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能力目标: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正确对待公民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 知识目标:
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明白法定义务须履行。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学习重、难点】 重点: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难点: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课程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二、新课讲授
环节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活动一:展示“共享单车被破坏和乱停放”图片
思考:共享单车使用者分别享受哪些权利和履行哪些义务? 学生自主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共享单车使用者享有使用权、公平交易权,履行摆放整齐、保存完好和遵守交通规则的义务。 教师进一步引导
师:参阅课本,回答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继续展示“万辆共享单车被弃荒地”的新闻,引发学生思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自主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讲练结合,练一练,三道选择题,并讲清楚知识内容和做题方法 活动二:运用教材p53“探究与分享—如何挑“胆子”? 思考:结合上面两幅图,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学生分析漫画内容,自主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也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考一考:价值判断题:公民的义务必须履行,权利可以不享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做题内容和做题方法。
过渡:公民需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所以法定义务须履行。 环节二:法定义务须履行
活动三:运用教材p53“探究与分享”归还拾物该不该索要报酬?(小组合作) 探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索要报酬?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归还拾物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道德义务,也是一种法定义务。我们来看一下法律的规定。
过渡:它是一种法定的义务,那么法定义务为什么必须履行?
学生总结: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活动四:运用课本p54页图片与p55页探究与分享的内容。 探究:公民应该如何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学生自由讨论,交换想法
教师总结:公民应该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法要求的事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事坚决不做。 环节二:违反义务须担责
学生自主查阅课本,违反法定义务的含义
教师总结: ①公民实施了法律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② 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活动五:出示三则材料,探讨问题。
思考:以上主人公分别违反了什么性质的法律,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①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明白了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我们青少年应该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勇于承担责任。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吧! 四、板书设计 一、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如何阐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二、法定义务须履行 1、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 2、如果履行法定义务 三、违反义务须担责 1、违反法定义务的含义
2、违反法定义务承担的责任有哪几种
《 依法履行义务》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生由儿童时期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他们不仅需要知晓法律规定的权利,对自身
拥有的权利有明确的认识与理解,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权利,而且,他们也需要知晓自己应尽的义务,理解履行义务的社会价值,自觉树立义务观念,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近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初中生义务观念缺失、责任感缺乏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有的学生义务观念淡薄,只懂得强调自身的权利,不愿尽义务或者尽义务时提出诸多要求。他们没有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只有履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初中 学生生活学习条件大为改善,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国家、社会和家长的呵护之下,有的学生逐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只追求个人享受,只要求别人为自己服务,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怀,更谈不上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很少考虑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树立义务观念和形成责任感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普遍有比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的人生目标、现实行为和思维方式都有鲜明的自我倾向,价值观也带有比较多的功利色彩,现实中多以物质目标为准则。加之生活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时期,他们受到了过多的宠爱,缺乏磨练,对于人生的艰难缺乏思考,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普遍存在知行脱节、行动不力等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本框“依法履行义务”,其目的在于全面、系统、完整地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体味其对自己、社会和国家的价值,知晓违法义务应当承担相应责任,从而增强义务意识、责任意识,懂得正确对待公民义务,依法履行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形成健全的公民人格,不断提升公民素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 依法履行发法定义务》效果分析
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法理性较强,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境讨论等方式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找准教学内容与学生情感和认识水平的契合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正确对待公民义务,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本课内容较多的通过设置情境以引发学生讨论的形式来呈现,如“如何使用共享单车”,针对共享单车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公民应该如何理解权利和
义务的关系。并灵活处理和运用教材的内容,如课本中的“探究与分享”,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挑‘担子’”,使学生明白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方便学生理解,增强认识,巩固知识。一些内容可以运用情景讨论法,如“归还拾物该不该索要报酬”,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和辩证思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明白法定义务必须为。有些内容大多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有的问题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认识,所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开展讨论,比如“法律要求的事情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事情坚决不做”,请同学结合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谈一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如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法定义务、不同类型法定义务的不同要求、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等,采用了 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从学生身边精选案例,贴近学生,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剖析案例,阐释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提升了法治素养,同时,又明白了违反民事法律,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需要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通过设计以上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大大的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并能快速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快速总结出知识点,并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将法定义务落实到学生的具体行动中去,明确违法法定义务需要承担的责任,自觉增强法治意识和义务观念。
本节课采用了讲练结合的方法,在每一个知识点后,紧接着做了相应的练习题。如第一个环节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学生做了三道有针对性的选择题训练。学生做选择题时,老师提示答题技巧,或找出关键词,或用排除法,使学生能快速找到正确答案。拓展提升部分,抢答与补充交替进行,既锻炼了分析问题综合归纳的能力,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学生回答问题积极,小组合作效果比较好,能很好的完成本节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