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考前训练题 (15)(含答案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4.答案:AC

解析:

知道力学相对性原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指经典力学定律在任何惯性参考系(惯性系)中数学形式不变,换言之,所有惯性系都是等价的。

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是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在一个惯性参考系里不能用力学实验判断该参考系是否在匀速运动,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5.答案:AC

解析:解:A、在某段时间内,如果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可能是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所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所以A正确;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物体一定是静止的,所以B错误;

C、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通过卫星搜索小分队深入敌方阵地的具体位置涉及的是位移,所以C正确;

D、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km”涉及的是路程,所以D错误. 故选:AC.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本题就是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掌握住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就能够解决了.

6.答案:AD

解析:解:AB、当物体匀速通过A、B两点时,??=????.当物体先匀加速后匀减速通过A、B两点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总位移??=正确,B错误.

??=CD、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之和,为:即???+???=2??.故C错误,D正确.

1

2

????????1

??????

??12

??????+??2

2

?????

?????

=

2

??,则

2

=??得????=2??.与??1、??2的大小无关.故A

????????2

+

??=?+?,而????=2??,代入得:????

1

2??2??

2

11??

故选:AD.

(1)当物体匀速通过A、B两点时,??=????.当物体先匀加速后匀减速通过A、B两点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总位移??=

??????

??12

??????

??22

?????

+=

2

??,从而可得知????与v的关系.

????????1

(2)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之和??=的条件.

+?????,再根据????与v的关系得出??1、??2所满足

2?+????0

???

解决本题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公式??=

2

从而得出先匀加速后匀减速运动的位

移x.

7.答案:BCD

解析:解:A、只要操作正规,不存在安全问题,而且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阻力小,故A错误; B、所打点要清晰而且在一条直线上,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每隔几个点作为一个记数点,故B正确;

C、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和使打点更稳定,实验操作中要求先启动打点计时器,后释放(或拉动)纸带,故C正确;

D、图象法处理数据更直观,给人一目了然感觉,故D正确. 故选BCD.

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电磁与电火花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区别以及使用,明确实验中的具体操作细节的含义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处理.

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基础实验的操作细节,对于基础知识,平时训练不可忽略,要在练习中不断加强.

8.答案:AC

解析:解:A、由图象的截距可知,开始计时,A从原点出发,B质点在A的前方??0处,故A正确。 B、B两质点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A、加速度均为零,故B错误。 C、当??=??1时,两质点到达同一位置相遇,故C正确。

D、当??=2??1时,两质点的位置坐标不同,没有相遇,故D错误。 故选:AC。

通过两图线的截距可知,两质点并不是从同一点同时出发的;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可得知两质点运动的快慢.

该题考查了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和应用.在位移?时间图象中,与纵轴的截距表示开始时质点所处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的大小.同时要注意与速度?时间图象的不同.

9.答案:BC

解析:解:A、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不同的高度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 B、物体仅受重力时运动的加速度就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故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称为自由落体加速度,故B正确。

C、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不同的高度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一定相同,故不同地区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不一定相同,故C正确。

D、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故D错误。 故选:BC。

物体仅受重力时运动的加速度就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不同的高度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一定相同,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掌握了重力加速度的基本概念即可顺利解决此题.

10.答案:BC

解析:解: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0??+2????2,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位移不随时间均匀变化,故A错误。

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0+????,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B正确。 C、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故C正确。 D、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BC。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根据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可确定位移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特点以及位移、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

11.答案:②

解析: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4??~6??,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压是220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打一次点,则应选用图(??)中的“②”计时器. 故答案为:②.

利用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结合电磁打点计时器,接交流低压电源,而电火花的接交流220V,即可求解.

对于实验装置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用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注意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区别与联系.

12.答案:100 20

解析:解:由于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所以图象中可看出20s末燕子到达的最大距离为100m,然后返回,故燕巢离衔泥处的最小距离为100m;在20s末到40s末这段时间内,燕子的位置一直不变,即在河边停留时间为20s. 故答案为:100,20

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理解位移?时间图象上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能根据图象判断物体运动的实际过程.

13.答案:5

解析:解:设经过第二颗树时的速度为v,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22

??2???1=2????,??2???2=2????,

解得:??=√??1+??2=√1+49??/??=5??/??.

2

2

22

故答案为:5.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结合位移相等求出经过第二颗树时的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并能灵活运用,知道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置的速度不同.

14.答案:解:

当1s末的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为:??=当1s末的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为:??=

??2???1????2???1??

==

10?411

??/??2=6??/??2 ??/??2=?14??/??2

?10?4

所以这1 ??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6??/??2或?14??/??2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结合初末速度,通过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1s内物体的加速度,注意1s后的速度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

15.答案: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匀速运动;2????

解析:解:(1)小球在进入液体时以加速度g运动,速度增大,阻力增大,加速度减小;但速度仍增大;直到加速度为零为止;故钢球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2)由题中闪光照片示意图可知:钢球在液体中从某一高度下落最终可达匀速运动, 由平衡条件可得: ????=??=????

从闪光照片中知,钢球匀速运动速度: ??=

2????

????

=2????

联立可得: ??=2????

(3)由(1)的分析可知,图象如图所示;

????

????

故答案为:(1)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匀速运动;(2)2????;(3)如图所示.

(1)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可以明确加速度的变化,再根据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即可明确速度的变化情况;

(2)根据匀速过程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得比例系数k; (3)根据运动性质可定性分析变化的图象情况.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闪光照片后段钢球受力平衡,并知道周期是频率的倒数即可解决.

16.答案:解:(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2=2???,

解得??=√2???=√2×10×80??/??=40??/??; (2)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知,??=2=

?

??

402

??/??=20??/??;

??

40

(3)依据运动学公式,设落地时间为t,则有:??=??=10=4?? 最后一秒的初速度为??0=??(???1)=30??/??

最后1s内的位移??=??0??+2????2=30×1+2×10×12??=35??. 答:(1)质点落地时的速度为40??/??; (2)下落过程中质点的平均速度为20??/??; (3)最后1s内质点走过的位移大小为35m.

1

1

解析: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质点落地的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下落过程中质点的平均速度.采用运动学公式求出最后1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和推论灵活求解,基础题.

17.答案:解:(1)对BC段有:??????=??????+2????2,

代入数据得,12=????+2×2×1,解得????=11??/??. 则C点的速度????=????+????=11+2×1??/??=13??/??. (2)物体出发点离C点的距离??=

22???????0

1

1

2??

=

169?254

??=36??.

答:(1)物体到达C点的速度为13??/??.(2)物体出发点离C点的距离为36m.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B点的速度,再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C点的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出发点离C点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速度位移公式,这三个公式运用比较广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考前训练题 (15)(含答案解析)

4.答案:AC解析:知道力学相对性原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指经典力学定律在任何惯性参考系(惯性系)中数学形式不变,换言之,所有惯性系都是等价的。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是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在一个惯性参考系里不能用力学实验判断该参考系是否在匀速运动,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5.答案:A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3jvq0x5l5423gj8gje700kc52051d00kj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