各组 件《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同时,有载开关须单独注油。 6.4.9 对于上端有放气塞的组件(如套管、气体继电器、储油柜、冷却器联管等)在注油后应打开上部放气塞将积存的空气放出,见有油溢出时立即关闭。 6.4.10 密封垫圈在放槽中或法兰上以前,应使金属表面清洁,并在密封面上涂抹油封剂后正确就位,用螺栓紧固时应使法兰四周受力均匀。 6.4.11 对有载分接开关的安装应注意水平轴和垂直轴的配装,装好后应使手柄转动灵活可靠,分接指示正确(详见有载开关使用说明书)。 6.4.12 负压部分(油枕底部起100mm以上部分)应涂玻璃胶进行防水处理。 7. 真空注油:真空注油必须在变压器总装配全部结束后进行 7.1 真空注油的要求 7.1.1 真空度为1330Pa以下,真空保持时间为12h以上。 7.1.2 有载开关、冷却器等各附件要与本体一道抽真空,关闭所有放气塞。
.................
.................
35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0.460.003 共 16 页 第 8 页 7.1.3 注入变压器本体内的油从油箱顶部注入(也可以从油箱下部注入)。油的性能要符合: 耐压值: ≥ 40kV/2.5mm 含水量: ≤ 30ppm以下 tgδ: ≤ 0.5%以下(90℃) 有关滤油和输油管的要求同表2工序号1 7.1.4 注油过程中,所有外露的可接地的部件及变压器外壳和滤油设备都可靠接地。 7.1.5 注油速度在100L/min以下。注油口与抽真空口高度至少相差600mm以上。 7.2 油注入本体过程(参见图3) 7.2.1 打开阀①②和⑥,关闭阀③④和⑤。 7.2.2 抽真空通过阀①。 7.2.3 打开阀③,每小时测一次真空度,测完后立即关闭阀③。 7.2.4 当泄漏率合格,须继续保持真空12h(或大于等效露空解消时间),真空度为1330Pa以下。 7.2.5 打开阀④,经真空滤油机后向变压器注油到油面线的30%处(或油位表指示4),注油过程中保持真空 1330Pa以下。 7.2.6 停止注油并关闭阀④。保持真空15min后,停止真空泵的工作。彻底关闭阀①、②。 7.2.7 缓慢地用干燥空气或氮气通过阀⑤注入真空区。 7.2.8 缓慢地用干燥空气或氮气通过阀⑤注入真空区。 7.2.9 若油面跌落到油面线的10%处(或油位表指示1),停止注入干燥空气或氮气,并加油至30%处(或油 位表指示4)。反复这个步骤直至气囊中气压达到大气压及油面达到30%处(或油位表指示4),最后油面调整见图4。 7.3 补油、静放及密封性试验 7.3.1 从注油口加入补充油,液面要达到图4所示不同温度所对应的液面线,从有载开关的注油管向有载开 关补油。 7.3.2 利用变压器所有组件、附件及管路上放气塞放气。完毕后拧紧放气塞。 7.3.3 油气密封性试验 采用从储油柜上加气压0.035Mpa,维持24h无渗漏。 7.3.4 注油结束后至少1小时才能拆除接地结构。 7.3.5 密封试验结束后至少须静放24小时以上,在此期间变压器应无渗漏,静放结束后,利用所有放气塞放 气。 7.3.6 注油后的主体油箱内的油耐压应大于45kV/2.5mm,含水量在30ppm以下。 8. 变压器外表面清理及补漆 变压器装配完毕后,消除变压器上所有杂物,及与变压器运行无关的临时装置,用清洗剂擦变压器表面,清 除运输及装配过程中沾染的油迹、泥迹,并对漆膜损坏的部位补漆,油漆的牌号、颜色与原来一致。
.................
.................
35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9. 投入运行前的检查和交接试验 9.1 外表检查 9.1.1 检查闸阀、蝶阀是否处于开启运行状态; 0.460.003 共 16 页 第 9 页 9.1.2 检查储油柜的油面高度是否符合要求,对于有载变压器,本体油位应高于开关油位; 9.1.3 检查分接开关的位置三相是否一致; 9.1.4 检查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是否正确,不接负载的电流互感器是否已短接接地,严禁开路运行; 9.1.5 检查避雷器与变压器间的距离、绝缘等级是否符合规定; 9.1.6 检查外部空气绝缘距离,各电压等级套管之间及套管对地间的空气绝缘距离不小于GB10237—88“外绝缘的空气间隙”中的规定。 9.2 交接试验前的检测 9.2.1 检查接地系统是否正确 ① 油箱接地是否良好,若下节油箱有接地螺栓时,则通过接地螺栓可靠接地; ② 铁心(夹件)由接地套管引出接地时,则此接地套管必须有效接地; ③ 检查各组件的接地是否正确可靠,如10kV及以上的电容式套管法兰部位的接地小套管,变压器的中性点等; ④ 接地系统必须保证一点接地(即接地点如铁心、上下夹件等接地体连接后不能形成回路)。 9.2.2 检查气体继电器、压力释放阀、油位计、温度计及套管型电流互感器等的测量回路,保护、控制、信号回路的接线是否正确,各保护装置和断路器的动作应良好可靠。 9.2.3 测量各绕组所有分接的直流电阻,与同温度下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结果应无明显差别。 9.2.4 测量各分接位置的变压比与铭牌数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 9.2.5 检查变压器的联接组别标号或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必须与设计要求及铭牌上的标记和变压器外壳 上的符号相符。 9.2.6 取变压器油样进行试验,其性能应符合标准的规定。 9.2.7 测量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同温度下) ① 绕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70%(2500V摇表); ② 吸收比(R60/R15)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 ③ 整台变压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应不大于产品出厂值的130%; ④ 测量铁心(夹件)接地套管对地的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200MΩ(1000V兆欧表),测完后接地线重新接好。 9.2.8 测量绕组的直流泄漏电流,应符合标准(GB50150-91)的规定。 9.2.9 检查吸湿器是否已装有合格的吸附剂,呼吸是否畅通。 9.2.10 检查散热器和控制箱的运行及控制系统是否正确可靠。 9.2.11 检查散热器风机有无异常,如为强油循环方式,则检查强油循环的油流方向是否正确,以潜油泵的转向 为准,并检查所有油管路是否畅通。 9.3 交接试验 在外表检查和交接试验前的检测项目均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下述试验。 .................
.................
35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9.3.1 空载试验和空载冲击合闸试验。 0.460.003 共 16 页 第10 页 ① 变压器应由电源侧接入电压,因为电源侧装有保护装置,以便保证在非正常情况时切断电源。 ② 将变压器的气体继电器的信号接点,改接至变压器电源的跳闸回路。 ③ 将过电流保护时限整定为瞬时动作。 ④ 变压器接好加压线后,电压应由零徐徐上升至额定电压保持1小时,在此期间变压器应无任何异常现象。 ⑤ 紧接着④试验后继续徐徐升压到1.1倍额定电压后,保持10min应无异常现象,再徐徐降压。现场如不具备徐徐升压的条件,可改为空载一小时试运行,当顶层油温低于42K,可不投入冷却器。 ⑥ 对于有载调压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在额定电压下电动操作两周,最后调整到额定分接位置。 ⑦ 空载冲击合闸试验。 a.气体继电器信号触头调整到报警回路,跳闸触头接到继电器保护跳闸回路,过电流保护调整到 保护整定值。 b.引出中性点必须大电流接地。 c.在额定电压下,对变压器进行3-5次冲击合闸试验,监视激磁涌流冲击作用下的继电保护装 置的动作情况。 9.3.2 耐压试验 具备条件时,可进行耐压试验,试验电压值可按相应标准或技术协议。 9.3.3 按国家标准或技术协议进行其它试验项目,系统调试时对变压器进行的其他高压试验应另行协商。 9.3.4 试验结束后拆除变压器的临时接地线。 10.运行 10.1 投入运行 当变压器经过试运行阶段后,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发生,则认为变压器已属于正式投入运行。 10.2 有载分接开关 具体见[有载分接开关使用说明书] 10.3 储油柜及压力释放装置 具体要求见储油柜和压力释放装置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11. 检查和维护 为了使变压器能够长期安全运行,尽早发现变压器主体及组件的早期事故苗头,对变压器进行检查维护 是非常必要的。 检查维护周期取决于变压器在供电系统中所处的重要性及安装现场的环境和气候。 下面所提出的维护和检查项目是变压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须进行的必要的检查和维护,运行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多年的运行经验,制定出自己的检查、维护方案和计划。 11.1 日常检查 检查内容见表1
.................
.................
35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表 1 检查 检查项目 1)温度 说明/方法 1) 温度计指示 2) 绕组温度计指示 3) 热电偶的指示 变 压 器 主 体 3)漏油 2)油位 4) 温度计内潮气冷凝 1) 油位计的指示 2) 潮气在油位计上冷凝 3) 查标准曲线,比较油温和油位之间的关系 检查套管法兰、阀门、冷却装置、油管路等密封情况 4)有不正常噪声 和振动 套 管 1)漏油 1) 套管上有裂纹 破损或脏污 干燥度 吸 湿 器 压力释放阀 LTC净油机 有载分接开关 1)漏油 2)运行情况 打开盖子检查净油机内是否有漏油 在每月一次的油净化时进行巡视,检查有无异常、噪音和振动. 按有载分接开关和操作机构的说明书进行检查. 漏油 2)检查油盒的油位 1)检查干燥剂,确认干燥剂的颜色. 检查套管是否漏油 检查脏污附着处的瓷件上有无裂纹 检查运行条件是否正常 0.460.003 共 16页 第 12 页 判断/措施 1) 如果油温和油位之间的关系的偏差超过标准曲线,重点检查以下各项. a) 变压器油箱漏油 b) 油位计有问题 c) 温度计有问题 2)万一有潮气冷凝在油位计和温度计的刻度盘上,检查重点应找到结露的原因. 如果有油从密封处渗出,则重新紧固密封件,如果还漏则更换密封件。 如果不正常的噪声或振动是由于连接松动造成的,则重新紧固这些连接部位. 如果漏油更换密封件 如果套管脏污,清洁瓷套. 如果干燥剂的颜色由兰色变成浅紫色要重新干燥或更换. 如果油位低于正常油位,清洁油盒,重新注入变压器油. 检查是否有油从封口喷出或漏出 如果有很多油漏出要重新更换压力释放阀 重新紧固漏油的部件 如果连接松动,重新紧固.
.................
................. 35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11.2 定期检查 除了日常检查外,在变压器暂时退出运行时进行如下各项的检查: 检查内容见表2: 表 2 检查 绝 缘 电 阻 0.460.003 共 16页 第 13 页 项目 绝缘电阻测量(连套管) 周期 2或3年 说明/方法 1)用2500V兆欧表 2)测量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 3)此时实际上测得的是绕组连同套 判断/措施 测量结果的判断见9.2.7;无论如何测量,结果同最近一 备注 管的绝缘电阻,如果测得的值不在 次的测定值应无显 正常的范围之内,可在大修或适当 时候把绕组同套管脱开,单独测量 绕组的绝缘电阻. 耐压 2或3年 试验方法和装置见GB507-86和GB7599或GB264 酸值测定 mgKOH/g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1)投运后立刻 取油样分析 2)运行3个 1)主要检出以下气体:O2、N2、H2、 CO、CO2、CH4、C2H2、C2H4、 C2H6 2)方法见GB7252-87 3)建立分析档案 发现情况应缩短取样周期并密切监视增加速率故障判断见GB7252-87 ≤0.1 >35kV/2.5mm 如果低于此值需对油进行处理 如果高于此值需对油进行处理 变压器油中产生气体主要有以下原因: 1)绝缘油过热分解 2)油中固体绝缘介 质过热 3)火花放电引起油 分解 方法见GB7600-87 投入运行前的油<30ppm 运行油<30ppm 一般 2或3年 1)裂纹 2)脏污(包括盐性成分) 3)漏油 4)连接的架空线 5)生锈 6)油位 7)油位计内潮气冷凝 检查左边项目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1)如果套管过于脏污用中性清洗剂进行清洁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擦干. 2)当接线端头松动时进行紧固. 著差别,如有明显差别,需查明原因. 绝 缘 油 含水量 月后 3)运行6个 月后 4)以后每年进 行测量
.................
................. 35kV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0.460.003 共 16页 第 14 页 .................
.................
表 2 (续) 检查 附 件 2)保护继 电器、气 2或3年 如继电器 项目 1)低压控 制回路 周期 2或3年 当控制元 说明/方法 1)以下继电器等的绝缘电阻: ·保护继电器 判断/措施 测得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MΩ,但对用于分闸回路的继电器,即使测得的绝缘电阻大于2MΩ,也要对其进行仔细检查,如潮气进入等. 备注 件是控制分 ·温度指示器 闸电路时,建 ·油位计 议每年进行 ·压力释放装置 检查. 用500V兆欧表测量端于对地和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 2)用500V兆欧表在端子上测量冷却风扇、油泵等导线对地绝缘电阻. 3)检查接线盒、控制箱等 ·雨水进入 ·接线端子松动和生锈 1)检查以下各项: ·漏油 不低于2MΩ 1)如果雨水进入则重新密封 2)如果端子松动和生锈,则重新紧固和清洁. 1)如果密封处漏油则重新紧固,如还漏油则更换密封件. 2)如果触头的分合运转不灵活,要求更换触头的操作机构. 体继电器 是控制分闸 ·气体继电器中的气体量 和LTC保 回路时,建2)用继电器上的试验按钮检查继 护继电器 议每年检查. 电器触头的动作情况 3)压力释放 装置 检查以下各项 ·有无喷油 ·漏油 4)油温指示 2 或3年 器 1)检查温度计内有无潮气冷凝 2)检查(校准)温度指示 如果较严重则更换 1)检查有无潮气冷凝及指示是否 正确.必要时用新的进行更换. 2)比较温度计和热电偶的指示,差别应在3℃之内. 5)热电偶 2或3年 检查温度计指示 检查两个油温指示计的指示,其差别应在3℃之内 6)绕组温度指示器 2或3年 1)检查指示计内有无潮气冷凝 2)检查温度指示 1)判断/措施和油温指示器相同. 必须接触进行检2)作为温度指示,受负载情况的查时,可在变压器影响,请与以前的记录进行比较 停运时进行. 7)油位计 附 件 2或3年 1)检查指示计内有无潮气冷凝 2)检查以下各项: ·浮球和指针的动作情况 ·触头的动作情况 1)检查潮气冷凝情况和对测量的影响,必要时予以更换. 2)检查浮球和指针的动作是否同步及触头的动作情况 1)同油位计 2)变压器退出运行,油泵开始停时,检查油流指示器的指示. 当放掉油时检查触头的动作情况 8)油流指示器 2或3年 1)检查指示器内有无潮气冷凝 2)检查动作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