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一篇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际关系心理学讲授提纲(部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理解:

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结论: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解释: 第一,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第二,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它既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也有行为成分。

第三,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2、人际关系包含成分:

一是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

二是情感成分,是对交往的评价态度,是关系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三是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即能表现个性的一切外在行为。 (二)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科学分支。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包括魅力、遵从、侵犯和亲社会行为、社会交换、社会比较、社会纠葛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协作和竞争、公平和公正等。

研究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关于行为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是社会现实需要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社会变化加剧对心理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既包括正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优化),也包括负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恶化)。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注意阶段。

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 这是人际关系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 第二,接触阶段。

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第三,融合阶段。

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划分为冷漠、疏远和终止三个阶段。 第一,冷漠阶段。

即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 人际关系的恶化始于冷漠,不但对交往者持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严重者甚至表现为一种否定性的评价和行为。

第二,疏远阶段。

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 人际关系的恶化是从冷漠开始,以疏远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并渗透到彼此人际交往的各个角落。

第三,终止阶段。

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二、青年期成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青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从精神上脱离对父母或成人的依赖,新的友伴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协调和适应,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对成人权威的抵触和反抗,竞争和对抗的激化等方面。因而其人际关系具有广泛性、自主性、易变性和异性敏感性等特点。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关系?

2.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 3.人际关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第二章 态度及其转变 第一节 态度的概念 一、“态度”界说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这种心理倾向中蕴含个体的主观评价(赞成或否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性。它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过经验积累而形成的。 二、“态度\的结构

态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这和人际关系的结构是相一致的。

第一,认知成分。

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

第二,情感成分。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第三,行为成分。

它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产生的,是个体对态度目标采取行动的必然结果,反映了一个人对感觉对象所持有的行为倾向。

也有人认为行为部分仅仅是指行为的倾向性,即人们在采取行动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认知理论

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对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态度的平衡性;一个是关于态度的一致性。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有一种普遍的需要,就是平衡或一致的需要,人们在认知上有了不平衡性和不一致性时,就产生紧张与焦虑,从而促使人们向平衡和一致的方向转化。 1.平衡理论

海德等人提出来的。

海德认为,态度的二个实体之间存在着二种关系,即平衡关系和不平衡关系。

如果我们用符号“P”表示认知的主体, “o”表示态度的另一个人, “x”表示态度的某个对象,用“+”表示喜欢,用“一”表示不喜欢,那么P—o—x就构成三角形关系。

这种关系影响人际喜欢与吸引,从而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海德认为,P—o—x形成的三角形关系是一种情感关系,即好感或反感态度。

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有缺陷的不平衡的关系。

海德认为,在P一0一x不平衡关系的任何一种情形中,人们都企图改变某一项而使之恢复平衡关系。

使自己的认知达到平衡可能采取的办法:

一是说服对方;二是改变与对方的亲密关系;三是说服自己改变态度。 2.一致性理论

一致性理论认为,一致性原则支配所有人的思维。我们总是改变态度来达到一致性,以便减少或消除非一致性。

相似导致人际喜欢和吸引,就是这个原则发生作用的典型一例。 这个理论认为一旦产生了不一致状态,马上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压力,从而在增加一致的方向上改变一个人的评价,最终来影响一个人的态度。 二、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

态度的形成与下列几个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一)个体的需要 (二)个体的经验

(三)交往的对象、性质 (四)个体的自我意识

第三节 态度的转变 一、态度转变的理论

态度转变是态度的核心部分,代表性的观点是强化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 ㈠强化理论 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篇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

人际关系心理学讲授提纲(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一)什么是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理解: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3dk410d945v45r56fo51lh1d7s0s50096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