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课题申报范本:45-微时代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微时代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微时代”是以微信、微博等新兴传播媒体为代表,以短小而精炼作为信息传播基本特征的崭新时代。微媒体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定位公众对海量信息的敏感地带,拓展信息传播的有效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通过传达转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与行为影响的动态系统,它是“思想掌握群众”的中介环节。微时代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不同于以往的话语载体、话语发布和话语传播模式,微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言自明。伴随微媒体的兴起与广泛应用,党和国家对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国内学界也对此进行了必要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第一,微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影响研究。微媒体技术的介入,无形中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发生微妙变化: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网络话语出现“鸿沟”,话语内容与话语形式相脱节;二是微时代下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发生“倒置”,青年意见领袖的话语权在持续强化;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受到来自各类“微讯息”的强烈冲击。这些深刻变革既是本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也是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

第二,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特点研究。一是具有“权利—权力”的双重性,即赋予公众在微世界中自由表达的权利,同时这种话语表达权利也能对诉求对象施加舆论压力;二是具有“自由—多元”的结构性,高校内微言论自由化、多元化倾向显著;三是“精英—大众”的互动性,在微时代中,普通青年的声音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高校乃至社会精英群体反向传播,深刻影响高校公共议程的设定。 第三,微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创新研究。微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革新与再造。从各高校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来看,主要包括交互育人、交互服务、交互带动、交互管理、交互教学、交互民主、交互公关处理等范式,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阵地延伸至虚拟网络社会,实现了对虚拟社会中高校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 第四,微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路径研究。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一是要不断创新话语表达内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真正地满足学生在学业、精神、心理和能力等方面的期求;二是要培育微媒介“意见领袖”,进而影响网络舆论和青年学生的集体行动;三是要建立健全高校微媒体应用机制,前瞻性地设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媒体应用体系及其预判、应用、发展和控制机制。 上述研究成果为深化本论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核心概念的混淆。已有研究并未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自身的概念、要素、结构与功能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相互混淆,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特殊性和现实性。 (2)对微时代下高校青年学生的群体特点考察不足。研究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必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群体——高校青年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地考察,只有明晰微时代下青年的生存状态、文化接受习惯、文化消费需求等关键问题,才能有效构建起满足青年需要、符合青年特点的话语体系,但这一点在已有研究中被严重忽略了。

(3)研究方法有待丰富。已有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的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对高校微媒体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现状、高校青年学生对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认同度等缺乏深入细致地实证研究。

基于此,对微时代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现状与重构路径展开研究,具

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理论价值。有助于丰富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相关理论,进一步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内涵、要素、结构、特征以及微时代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显著特点;探讨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话语体系的概念本身出发实现对其自身的优化与重构。

(2)实践价值。有助于在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传统媒体与微媒体的比较中,探索与微媒体时代特点相契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优化与重构的具体路径和机制,如话语体系内容设计路径、话语体系传播形式路径、话语体系输出管理路径、话语体系研判与评估路径等。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理论依据

微时代背景下信息和文化传播的新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优化与重构,是本课题因果关系的两端。本课题从“微时代”这一范畴中综合出“微时代下的符号特征”、“微时代对言说意义的转换”、“微媒体技术下的言说方式变革”等三项因素,由此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优化与重构的实施路径。这种考虑主要源于复旦大学邱柏生教授提出的话语体系“三要素”理论。他认为,话语体系由术语、意义和言说方式三个基本要素及其内在关联构成。话语体系的首要因素是创设、选择和确定一系列的符号或术语,包括术语、图形、字母等比较丰富的形态;任何符号或术语都应当具有一定意义,因此需要对符号或术语所表征的内容进行意义的加工;言说方式主要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符号诠释意义的表达方式或叙述方式,意义诠释的全部活动在形态上都可以表现为言说或叙述方式的展开过程。 (2)研究目标

本课题所要探讨并力争实现的目标是:微时代作为有别于信息与文化单向大量供给的传统信息传播时代,具有哪些显著特点,微时代的这些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有其内在规律性,但是这种内在规律性伴随微时代的降临是否还会继续发挥作用?微时代下的高校青年处于何种生存状态,虚拟社会中的他们需要哪些精神文化产品,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在何种意义上可以满足青年网络文化产品的需求?微时代下我们应当如何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本身出发,构建符合青年需求和青年文化接受习惯的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 (3)研究内容

为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课题将根据话语体系“三要素”理论,结合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现状,重点对下列问题展开研究: ①微时代的内涵、特征及其影响研究。简要回顾微媒体在高校青年学生中应用的历史进程,简要分析微时代的内涵、特征、主要问题以及趋势做,详细阐述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②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现状。以湖北省部分高校微信平台、微博平台为例,从符号、意义设置和言说方式等三个方面设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高校微媒体建设现状和青年学生满意度进行调查与评价。

③高校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局限性原因探析。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本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微媒体技术、青年文化接受习惯等方面对高校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局限性的原因进行多维分析和阐释。

④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优化与重构路径。从符号、意义设置、言说方式等话语体系的内部结构、高校青年群体微文化接受特点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话语体系重构的实施和保障机制等维度,探讨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优化与重构路径。

(4)研究假设

①伴随微媒体在高校青年群体的普及与应用,微媒体已经成为高校青年日常生活的重要元素,传统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对高校青年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有弱化趋势。 ②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在内部结构上呈现不平衡态势:“符号”和“言说方式”的创新变革步伐要远快于“意义诠释”,如何深挖“意义”并对其进行有效传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 (5)创新之处 ①研究视角创新。基于微媒体应用和微文化传播这一独特视角,在微时代这一宏大历史视野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现状、高校青年认同与评价等内容进行研究,有助于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话语体系构建模式的局限性。 ②研究内容创新。调查研究微时代语境下高校青年学生文化接受和消费习惯,从高校青年群体特点出发,从概念符号、意义诠释、言说方式三方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式”话语体系。

③研究方法创新。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网络调查、访谈调查、内容分析等方法,并对已有的研究资料进行二次分析,将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拓宽了本课题的研究空间,增强研究结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由“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出发,从微时代下高校青年群体特征和文化接受习惯入手,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对当前高校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现状进行理论和现实的反思与批判,进而探讨高校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优化与重构的实施路径和实现机制。 (2)研究方法 ①系统分析方法。本课题研究需要综合引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因此系统分析方法无疑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本课题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境遇和挑战置于微时代的宏大历史坐标下加以考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结构要素进行研究;运用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分析方法,对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内在关联进行阐释。以此微时代下实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整体性、综合性分析,避免研究中的孤立性、狭隘性、片面性等局限。

②历史分析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本质上是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自我优化与革新,这与新媒体时代这一独特社会历史背景密不可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必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时代变迁进行历史发展的全面梳理,有助于凝练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特殊性与现实性特征,揭示微媒体技术的植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影响及其未来趋势,清晰呈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优化与重构的未来图景。 ③实证研究方法。从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丰富实践入手,通过访谈调查、问卷调查、案例研究、定量分析等手段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大量观察,可以帮助深化对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本质与建设趋向的认识,增强问题研究的现实感和实践性。

(3)技术路线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是:明确研究对象(微时代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内涵、结构和特征)——确定资料搜集方法(文献搜集和问卷、访谈搜集)——提出并确定问题(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境遇与实际困难)——实证研究(湖北部分高

校微媒体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现状调查和评价)——理论研究并得出结论(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优化与重构的理论基础与实施路径)。 (4)实施步骤

①研究准备阶段(2015.6—2015.10)。收集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和调研问卷。 ②理论研究阶段(2015.10—2016.3)。对微时代的内涵、特征与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概念、结构与建构原则等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建立研究的理论框架。 ③实地调查阶段(2016.3—2016.10)。运用问卷、访谈、个案等方法对高校青年对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认同度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调研结果进行编码、录入、整理。

④资料分析阶段(2016.10—2017.2)。对调研数据资料和二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必要的定性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⑤研究总结阶段(2017.2—2017.10)。在调研基础上,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相关理论,提出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优化与重构的实施路径,形成调研报告并结项。

课题申报范本:45-微时代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研究

微时代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研究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微时代”是以微信、微博等新兴传播媒体为代表,以短小而精炼作为信息传播基本特征的崭新时代。微媒体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定位公众对海量信息的敏感地带,拓展信息传播的有效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通过传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3msj0hn9q9ersa9pruq6ksx797jp100ws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