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超值推荐 高考必考知识点巩固练习-2020届高三高考化学专题专练:碱金属元素-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5.下图是Na2O2和CO2定性、定量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注射器1中抽取了100 mL CO2,U形管中装有适量小玻璃珠和约1.5 g Na2O2粉末。实验开始时,打开K1、K2、K4止水夹,关闭K3止水夹,推动注射器1活塞,缓缓将CO2压至U形管中,注射器2活塞缓缓向外移动。回答下列问题:(本题不考虑注射器内壁的摩擦阻力)

(1)U形管内的玻璃珠并不参与反应,其所起的作用除防止过氧化钠粉末被吹走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射器1活塞推到底后,注射器2中收集到的气体大于50 mL,其原因除可能仍还含CO2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使剩余气体中二氧化碳能反应完,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证明反应产物之一为氧气,最为方便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结束后固体产物板结,难以从U形管中取出,为了要证明固体产物中含有碳酸盐,实验时还需要从如图所示仪器和试剂中选择________(填字母)。当装置和药品都安装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增大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完全 (2)淡黄色粉末渐渐变白

(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后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变大 (4)将注射器2中气体再推入U形管中,反复数次

(5)打开胶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U形管中,木条复燃 (6)DEA(或DEC)

关闭K1、K4止水夹,打开K2、K3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或胶头滴管)将稀盐酸滴入U形管中,观察试管内Ca(OH)2

溶液是否变浑浊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信息: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 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得到的白色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装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有黑色颗粒,

瓶壁上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

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白色物质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 该小组对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方案1 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方案2 过量的CaCl2溶液。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根据白色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不能得出白色物质为Na2O,因为Na2CO3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试点燃

液变红。(3)因为假设2成立,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产物为Na2CO3和C,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 2Na2CO3+C。(4)白色物质不可能是氢氧化钠,因为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不会生成氢氧化钠。

点燃

答案:(1)2Mg+CO2===== 2MgO+C (2)Na2CO3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试液变红,且也有可能是Na2O和Na2CO3

点燃的混合物 (3)4Na+3CO2===== 2Na2CO3+C (4)不同意,因为反应物中无氢元素(或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7.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完成下列计算:

(1)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故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若产生40.32 L(标准状况下)氮

①出现白色沉淀。 ②无明显现象 白色物质为Na2CO3 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现象 结论 白色物质为Na2O

气,至少需要叠氮化钠______g 。

(2)钠-钾合金可在核反应堆中用作热交换液。5.05 g钠-钾合金溶于200 mL水生成0.075 mol氢气。 ①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②计算并确定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

(3)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土矿并过滤,得到含铝酸钠的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下列反应: 2NaAl(OH)4+CO2―→2Al(OH)3↓+Na2CO3+H2O已知通入二氧化碳336 L(标准状况下),生成24 mol Al(OH)3和15 mol Na2CO3,若通入溶液的二氧化碳为112 L(标准状况下),计算生成的Al(OH)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4)常温下,称取不同氢氧化钠样品溶于水,加盐酸中和至pH=7,然后将溶液蒸干得氯化钠晶体,蒸干过程中产品无损失。

① ② ③ 氢氧化钠质量(g) 2.40 2.32 3.48 氯化钠质量(g) 3.51 2.34 3.51 上述实验①②③所用氢氧化钠均不含杂质,且实验数据可靠。通过计算,分析和比较上表3组数据,给出结论。 解析:(1)设需要叠氮化钠的质量为x。

撞击

2NaN3=====2Na+3N2↑

2 mol×65 g/mol 3 mol×22.4 L/mol x 40.32 L 则x=78 g。 答案:(1)78

0.075×2-

(2)①c(OH)=×1 000=0.75(mol/L)

200②设上述合金中含a mol钠、b mol钾

a+b=0.075×2

23a+39b=5.05 a=0.050 b=0.10 该钠-钾合金化学式为NaK2。

(3)由题中数据可知溶液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 1

15-×24=3(mol)

2

112

112 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5(mol)

22.4

n[Al(OH)3]∶n(Na2CO3)=[(5-3)×2]∶5=4∶5

(4)由氯化钠质量推算,氢氧化钠样品摩尔质量为

M1(氢氧化钠)=M2(氢氧化钠)=

58.5

×2.40=40 g/mol 3.51

58.5

×2.32=58 g/mol 2.34

M3(氢氧化钠)=

58.5

×3.48=58 g/mol 3.51

结论:实验①所取氢氧化钠样品是NaOH;

实验②和实验③所取氢氧化钠样品应该是NaOH·H2O。

18.为了探究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原理,做了如下四个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一:向小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再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并收集产生的气体。 实验二:设法检验实验一收集到的气体。

实验三:向试管中加入3 mL水,并加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 实验四:向试管中加入3 mL乙醚,并加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 (1)简述实验二中检验气体的实验方法及作出判断的依据 (2)从结构上分析,该实验选取水和乙醚做参照物的原因是

(3)实验三的目的是欲证明 ;实验四的目的是欲证明 ;根据实验三和实验四的结果,可以证明乙

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解析及答案:(1)将收集的气体点燃,若能燃烧或能付出爆鸣声证明该气体是氢气(2)乙醇含有乙基和羟基,水含有羟基二乙醚含有乙基(3)羟基氢能与钠发生置换,乙基氢不能与钠置换2C2H5OH+2Na= 2C2H5ONa+H2 ↑

19.某未知溶液X中可能含有K、Fe、NH4、Cl。检验其中是否含有K,通常有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焰色反应法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X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证明其中不含K。对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和疏漏之处加以纠正、补充:

、 。 方案二:亚硝酸钴钠法 在CH3COOH酸化的溶液中,K与亚硝酸钴钠[Na3Co(NO2)6]反应生成黄色沉淀[K2NaCo(NO2)6],该原理可用于K

2+

的检验。注意:NH4也能与Na3Co(NO2)6生成黄色沉淀,会干扰K离子的检验。

++

请你利用上述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检验未知溶液X中是否含有K。

解析及答案:方案一:应使用铂丝或无锈铁丝蘸取溶液 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每空1分) 方案二:向未知溶液X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静置、冷却后取上层清液

少许;用醋酸酸化后再加入亚硝酸钴钠,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或者取未知液X蒸干并灼烧,将所得固体溶于水,过滤;取少量滤液,用醋酸酸化后再加入亚硝酸钴钠,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

20.已知碱金属的氧化物有:普通氧化物,如Li2O;过氧化物,如Na2O2;超氧化物,如KO2;臭氧化物,如RbO3,其

中后三者均能与H2O或CO2反应产生O2 。

(1)宇航工业,为了能保持飞船座舱内空气成分的稳定,宇航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有的科学家提出了“金

属过氧化物处理系统”。即不断把座舱内的空气通过盛有金属过氧化物(以过氧化钠为例)的容器,并把

处理后的气体充入座舱。每个宇航员平均每天需要消耗0.9 kg氧气,呼出1.0 kg二氧化碳。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将处理后的气体充入座舱时,为了能保持飞船座舱内空气成分的稳定,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内O2离子对健康有害,使人过早衰老,但在催化剂SOD存在下可发生如下反应,请完成该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 O2 + H2O = H2O2+ O2+

(3)Na2O2、K2O2、CaO2以及BaO2都可与酸作用生成过氧化氢,

目前实验室制取过氧化氢可通过上述某种过氧化物与适量 稀硫酸作用,过滤即可制得。最适合的过氧化物是 (写电子式)

(4)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呈立方体结构。晶体中氧的化

合价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如图为超氧化钾晶体 的一个晶胞(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则每个超氧 化钾晶胞含有 个K和 个O2;该晶体中, 0价氧原子与-2价氧原子的数目比为 解析及答案:

(1)(每空1分)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补充适量水蒸气。

(2)(2分) 2 O2 + 2 H2O = 1 H2O2+1 O2+ 2 OH (3)(1分)BaO2的电子式

(4)(1分+1分+2分)4,4 3:1

21.(8分)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

数,且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C的单质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与B的单质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固态化合物甲;D的最高价与最低价代数和为其最低价绝对值的两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与B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AB2的电子式__________,该化合物分子属于

分子(极性或非极性)。

(2)用电子式表示形成C2D的形成过程: 。

(3)C、D两元素还可以形成化合物C2D2,该化合物性质类似于C2B2,试写出C2D2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解析及答案:

超值推荐 高考必考知识点巩固练习-2020届高三高考化学专题专练:碱金属元素-钠

15.下图是Na2O2和CO2定性、定量实验的装置示意图。注射器1中抽取了100mLCO2,U形管中装有适量小玻璃珠和约1.5gNa2O2粉末。实验开始时,打开K1、K2、K4止水夹,关闭K3止水夹,推动注射器1活塞,缓缓将CO2压至U形管中,注射器2活塞缓缓向外移动。回答下列问题:(本题不考虑注射器内壁的摩擦阻力)(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3iws1d4nb3qhtz4wh2h1h1yk7phau00si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