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时 群 种数量的变化
【教学目标】
1.概述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知识目标)
2.举例说明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分析其产生的条件、特点和量的计算等。(知识目标)能解释“J”型增长和“S”型增长的数学建模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能力目标)
3.举例说明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并与“J”型曲线作比较。(知识目标) 4.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波动原因,指出能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能力目标) 5.阐明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情感目标)
【重难点】
1.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知识归纳】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假如现有一种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每20 min左右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1)细菌在适宜环境中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2)1 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后代数量是 ;2 h后呢 ;24 h后呢 ;72 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后代数量是多少 。(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并填写教材P66中的表格。)
(3)n代细菌数量是多少 。
(4)对细菌种群数量增长而言,在什么情况下2公式成立 。
(5)在教材P66图4-4中画出细菌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与数学方程式相比,此类数学模型的优势是 。
n
2.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有: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 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 等,对模型进行 。
【拓展】:在学过的生物学内容中,还有哪些生物学问题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
。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种群数量是由 决定的, 等因素可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小结: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 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该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J”型曲线,或数学公式:Nt= 。
3.种群的“J”型增长:
在 和 条件充裕、 适宜、没有 等理想条件下,种群个体数量往往会呈 增长 ,若以 为横坐标,以 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大致呈“J”型。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 就会加剧,其天敌数量也会 ,这会使种群的出生率 ,死亡率 。因此,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 。
2.“S”型增长曲线:在 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
的增长曲线。 “S”型曲线出现的条件是: 、 、有 存在等非理想条件。
3.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 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 、 、 和 等,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 中。 五、调查某生物种群的种群密度
1.测定植物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 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法和 法。
【课堂思考题】
(1)澳大利亚野兔种群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 (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此阶段野兔种群增长的规律
(3)如果用N0表示野兔种群的起始数量,用λ表示野兔种群数量每年的增长倍数,用Nt表示t年后野兔种群的数量,那么,Nt为多少 。 (4)根据上述素材,估算1869年时,野兔种群数量为多少 。
【讨论】(1)澳大利亚野兔为什么成灾其他地区的野兔为什么不会成灾
。
(2)如何有效控制野兔种群的连续增长 。 (3)为什么人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消灭苍蝇和蚊子,而其数量却是有
增无减呢 。
(4)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哪些措
施
。
【当堂检测】
1.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 min 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资源、空间无限),T h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 ( )
·2 ·2
T
20
20
·2
3T
2.下图中①~④曲线表示在a、b、c、d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生长曲线。这四种条件是:a.不断供应养分、水、氧气,除去有害废物;b.随时间延续,养分耗尽、有害物质积累;c.随时间延续,养分逐渐减少、无有害物质积累;d.随时间延续,养分耗尽,由于突变出现了新菌株,可分解原细菌的代谢废物,其合成的物质又可作为
原细菌的食物。生长条件分别与生长曲线①、②、③、④相符合的是 ( )
、b、c、d 、c、d、a
、d、a、b 、b、d、a
3.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下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保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为了获得最大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该保持在b点附近范围所代表的水平上
B.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b点,环境阻力最大是在8年以后 C.休渔能够很好的促进该种群数量的恢复,使该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D.适当的捕捞有利于该鱼类更新,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
4.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5.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
只 只 只 只
【课后练习】
导学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