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职业高级中学中的语文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教师应重视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教学之中渗透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关键词:职业高级中学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一、重视学生的基础学习
根据职业高级中学学生大部分学习成绩差的现状,语文科目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施行低标准、低难度和注重基础性的教学。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鹜远。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二、转变教学观念
观念决定行为,教学观念又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教学要改革,必须先改变观念。目前,在大多数职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学生的共性,轻视学生的差异;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等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及需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观念中走出,要有教育民主的理念、学生发展的理念、回归生活的理念和创新教育的理念。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要对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首先应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学习倾向进行全面掌握的话,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再来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调动的话,就会是比较简单的事了。在语文课程开展的具体过程中,建议教师最好能花费一些时间对学生的爱好以及兴趣程度比较高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解,从而为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对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进,教师还应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创新。 四、实施个性化教学
要做到教师有个性地教,必须做到了解学生、展示学生的特长。为了能突出学生有个性化地学,老师就必须加以引导。要改变以往的那种教学模式,突破老思路的限制,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尽量组织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材料、工具书,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讨论启发完成对课文的理解,老师指导学生通过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和脉络来朗读背诵。学生有个性地学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来。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兴趣不是天生的,他可以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兴趣产生于认识的需要,来源于教材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来自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认知活动,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素质教育,教师就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教法、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应贯彻启发式教育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断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去适应不同的教学要求,达到最佳的教学境界。变则新,新则趣。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
灵活掌握教学方法,才能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保持旺盛不衰的学习兴趣,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获得自身的提高。 六、课前课后的有效衔接
由于职业高级中学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较低,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上,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良好学习方法与习惯是院校教师要不断进行的工作,让课前准备、课上实践、课后巩固形成一条有力的教学战线。课前,教师引导学生熟悉、理解吸收教材;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做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实践活动;课后,教师要将精力转移到学生对知识的消化、迁移与运用上。这样,教师才能对教学的目标任务以及方法有更高的认识,让语文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做到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让师生之间形成一个和谐、平等的氛围。 七、分组学习
语文学习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行为,感知、理解、顿悟,无不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建立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生生互动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宽松和充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发言机会多于师生交流,更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社会交际和情感交流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职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说,除了面临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和教学方式过于陈旧等问题之外,在具体教学氛围的营造上面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建议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并且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对具体的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争取为课程教育改革条件下的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做出相应的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梅寒庭 职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内容与教法改革分析[J].课外语文(初中),2013,02:63。
[2]王永清 浅议语文课程教学改革[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07: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