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教育与幼儿的发展
昆山市城北中心幼儿园 顾晓华
为了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教育
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于200 1年9月试行。在《纲要》中突出强调了要把教育与儿童发展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的思想。艺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下面就我个人的认识来重点谈谈《纲要》中体现出来的艺术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一、促进幼儿各科的全面发展
《纲要》中提倡学科的综合,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相对的领域,更多的着眼于儿童健全发展的角度,而非学科角度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在艺术领域,没有局限于哪几门科目,没有分科要求,这有利于多门类的艺术渗透到幼儿园教育中,有利于实现多种艺术学科的沟通和连接。
在幼儿园实施综合艺术教育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幼儿往往以整体、形象、直觉的方式把握世界,所以要着重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对艺术的整体感受和理解。另外,综合艺术教育能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幼儿是敏锐的,他们在蕴涵丰富审美刺激的生活、学习环境中,能够主动地选择合适他们发展的信息,主动地观察、探索、模仿和表达、展现。
二、促进了教育与幼儿生活的紧密联系
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大多是根据教材内容对幼儿进行传授,讲解,让幼儿机械化的记忆,且只限于在课堂活动中,好象和生活没什么关系。而在《纲要》中,不仅强调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还强调“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这深刻体现了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是一切教育的基本源泉,尤其是艺术中的许多要素都可以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它们的原型,而许多艺术创作的题材也取源于生活,艺术正是用它特有的方式来表现生活。比如中班的艺术活动《有趣的脸谱》,我就让幼儿自己收集了很多废旧的一次性餐盘,让他们在餐盘上作画。幼儿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很多,画出来的脸谱也比平时生动有趣,且造型更加的丰富。并且从中懂得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利用的。因此,在艺术教育中,要帮助幼儿走进生活,去观察,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其中蕴涵的美,从而“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艺术除了表现生活,更能够改善生活,美化生活。比如在过节时,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各种装饰物来打扮我们的活动室,使我们的教室变的更加漂亮美丽。幼儿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对自己亲手装扮的教室更加爱惜。因此,在艺术教育中,不仅仅停留于让幼儿用艺术表现生活,更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艺术的方式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使环境更漂亮,生活更美好。 三、注重全体幼儿共同发展及个性发展
在以往的教育中,仍旧存在有些消极影响,那影响对幼儿成长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在艺术教育中比较明显的消极影响可能主要来自教师对艺术的追求压倒了对儿童发展的追求。有的幼儿园为了达到艺术效果的某种完美境界,仍然存在无视全体幼儿学习艺术,亲近艺术的权利,无视幼儿自己的审美标准及幼儿对艺术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现象。为此《纲要》具体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
面向全体幼儿,不但意味着我们必须给予每个幼儿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还意味着关注和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从而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过去,我们常常给幼儿统一的规范,结果造成大多数幼儿用同样的方法画同样的画,缺乏个性,创造性,这违背了艺术活动的本性。艺术活动来源于个体对世界的感知,再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它不是对感知到的事物的照搬,而是对事物的再创造。里面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对作品的理解、认识,它们鲜明的体现了创作者的个性。比如在艺术活动《我的好朋友》中,我没有象以前一样让所有的幼儿都拿上蜡笔和纸来画画,而是准备了多种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来选择表现的方式。在操作过程中对于个别有一定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而对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成果,我也给予了肯定,使得他们对艺术的兴趣更加的浓厚。
四、发展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幼儿技能的模仿和训练,而不注重幼儿艺术想象和创造力的培养。比如老师出示范例,让幼儿照着画,如有不同的便加以制止或批评,这种艺术教育的后果使得幼儿的感受能力下降,审美能力及经验极度缺乏,同时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被销毁了。在《纲要》中,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恢复了艺术教育原本的定位,使幼儿能真正的喜欢艺术教育,可以真正发挥艺术教育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比如在艺术活动《别说我小》中,让幼儿对自己所能做的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大部分幼儿能够根据要求进行绘画,也有个别幼儿不愿意用绘画的形式,而想用泥工来表现,于是我就让想用泥工的小朋友用泥工来表现,结果他们每个人都能拿出完整的成果出来,与以往总有一部分幼儿叫:“老师,我不会。”有着天壤之别。 五、发展幼儿的评价和自我评价能力
以往的教育中,有的教师在进行艺术教育时好象只是在完成一种任务;让幼儿草草完成后,便将幼儿的作品闲置一旁不予理会,或直接往作业袋一塞就好。更有的老师总是低估我们孩子,认为他们还不具备表达和评价的能力,说也说不出什么来。久而久之,使得幼儿对于创作表现失去了激情,每次完成作品也是应付式的,快快画完了事,
失去了艺术教育的价值。其实,孩子有时比成人具有更好的直觉感受,《纲要》中提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评价和自我评价不应只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更要注重情感,态度的变化以及构思的新颖与否。评价就是指对自我和他人的艺术活动,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判。进行这样的活动不但有助于幼儿吸收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表现的能力,还有助于幼儿成为积极的评价主体,提高评价能力。现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我都会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并让幼儿参与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小朋友们也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积极性。有时评价的观点非常的明确,并且能够各抒几见,各自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通过这个环节,不但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而且对幼儿的审美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作为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领域的艺术教育,在微观上的确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教育目标,但我们也绝不能忘记,它有着与整个幼儿教育完全一致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在学习,理解和实施《纲要》时,也许更应强调把幼儿教育和幼儿发展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努力研究各个微观的儿童艺术教育目标是怎样与总的儿童教育目标联系起来的。只有这样,我们在进行具体的艺术教育活动,追求艺术教育目标时,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偏离儿童可持续发展的终极教育目标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