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2018年)
一、名词解释:(20选5) 1.方法论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科学观、技术观。依据理论体系的不同层次而分出不同层次的方法论,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 2.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 科学主义
用自然科学的眼光看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主张在自然科学的规范和方法论系统中构建人文社会研究方式和体系。 4. 人文主义
强调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的根本区别,否认运用自然科学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 整体主义
认为社会整体决定社会个体,主张从整体出发解释社会现象。 6. 结构功能主义
主张借鉴现代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系统,揭示人类社会系统与生物、物理系统相同的结构与机制。 7. 生产力
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 8.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指的是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由谁支配,决定着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通过人对物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9. 思想上层建筑
又称社会意识形态,是由政治、经济、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观点所构成的社会意识形式。 10. 人口系统
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人口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没有人口的生产,就没有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社会发展水平就要受到制约。人口增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等也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与
1 / 10
影响。
11. 社会有机体
社会是由各相关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系统。社会系统处在自我运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在社会有机体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是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 政治和思想上层建筑则构成社会有机体的“血肉”。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社会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结构和自身形态,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机整体。 12. 社会形态
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按照一定的结合方式而构成的体系。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社会形态区分为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 13. 经济社会形态
是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对社会形态作出的划分。生产关系在社会形态中处于特殊地位。按照这一标准,可以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依次演进的经济社会形态。 14. 技术社会形态
是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对社会形态的划分。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依次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等技术社会形态。 15. 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矛盾系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体现在社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决定着社会性质与面貌,规定着社会发展方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首先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然后经由生产关系变革和上层建筑的改变,最终导致整个社会形态的运动。 16. 阶级矛盾
利益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阶级矛盾,利益矛盾是阶级矛盾的根源,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 17. 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
自然界的发展是自发的无意识的,社会发展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二者的区别,集中表现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包括选择实践目标、手段、方法等。主体选择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实践活动的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 18. 社会共同体
社会共同体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体现。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和内容。在阶级社会,人的本质集中表现为人的阶级本质。阶级和国家是阶级社会中最重要
2 / 10
的社会共同体。 19. 历史分析的方法
历史人物都是时代的产物。特定的历史条件为他们提供了舞台,也限制了他们的作为。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既要肯定历史贡献,又不忽视历史局限,不能说他是无所不能的人,也不要用后世眼光苛求前人。 20. 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是指社会科学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评估、评定、把握。社会评价要以事实为根据,是社会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统一的基础,也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统一的最终旨归。 二、简答题:(15选3)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这即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2. 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积极推动其与时俱进,是自觉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要求,是深化社会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是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性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兼具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与严格的科学性,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在方法论上的体现,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主体与客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个人与群众等范畴的关系,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彻底地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为人们正确分析和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指导。
3.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中展现出自己所特有的开放性。我们应当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直面当代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各种理论和方法,深入探索和研究之后,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经济全球化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深刻的改变了当今世界的面貌,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了并继续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大变化。面对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
3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