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解题通-东北师范《文学概论》离线考核-783284575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离线考核 《文学概论》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简述文学与科学的关系。 答:区别:

(1)反映对象上的差别。文学的主要反应对象是人生。科学以发现自然规律和利用自然规律创造物质文化为目的。

(2)科学家与文学家在从事各自事业时的理想态度不尽相同。 (3)科学与文学在思维习惯上不同。

联系:一方面,人生是文学的直接对象,而科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生。科学和文学一样都需要感情的推动,需要形象 思维的帮助。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也会涉及科学的知识,文学的谋篇布局等也需要抽象思维和逻辑判断。 2.影视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1)注重视觉直观性。

(2)大量运用“蒙太奇”的结构手法。

3.什么是阅读期待?它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阅读期待”是指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等激起学生内心体验和探究欲望的心理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期待主要包含内容期待和形式期待两个方面。

内容期待,是读者由于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社会理想和审美内蕴所引起的心理指向和期待要求。

形式期待是由于文学作品的表现类型和文体特征等形式因素而引起的心理要求和期待指向。

4.抒情散文“形散神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所谓“形散”,首先表现为文章选材广阔自由,散得开;其次,散还表现在写作笔法上的自由灵活。

所谓“神聚”,是指无论散文的选材、表达形式上多么自由,作为抒情性文学,他总是以意为主,意气贯通的。

5.情节的构成离不开事件、人物和场景,试对这三者加以展开说明。

事件是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在叙述中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一个事件就是一个 叙述单位;在叙事性作品中,事件和情节得以发生发展的动力就是人物,但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

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场景就是叙事作品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活动的场所。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结合作品谈谈三种叙述模式。 答:

1).叙述者是指叙述行为的承担者,有时叙述者只是偶尔进入情节,并以“我”的口吻讲一些话,相当于“隐含作者”;有时叙述者是明确承担叙述职能的小说人物。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中,有时叙述者很像是直接出场的作者,如鲁迅的《一件小事》中的“我”,似乎就是鲁迅本人;而《孔乙己》的叙述人当然不是作者本人。无论谁充当叙述者都不能简单地把他等同于作者或人物,否则,我们就很难把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的理想、想象力与作者的实际道德、人生态度区分开来,势必会混淆故事叙述与日常话语叙述的区别。 2).情节模式就是以情节结构作品的叙述模式。在小说艺术的幼年阶段,由于艺术手段的缺乏,为了吸引读者,只得求助于情节。这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最常见的模式。举例《水浒》、《西游记》。 心理事件模式的基础是人物的内心冲突及其活动规律。这种模式有几种具体形态:意识流动与放射;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交错,而重在表现后者;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在简单的外部故事框架中,切入丰富而独特的感官印象。如《红高粱》等。 象征模式,有具体的象征和整体的象征。具体的象征中,象征物直接进入

作品的结构并推动着作品的发展,它就是一个须臾不可离的道具,作品紧紧围绕着它来展开。如陆文夫的《井》。在整体象征小说中,其象征涵义并不是来自特定的意象,而是来自形象体系的整体。如韩少功的《归去来》。

2. 谈谈你对“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这句话的理解。 答: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在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1)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中产生的文学,所反映的内容也都是不同的。

(2)社会历史的发展一定会推动文学形式的发展。

一是从文学本身看,文学内容的变化要求文学形式与之相适应。二是从文学的外部看,一方面社会要求文学形式的变化,另一方面物质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文学形式的变化提供了条件和动力。

解题通-东北师范《文学概论》离线考核-783284575

离线考核《文学概论》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文学与科学的关系。答:区别:(1)反映对象上的差别。文学的主要反应对象是人生。科学以发现自然规律和利用自然规律创造物质文化为目的。(2)科学家与文学家在从事各自事业时的理想态度不尽相同。(3)科学与文学在思维习惯上不同。联系:一方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3rl660c525kaxd91bwp423gj8gjlb00l1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