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拟小标题。
a.师引导:这一小节诗写了朝霞中的白桦。谁能从下列短语中选择合适的小标题?(生自由交流)
朝霞中的白桦;白雪皑皑的树枝;沐朝霞;抹光华 b.相机板书:沐朝霞。
⑥生想象画面,试着背诵这一小节。
【设计意图】此板块主要通过反复朗读,读出诗歌每一小节的意思,读出诗歌描绘的画面,从而初步感受作者对白桦的情感,为理解意象做准备。同时,学生在明确意思、想象画面的基础上反复读,熟读成诵。
板块二品读悟情
1.师述:叶赛宁的这首诗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自由读一读整首诗。
找出能表达作者对白桦不一样的情感的地方。 3.生自由朗读全诗。 4.生交流,师相机出示全诗。
(1)师指名交流。(相机将课件中的重点词设置成不同的颜色) 示例1:“银霜”和“雪花”写出了白桦的洁白;“涂”准确描绘出白桦树干上的一层洁白的表皮;“披”字把白桦拟人化了,字里行间藏着对一身洁白的、高洁的白桦的爱。
示例2: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落的叶子上落满了松软的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白桦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儿”。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如流苏一样好看。
(2)师小结:这些美丽的诗句中藏着诗人对白桦的爱! 5.体会意象,悟出真谛。
(1)师引导:作者为什么对白桦有着这样深厚的情感?
(2)生交流,师相机指导: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诗人对白桦的礼赞中,包含着对自然的爱,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炽烈情感!
(3)师范读后指名读。
(4)小组读;全班齐读。师指导读出诗的韵味,体会诗中所传达的炽烈的爱国情感。
【设计意图】此板块引导学生重锤敲打关键词,既是对诗意的体会,也是对作者情感的感悟。对于诗歌中情感的理解,不能是标签式的、程式化的,而是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语言文字中,真正感受到优美的语言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
板块三研读赏韵
1.拓展阅读《悬崖边的树》。
(1)师:《白桦》,是诗人叶赛宁的情感流露;白桦,是诗人叶赛宁情感流露的寄托。诗歌的魅力就在于此,它需要解读,需要遐想,需要与诗人来个心灵之约。仔细读读下面的小诗,你从中读到了什么?你有没有读懂诗人的心?
(2)课件出示《悬崖边的树》。 (3)生自由朗读后,师指名读。 (4)生交流读后感受。
示例1:作者抓住了悬崖边这个特别的地方的树作为自己的写作内容,让人眼前一亮。
示例2:诗中写了悬崖边的树虽然经历了风雨,但依然坚强。
师小结:诗人选取生活中独特的自然意象,以表现人间的种种精神品质,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悬崖边的树的赞美,对不屈的精神、高远的理想的赞美。
(5)比较阅读,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 ①课件出示《白桦》和《悬崖边的树》。 ②师引导:这两首诗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③示例:两首诗都借助事物表达情感,这样的情感不虚假。 (6)全班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 2.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如果说,诗歌是一盏灯,那么诗中美好的情感就是这盏灯的光。生活就是一首诗,只要我们有有趣的心灵,有友善的眼神,有倾听的耳朵,有真
挚的情感,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是语文素养的核心所在。因此,引导学生比较阅读,探究发现不同诗歌间的关联,是品赏语言的一种有效手段。
?板书设计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教学目标
1.认识“炫、垢”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试着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雨后景色的图片,学生欣赏。
2.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 3.你在雨过天晴后,最想做的是什么?
4.诗人戴望舒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优美的小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
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2.读诗歌,找出诗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同学互相帮助,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3.同桌互读。
三、再读诗歌,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等。)
2.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是什么样子的?请用文中的词语来说说。 (凉爽又温柔)的泥路 (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自在闲游)的凤蝶儿
3.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泥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一切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默读诗歌,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为什么?
(1)泥路:凉爽又温柔。
走在这样凉爽又温柔的泥路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事物的特点。 (2)小草: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
小草没有了往日的尘垢,炫耀着清新的绿色,看起来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听一听,小草在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想象小草炫耀新绿的样子。 (3)小白菊:不再胆怯。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指导朗读:想象小白菊慢慢绽放的样子。 (4)凤蝶儿:自在闲游。
指导朗读:想象凤蝶儿自在闲游的样子。 小练笔: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瞧,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在和花儿说着悄悄话呢; 有的 , ; 有的 , 。
4.指导朗读:雨后的景色多美呀!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5.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泥路,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二小节。
读了第二小节,你的感受是什么?(快乐) 你是怎么感受到的?(赤、携、踏、涉)
6.在天晴了的时候,一切是那么美丽,那么让人快乐。齐读第三小节。 读了第三小节,你的感受是什么?(清新、舒适)
7.在这首诗歌里,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热爱大自然) 四、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你观察到的雨后景色是什么样的?模仿诗歌来写一写。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歌。 板书设计
在天晴了的时候
泥路 小草 小白菊 凤蝶儿——美丽
赤 携 踏 涉——快乐 推开 晕皱 闲游——舒适
教学反思
1.采用多种形式诵读诗歌,在朗读中抓住关键词语想象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色,感受诗歌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想象凤蝶儿自在闲游的样子,根据所给的提示进行仿写。学生的想象很丰富,用优美、凝练的语言写出了凤蝶儿翩翩起舞、快乐嬉戏、自在闲游的样子。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用妙笔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叩击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轻叩诗歌的大门。(板书课题)
二、了解诗歌。
1.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朗读并学习了很多诗歌,你觉得什么是诗歌?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练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2.诗歌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 三、合作编小诗集。
1.请各组把课前编好的诗集,带到前面展示。 2.各组组长分别介绍。
(1)诗集的名字、封面、目录。
(2)编排内容:收集的诗、写的诗、与诗有关的故事或资料。 (3)编排形式:给诗歌分类、配插图。 四、诗歌朗诵会。
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希望同学们在朗诵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魅力,体会诗歌的情感。
1.课内的诗歌。
(1)回顾《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短诗三首》感受冰心对往事的怀恋,对母爱和大海的赞颂;《绿》想象艾青眼中春意盎然的绿色;《白桦》体会叶赛宁对白桦的喜爱之情;《在天晴了的时候》与戴望舒一起在雨后漫步。)
(2)小组交流,读出诗歌的韵味。
温馨提示: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表情、手势要自然。 (3)小组展示并评比。 2.收集的诗歌。
(1)大家收集了许多优美的诗歌,请在组内朗读。(先背或读出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歌,再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小组讨论选择哪几首诗歌朗诵,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能使本组的朗诵更精彩。
(3)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它。(可以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