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宋元时期的农耕经济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4·湖北八校联考)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代的农业生产中( )
A.人地矛盾的显现 C.稻麦种植的减少
B.精耕细作的传承 D.技术交流的增加
解析:选B。通过“广种不如狭收”“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少种多收”可以得知,从宋到明,农学家主张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即对精耕细作的传承,故B项正确。
2.(2024·广东百校联考)下表是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的商税统计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时南方( )
地区 北方 南方 全国 商税 3 633 392贯 4 114 751贯 7 748 143贯 户数 5 676 606 10 893 968 16 570 474 户均 640文 377文 467文 A.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农业生产较北方发达
B.商业环境较北方优越 D.人口增长率高于北方
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南方商税、户数均高于北方,但户均远远不及北方,由此可见南方商业环境较北方优越,故B项正确;A项“已成为”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而非农业,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南北方商税对比而非人口增长,故D项错误。
3.(2024·南京三模)宋朝高斯德有诗云:“客寓无田园,专仰买桑供。岂谓桑陡贵,半路哀涂穷。三百变三千,十倍价何穹……弃蚕满山谷,行当歌大东。”材料说明,宋朝( )
A.蚕桑业被大商人所操纵 C.自然经济逐步走向瓦解
B.蚕桑业受价值规律支配 D.丝织业不再由政府管理
解析:选B。“客寓无田园,专仰买桑供。岂谓桑陡贵,半路哀涂穷。三百变三千,十倍价何穹……弃蚕满山谷,行当歌大东”表明养蚕业因为桑的价格太高而破产,说明蚕桑业受价值规律支配,故选B项。
4.(2024·厦门二模)宋高宗绍兴三年,某知州针对当地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的情况上书朝廷,建议“务令疾速归业”,否则清算田产。户部则提出“身虽在外,家有承
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产。材料反映宋代( )
A.小农经济具有韧性和张力 B.社会阶层实现垂直流动 C.重商政策得到普遍的认同 D.地方官员挑战中央权威
解析:选A。通过题干可知,南宋知州对“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的现象表示反对,而户部则认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产”,在南宋时期,农民一方面可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去经商,说明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具有韧性和张力,故选A项。
5.(2024·湖南省长郡中学模拟)在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由此可知,宋代( )
A.承认了私营商业的合法性 B.严重阻碍了市镇的设置 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D.影响了小农经济的地位
解析:选A。材料中“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说明当时设镇是为了增加政府的商业税收,即对私营工商业给予一定的承认,故选A项。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市镇的发展,B项错误;宋代仅仅是放松了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放弃,C项错误;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实施这些措施并未影响小农经济的地位,D项错误。
6.(2024·郑州模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富民阶层。苏洵对此有这样的描述:“富民之家,地大业大,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四处漂泊的人),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指麾于其间。”由此推知,当时( )
A.土地兼并导致了流民问题 B.农业经营方式比较落后 C.政府实行特殊的土地政策 D.人身依附关系更为严重
解析:选C。宋代政府“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出现富民阶层,故选C项;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政府政策导致出现富民阶层,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农业经营方式落后与否,排除B项;人身依附关系是逐渐松弛的,并且材料也不涉及这一方面,排除D项。
7.(2024·汕尾二模)下表为宋代部分地区人口密度统计表(单位:人/平方千米)。这一变化( )
地区 江南东路 两浙路 江南西路 荆湖南路 福建路 崇宁元年(1102年) 24.9 7 27.7 17 16 嘉定十六年(1223年) 27.9 9 37.7 22.5 25.4 A.助推南方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 B.促使中国南北方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使土地集中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D.不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解析:选A。材料说明南方人口密度有所增长,这有利于提供劳动力从而促进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北方,排除 B项;表格中并没有提及土地兼并和集中的问题,排除C项;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8.在某些外国学者眼里,宋朝“发达”“强健”“统一”,甚至出现了中国式的“文艺复兴”和“商业革命”,是中国近代的开始。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政治上实行分化事权 C.理学吸收佛道思想
B.经济上推行重商主义 D.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解析:选D。政治上实行分化事权容易导致冗官局面,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A项错误;宋代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理学吸收佛、道思想只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故C项错误;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经济发达,宋代的经济繁荣,带来其他方面的繁荣,故D项正确。
9.(2024·盐城三模)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正面上部有10枚方孔圆钱纹,中部有铭文“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同‘佰’)流转行使”。下部有一仓廪图,有三人正忙于搬运货物。由此可知当时 ( )
A.商品经济高度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