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海关商照”插图的误读、误选与教学活用
周明学
【期刊名称】历史教学 【年(卷),期】2015(000)009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浙海关商照,误读,误选,教学活用 【
文
献
来
源
】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history-
teaching_thesis/0201227945307.html
大家知道,历史教科书中的插图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历史图片的选用及其说明文字都必须遵循科学性的原则,否则会给教师们的教学带来不必要的困惑。①黄牧航:《中学历史教材研究》,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年,第169~182页。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2第18页有一幅“浙海关商照”的插图,这幅插图是配合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中“‘海禁’与‘闭关锁国’”一目内容的。教科书编写者选用它,并加了说明文字,自然是为了说明清初“闭关锁国”政策的。笔者最近偶读《清俗纪闻》一书,发现这幅插图的选用及其说明文字都存在科学性问题,对清初“闭关锁国”政策不仅不能“证实”,相反起着“证伪”的作用。本文试就教科书对这幅图片的误读、误选及这幅插图的教学活用谈一点个人看法和做法,欢迎同行们指正。
一、“浙海关商照”插图的出处及性质
为了能够说明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这幅图片的“身世”和性质。这幅图片,笔者除了在教科书上看到,还在《中国海关文物集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中国海关文物集萃》,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7年,第39页。一书
中看到过,该书自称是采取文物图片和中英文介绍相结合的形式,来揭示海关文物背后的历史内涵。给人的感觉是,这幅图片应该为一份文物的照片,但它的实物原件现藏于何处,书中没有介绍。
笔者近读《清俗纪闻》③〔日〕中川忠英编著:《清俗纪闻》,方克、孙玄龄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一书,发现该书第449页有一幅“浙海关商照”白描图(图1),经过与教科书这幅插图比对,两幅图片完全一致,加上《清俗纪闻》一书刊印于日本宽正十一年(1799年),笔者由此断定,教科书上的这幅插图正是出自《清俗纪闻》这本书,并不是什么文物照片,只是《清俗纪闻》一书中600多幅白描图中的一幅。
《清俗纪闻》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根据曲彦斌《〈清俗纪闻〉说略》一文介绍,它成书于18世纪末,是由日本长崎地方官中川忠英编纂的一部中国风俗百科图典,其资料来源主要是对当时在长崎一地进行交易的浙闽商人的访谈调查。今所见之《清俗纪闻》,按礼、乐、射、御、书、数,亦即古人所谓的“六艺”之序,分为礼帙、乐帙、射帙、御帙、书帙、数帙六部,涉及年中行事、居家、冠服、饮食制、闾学、生诞、冠礼、婚礼、宾客、羁旅行李、丧礼、祭礼、僧徒等类,凡13卷,除序跋和少量文字说明之外,全书主要是有关这些内容的600余幅白描图。可以说,图文并茂是《清俗纪闻》一书的重要特点和价值所在。这些白描图,不是根据有关历史文献描绘的,而是根据调查者亲见或者访谈,由画师描绘出来、再请旅日华商们确认的。①曲彦斌:《〈清俗纪闻〉说略》,《辞书研究》2004年第6期。所以,尽管《清俗纪闻》出自日本人的笔下,但所依据的却是当时旅日华商的“鲜活”资料,这就为我们研究乾隆时代中国福建、浙江、江苏一带民间风俗、传统习惯、社会情况等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
考。也许正是因为这部书的独特价值,中华书局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曾计划将此书翻译出版,这一夙愿终于在2006年完成了。
《清俗纪闻》13卷中,卷十是“羁旅行李”,描绘的是因公或因私与出行有关的一应事务,如“公馆”“官船”“平湖县印照”“粘线牌挂号”“浙海关商照”“浙海关商船照”“宪照”等,“浙海关商照”就是其中的一项。和该书介绍的许多其他事务一样,“浙海关商照”也绘有一幅白描图,教科书的插图正是该书中的这幅白描图。正因为这幅“浙海关商照”图是一幅白描图,不是文物实物的照片,所以体现了白描的一些特点——朴素简洁、不施色彩,如图中的许多文字和印文用大量的省略点来表示;图的左、下线外还加了画师说明性的文字——(商照)“约长一尺九寸”,“阔一尺六寸五分”;原书中该图还有一句竖行的标题性文字——“浙海关商照(同前)”,括号中的“同前”的“前”是指“画押文字及印红色”,提醒读者“商照”原件上的画押文字及印是红色的,白描图只能是墨色。
综上,教科书中“浙海关商照”插图是出自《清俗纪闻》一书,是一幅由画师根据所见或所闻“商照”原件勾描出来的白描图。正因为是“商照”的白描图,所以比较简略,大段文字和印文以省略点代替就可以理解了。
二、“浙海关商照”插图说明文字存在两处误读
教科书关于这幅插图的说明文字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笔者认为,这段文字存在两处错误解读,一是签发年份的误读,二是“商照”定性的误读。
先看年份的误读。笔者认为这份“商照”签发的年份,不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而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依据主要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