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上海地铁4号线工程上海体育馆站换乘方案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2.2 方案特点

(1) 紧贴原车站施工,既可对原车站进行结构托换,又可为中段施工创造安全、便利的施工空间;

(2) 施工 方法 简单,质量易保证,工期易控制,造价相对便宜;

(3) 新车站建成后可缩短并加宽下三层T型换乘的水平通道,提高服务水平;

(4) 可直接利用原下一层出入口通道,形成两站共享站厅层,便于两站乘客的站厅层换乘与新站乘客穿越漕溪北路;

(5) 缩短新车站的占地位置,减少周边影响,节约工程投资;

(6) 施工期间将影响漕溪北路东侧的部分交通与地下管线。

11

2.2.3 采用改进型SMW工法的理由:

(1) 该段施工场地狭小,工期紧,地下障碍物多;

(2) 需拆除场地内的部分原Ⅲ出入口,深度达7m,钻孔灌注桩深度达16m,拆除后场地土体扰动剧烈;

(3) 该方法布置灵活,可避开无法搬迁的管线,施工速度快,对环境影响小,隔水效果好,对扰动土不敏感,且可与坑内地基加固及支承桩施工共用机具设备;

(4) 采用打桩机打入未钻进部分的钢管,可发挥现有SMW设备的隔水潜力,以适应更深基坑的支护要求;

(5) 钢管内水泥土呈三向应力状态,钢管又为闭口截面,组合墙身抗弯刚度大,还可通过改变钢管壁厚来调节不同深度处的抗弯能力。

2.3 中段方案

12

这里遇到的穿越问题与穿越一般的铁路线不同,原车站结构有相当的刚度;另一方面,地铁运行对沉降的要求也更高。为此,本方案进行了多工况的沉降因素与抗沉降能力的分析,即:将原车站作为弹性基床上的大箱梁、作用有基本的实际荷载, 计算 部分地基土被削弱或被掏空所引起的结构附加内力和附加位移。由于采用了特殊工况与背景工况相减的计算方法,避开了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获得了较为可信和理想的结果。通过这种构思与计算的交互发展,确定了以下方案。

先期在原车站内垂直向下对原车站下⑤1层灰色粉砂土体进行地基的防渗与加固处理(可采用冰冻或其他有效的加固方法),深约8m,进入⑤2层灰色粉质粘土中,加固后土体应能基本自立,开挖面基本不渗水并形成两侧隔水帷幕。利用东侧逆筑法提供的工作空间,采用三组高为5.8m、宽约为8m的钢壳箱涵,箱涵具有内部密集型支撑,密集型支撑顶部再设置纵横向网格梁,上开口,正面网格胸板,辅以一定的正面超前地基加固措施,以人工开挖逐个顶进,完成穿越工程(图1,图2)。钢壳箱涵顶面纵梁头部呈雪橇状,表部设置聚四氟乙烯滑垫增滑,使箱涵紧顶在原车站底板下,支撑的设置需避开该通道段内衬结构的墙、柱位置,便于不

13

换撑直接浇筑内衬。

图2 已建(拟建)车站纵(横)剖面图

三组钢壳箱涵平面上分为南、中、北,避开两根托换立柱。首先顶进中组,到位后可利用其空间对周围土体作进一步补充加固,同时也使其自身成为可靠的中间支墩;然后逐个顶进南、北两组。箱涵以支护为主,人工开挖,以新车站楼板、梁及内衬结构作为顶进后靠。

随着上部雪橇状支撑处原底板垫层的清除与正面土体的挖除,箱涵被逐步顶进;同时,通过箱涵前端下部的楔形构造挤压下部土体,使箱涵始终保持上抬趋势以紧贴上部底板,从而避免竖向卸载。箱涵壁上还布置压浆孔,既可压注减阻泥浆,也可向下压浆,以保持箱涵紧贴上部底板,直至达到原车站西侧地下墙内侧。当三组箱涵均到位后,随即侧向分步打通并连接各组箱涵,从而在原车站底板下形成密集支撑的大空间。

清除原底板下剩余的垫层,凿除新老结构结合处原底板

14

混凝土保护层并植筋,采用压注式高性能混凝土,浇筑该通道段永久结构内衬。待内衬达到强度后,切除箱涵内各钢支撑,填补切点并作防水处理。然后,与来自西侧的盾构区间结构作业同步,分步凿除洞口原西侧地下墙,用钢板衬加强洞口连接并作防水处理。

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原车站的沉降及变形进行严密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

至此,穿越工程完成,此时,可打通下一层的原车站Ⅲ号出入口的临时封墙及拆除Ⅳ号出入口的临时加强钢结构,形成共享站厅层。

由于有基本的地基加固,又建立托换结构体系,并采用钢壳箱涵分组顶进、步步为营等多重措施,在合理的 计算 结果指导下,可以排除原车站在穿越施工时的沉降风险。

采用钢壳箱涵的理由:

(1) 形成周边支挡,对原地基的加固要求相对降低;

15

上海地铁4号线工程上海体育馆站换乘方案设计 

2.2.2方案特点(1)紧贴原车站施工,既可对原车站进行结构托换,又可为中段施工创造安全、便利的施工空间;(2)施工方法简单,质量易保证,工期易控制,造价相对便宜;(3)新车站建成后可缩短并加宽下三层T型换乘的水平通道,提高服务水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3gaj53ylo2xc786b4a94zk8m0hvru00s1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