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一处“闲笔”的审视
作者:樊 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 2021年第2期
樊 琳
樊琳,安徽省蒙城县第一中学教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人教版必修1新课程教材的保留篇目,虽然题为记一次演讲,似为记事,实是写人,通过描写梁任公先生的一次精彩演讲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既然如此,文章开篇介绍梁启超先生时,为什么宕开一笔,连用两个否定句来强调梁任公在近代维新变法运动中作为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成就与贡献,而不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来写他的动人演讲呢?换言之,这里突出他在政治领域的影响与形象对表现他的成功演讲具有什么作用呢?《教师教学用书》给出的答案是: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从这些简略的文字中,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以政治业绩为陪衬,突出其学术上的威望和影响。意味此等能人、高师演讲,必定是有分量的。此处为下文具体描写演讲情景张目。无疑,这种解释是正确的,这里的一处“闲笔”实则不闲,其重要作用就是丰富文章内容,丰满人物形象,为记述下文梁任公的动人演讲而提前做的基础性描写,即如铺放一个垫子一般为后面的事情做准备的。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我们联系梁任公演讲的全部过程和内容,不禁质疑:此处“闲笔”仅仅就是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吗?!
诚然,与“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不同,作为“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的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确实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然而,从文本的描述看,其演讲成功的根本原因似乎主要得力于他奇特的开场白、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式和几近表演的演讲氛围等一些终究属于演讲形式方面的问题——更有甚者,至今为数不少的教者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时也是津津乐道于此,几近定为一尊。如此,联系文章最后一小节内容:“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我们似乎有理由生出困惑:全篇文章并无一处写到梁先生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事情,那么这篇文章中的“热心肠”如何解读?原来,通过深入探究、深度阅读梁任公的全部演讲过程和演讲内容,我们不难看到这里的“热心肠”并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地理解成“帮助别人”或“乐于助人”,而是特指文章引用的、也就是梁任公先生演讲的具体内容,也就是文章开头介绍的他的演讲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那么,这演讲题目里的“情感”,其具体内涵是什么呢?
首先,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这里说的悲剧是《古诗源》里记载的一个故事,“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晨起划船,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妻援箜篌而鼓之,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从表面看来这是一个反映至情至性爱情的悲剧故事,但实质上却隐含了任公先生的自许:他的一生不就如那位白发狂夫般坚持自我理想吗?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仍执意为之,即使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颇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着。课文中说“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对此,王国维曾评价说“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这就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任公先生即使经受了维新变法失败的惨痛打击但仍不畏惧退缩,仍然坚持斗争(随后策划了云南起义等)的坚毅意志。很显然,任公先生所以选择这首诗作作为例子,其实正是一种自况,
是在执着地反映自己内心的坚持与理想,这也是他的讲解为什么能够如此精彩感人、教人20年后仍然记忆犹新的原因了。
其次,关于《桃花扇》:《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作品,是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为主线,“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悲叹大明王朝灭亡的。其中《哭主》一出写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正饮得热闹时,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唱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宫车出,庙社倾,破碎中原费整。养文臣帷幄无谋,豢武夫疆场不猛。到今日山残水剩,对大江月明浪明,满楼头呼声哭声。这恨怎平,有皇天作证。……所以,戏曲结局有一道士对男女主人公说:“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恨,割它不断吗?”难怪任公“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先生这样的悲伤流泪,一定是触动了他的内心,那么仅仅是因为崇祯皇帝吗?显然,先生如此之悲是因为明朝大势已去,清军入关,江山易人,百姓陷入战乱祸害的历史之中!
再次,关于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首诗被称为杜甫的“第一快诗”,写的是唐军收复河南河北等被叛军占领的失地,终于结束了长达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百姓总算告别颠沛流离,国家走向安定和平的期盼终于实现了,于是“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由此可知,“一哭一笑总关情”,先生的一片至情至性,都是忧国忧民情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总之,《箜篌引》《桃花扇》和杜诗都是梁任公先生演讲中的内容片断。文章开头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是不是就钻进故纸堆,钻进学问的象牙塔,不再过问政事了呢?实践证明,他还是关心国家,关心青年的,就如同他这次做的《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演讲,他的真性情、他的炽热的爱国情怀还是感染、影响了青年学生的,或者说他是用别样的一种方式来关心政治、关心国事,所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本文开头一处的“闲笔”在全文的谋篇布局方面又是一处伏笔,而且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深度阅读能力,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个层面讲,埋伏笔比作铺垫更重要、更具价值一些。一是因为从语言形式看,伏笔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某种提示或暗示,较铺垫有隐蔽性,人们对这种隐蔽性的“细节”往往容易忽视;二是从文章结构看,有伏笔必然有照应,较铺垫有距离感,往往呈现一种“暗示\\遥应”的结构形式;三是从功能属性看,伏笔较铺垫更单一,其主要功能是使文章前后照应,以求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有助于使全文达到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而铺垫作为一种文章表现手法或写法技巧,其实是某种衬托,是文章主要情节的基石,既能增加主要情节的张力,使情节发展具有某种合理性,又可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大大增强作品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