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试论农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试论农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创始者,海峡两岸人民都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今年5月22日新闻报道,台湾人民做大寿司,纪念炎帝神农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1992年、1993年在炎帝神农生辰期间,湖北随州市先后举办了“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和首届“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以后每年炎帝神农的诞辰都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为了弘扬炎帝神农文化,促进海峡两岸交流,湖北省今年又举办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论坛,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拟就炎帝神农开创农耕文化来分析他的伟大贡献和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炎帝神农首创农耕的伟大贡献和历史意义 (一)农耕是伟大的历史变革

在我国众多的古籍中,有许多炎帝神农开创农耕文化的记载,摘录几段如下: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果木之实,食赢蜮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

“民人食肉、饮血、被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

- 1 -

教民食五谷”。(《新语·道基篇》)

“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做陶冶斤斧,破木为耜鉏,耨以耕草莽,然后五谷兴”。(《逸周书·孝德篇》)

上述传说表明:神农之前,人类处于采集狩猎经济的时代,人们吃飞禽走兽、野果蔬菜。后来人口逐渐增加,食物不足,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食物来源。神农制耒耜,教民播种五谷,人们以五谷为食,这才产生了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

农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也是动植物发展史上一件极为重大的事件。从此,人类实现了由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的重大转变,开始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增殖天然产品,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从而结束了采集狩猎经济,进入了农耕经济的时代。动植物也在人类的干预之下,改变了自生自灭的状态,开始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变异和发展,新的种类和品种不断涌现,广泛地为人类所利用。人类生产劳动的结果,不仅改变了人类的外部世界,也改变了人类自身,使人类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文明程度不断进步。

(二)农耕推动了生产条件的更新

农耕取代采集,要求要有相应的条件。只有在具备相应的条件下,农耕才能成为可能。这些条件主要有生

- 2 -

产工具、居住条件、储藏条件等。这种对农耕条件的需求,推动了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居所条件的改善和储藏器皿的发明。炎帝神农在发明农耕的同时,也创造和改善了相应农耕生产条件。

1、首创耒耜等农耕生产工具。从采集狩猎生产转变为农耕生产,两者劳动对象不同,方法不同,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后者比前者远为复杂细致。采集狩猎生产只需要简单的收割、打击、射杀(弓箭)等工具。而农耕生产从整地、播种、中耕、施肥、灌溉、到收获、储藏等有一系列的工序,没有相应的工具,生产就无法进行。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说过,“非器田不成”。炎帝神农适应这种生产客观的要求,发明耒耜,《易·系辞下传》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耒和耜都是木制启土工具,是当时从事农耕生产最主要的工具。从当时的水平来看,是一项很重要的发明。

2、建造定居住所。在神农发明农耕以前,人们靠采集渔猎为生,经常流徙不定,只能“缘水而居”(《列子·汤问》)、“穴居而野处”(《易·系辞》)。极不适应农耕生产的要求。种植农作物,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地,定居守护和管理。这就需要建造人工居所,摆脱依赖天然洞穴居住的被动局面。所以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是密切相联的。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耕地的稳定,促进了居所

- 3 -

试论农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试论农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创始者,海峡两岸人民都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今年5月22日新闻报道,台湾人民做大寿司,纪念炎帝神农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1992年、1993年在炎帝神农生辰期间,湖北随州市先后举办了“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和首届“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以后每年炎帝神农的诞辰都举办隆重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3wbh0vht68qp2012imx4yj364q360011p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