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会计总论
学习目标:
1. 了解会计信息系统 2. 应用公认会计准则 3. 了解财务报表 4. 运用会计要素 5. 运用会计等式 6. 了解会计及其环境
本章讨论不同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介绍不同实体对会计职业的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及职业行为准则。本章也将对公认会计准则以及一些相关概念和原则进行解释。
本章将介绍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并逐一定义会计等式中的每个要素,举例分析不同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同时,本章还将简单介绍财务报表。
1.1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我们通常把会计描述为一个信息系统。作为一个信息系统,会计计量经济活动,将信息编制成财务报表,并将财务报表传达给决策者。会计的范围包括:确认经济事项,进行计量、记录、汇总,并把信息报告给使用者。会计所涵盖的范围要大于簿记。图表1-1是信息在会计系统内的流转图。簿记是对交易和事件的记录,只是会计的一部分。会计还包括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阐述,以帮助财务报表的外部和内部的使用者制定各项经济决策。
经济业务 财务报告
决策制定 图表1-1 会计信息流转
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投资者和债权人,政府,工会,普通公众也会使用会计信息。
1.2 组织形式
企业有三种组织形式:
1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拥有的企业组织。个人独资企业是一个会计实体,但并不是法律实体个人独资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这也是个人独资企业的一个主要缺点。
合伙企业与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只在于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有者。合伙企业的所有者被称为合伙人。现实商业活动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合伙企业。
公司是依据当地法律注册成立的单独实体;公司的所有者被称为股东。股东不对公司的债务负责。有限责任是公司这种组织形式的一个显著优点。公司的所有权被分为股份。股份可以在所有者之间转让。
1.3 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由于各个国家的法律和经济环境不同,各国有不同的会计模式。在一个国家可行的会计实务在另一个国家并不一定可行。由于各国的会计模式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制定一个互相协调的会计标准:用全球通用的会计语言来传达相关的且可靠的会计信息。
为满足上述需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73年成立,并致力于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的制定。2001年4月1日,根据题为《关于重塑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未来的建议》的报告中的提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除了1989年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还发布了财务报表编报的框架,并将其作为建立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
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财务报表的目的及基础假设; 2.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 3.财务报表的要素; 4.资本和资本保全概念。 图表1-2概括地介绍了一些重要的会计原则。
图表1-2 会计主体原则 每个主体必须记录其发生的业务并编制财务报告,且必须与其所有者和其他主体分开。又称为独立实体原则。 交易记录必须以独立,无偏见且可证实的证据为基础。 所有交易的记录都应以收到的或支付的现金为基础。又称为历史成本原则。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假设企业的会计记录是企业持续经营情况下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反映,而不是企业即将实施清算或即将被收购情况下的反映,即将实施清算或被收购,企业应按不同的基础编制报表。 交易的记录采用通用货币,并假设币值稳定。 将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间隔相等的会计期间,比如一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报告。 客观性原则 成本原则 持续经营原则 货币计量原则 会计分期原则 2
收入确认原则 收入和相关的费用应在实现时确认,而不考虑是否收到或支出现金。又称为实现原则。 收入与费用应在收入实现以及费用发生的当期记录。 财务报表(包括报表附注)必须报告所有与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相关的信息。 同一企业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应采用同样的会计方法,以使各期的财务报表具有可比性。 对报表使用者而言,如果某金额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要,则这个金额可以被忽略。又称为成本效益约束。 当对将收到或支付的金额存在悲观和乐观两种估计值的发生可能性相同时,应采用最悲观的估计结果;认为低估价值比高估好。也就是,高估损失比低估好。 配比原则 充分披露原则 一致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
2006年2月16日,中国的财政部宣布实行一项新的基本准则和38项新的具体会计准则,虽然这些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有一些例外,但很大程度上已经和国际会计准则一致。新的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概念框架,并且这新的38项会计准则覆盖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所有问题。
1.4 了解财务报表
会计信息必须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主要使用者利用财务报表信息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财务报表是会计程序的最终产品。财务报表应按一定的格式编制,并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
个人独资企业编制的四种财务报表有: - 利润表(又称为损益表);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又称为资本变动表,以及以后章节介绍的留存收益表);
- 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报告) 资产负债表反映一个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IASB框架对资产的定义如下: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商品存货,物料用品,设备,建筑物和机器等。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版权等。
资产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负债,另一种是所有者权益。IASB框架对负债的定义如下:
3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通过转移资产或向其他企业提供服务等实现的义务。
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应付税款,应付利息和应付债券。
权益(独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权益,及公司的股东权益)是剩余权益。IASB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如下:
所有者权益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在企业中,权益是指所有者的利益。
所有者权益代表所有者对总资产中扣除债权人要求权后的资产的要求权。所有者权益有时又被称为净资产。
◇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如一个月或一年的收入、费用和净利润或净损失的会计报表。净利润或净损失的计算公式如下:
净利润(净损失)=收入-费用
IASB框架对利润的定义如下: 收益是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其表现形式是资产的流入增加或负债减少而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但是不包括所有者的投入而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收入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包括销售收入,服务费收入,利息收入,股利收入,版权收入和租金收入等。
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详细介绍了有关收入的会计处理。概括来讲,收入是指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向客户提供服务或交换商品所产生的现金流入。例如收入通常包括销售收入,租金收入,鼓励收入和利息收入。注意不要将收益与净收益混淆。净收益是收益扣除费用后的余额。
IASB框架对费用的定义如下: 费用是某一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通过现金流出,资产折旧或负债增加等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包括分配给所有者的股利或所有者提存。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留存收益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一个会计期间内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情况,包括净利润或净损失,所有者提存和投资。
企业有三种组织形式——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公司编制留存收益表,反映企业留存收益的变化。留存收益表与独资企业编制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类似。在留存收益表中,将本期净利润加入期初留存收益,最终得到期末留存收益。期末留存收益的金额列入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部分。
尽管在三种组织形式(个人独资,合伙和公司)中,企业的财务报表非常相似,但也存在着一些区别。图表1-3总结了这些区别。
图表1-3
区 别 资产负债表权益部分的名称: 向所有者分配称为? 当管理者又是所有者时,他们的工资通常作为: 组 织 形 式 独资企业 所有者权益 提存 不作为费用* 合伙企业 合伙人权益 提存 不作为费用* 公司 股东权益 股利 费用 4
* 在一些国家作为费用处理。
例题1-1 编制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资产负债表Amy Schneider是Schneider’s会计师事务所的所有者,利润表如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