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从2007年到2009年上半年,宏观调控的严峻形势令住宅开发面临相当的困境,而商业地产则被认为是房地产开发商的避风港湾。2009年大的动荡以及种种不可知因素依然可能存在,商业地产的需求在短期内必定面临着挑战,但从更远来看危机会带来更多的机遇,谁把握了机遇就会掌握未来。
一、商业地产新的机遇和挑战 1、住宅市场遇冷商业地产预热 在楼市住宅开发陷入低迷期时,商业地产迎来了发展转机。受经济大环境的不利影响导致目前单纯投资住宅开发利润下滑和风险增加,是开发商们转投商业地产的一大原因,是为通过持有商业物业和商业运营实现商业地产本身之外更大的商业价值,从而降低风险和增加利润。开发商成功持有的这种示范效应,同时带动了民间资本对商业地产的投资热。本土的开发商也正逐步调整住宅与商业物业的开发比例,以期平衡收入分配。然而,大部分本土开发商都是商业方面的新手,他们期待与基金、与有相关经验和工作轨迹的职业经理人合作成立合资企业。
投资商们寻求的是商业物业上稳定的投资回报,而持有型物业有着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收益相对稳定并且长期化,二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和化解经济波动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三是更加容易成为投资机构旗下众多资产中的优质资产。商业地产,在一些开发商未来几年发展战略书上已经标记为重点。如2008年12月份,世茂股份重组正式完成。这样一来,世茂商业项目开发将由原来的“分家而治”变成为“拧成一股合力”。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对中国内地商业地产现在也流露出兴趣。曾在上海收购翠湖天地等高档住宅的英国地产开发及投资公司高富诺,又新成立了6亿美元基金,下一个重点投资目标转为了大陆的购物中心;不久前,黑石集团在上海浦东成立商业管理公司,意图大力进军商业地产。 2、“救市”政策或利好商业地产
2008年,国际投资机构和银行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对中国投资的承诺无法得以实现;住宅市场也急剧萎缩。尽管目前商业地产存在不少困难,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趋势没有变,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预期仍然没有改变。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商业不动产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08 中国商业地产专家报告》强调:国家业已出台的救市措施力度非常,其中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革试点等等,对商业地产是利好消息。最近三年之内,建设部要动用中央财政9000亿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很大一块就是新区建设,也会给商业地产提供巨大的投资机会。在此种情况下,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商业不动产专业委员会预测:2009 年上半年商业地产发展可能还会有困难,下半年就会有回暖。尤其是中低端商业地产;区域型、社区型商业地产,更会有较大的利好消息。消费依然强劲。 3、收益高吸引新行业涉足
在楼市普遍不景气情况下,开发商拿地都十分谨慎,再加上开发商资金短缺,于是丧失了拿地的热情和能力。不过这样一来,却给其他行业的企业进军房地产提供了时机和空间。这些外来企业资金相对比较充裕,并且以商业用地为主,建成后可自用,并且目前股市也处于低迷,投资类产品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拿地也可以显现为保值增资的一种投资行为。一些外来新行业已经迫不及待涉足房产开发与经营。近日,七喜控股引起房产界关注,虽然竞拍土地失败,但七喜控股意图拍得土地用于开发商品住宅,进入房地产市场实现公司多元化策略的举措已经暴露无遗。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其他行业的企业还以购买自用办公楼方式,实现曲线进入房地产领域。2008年11月份,上海北外滩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两幢写字楼被中化集团等大型央企收购,投资总额达到了70亿元。保险资本也成为房地产行业重要“进门人”。虽然有保险资金不能直接投资国内地产项目的规定,但国内各大保险公司依然另觅途
径,据悉,民生保险、太平人寿、生命人寿、中意人寿都分别在北京的金融街和CBD商业区及中关村的商圈内购买了几万平方米不等的物业。外来新行业一直对于房地产行业觊觎已久。
二、集团化开发,连锁经营将成主流
2009年住宅开发仍然备受宏观调控的冲击,相对于商业地产而言受到的政策性的影响依然较少,客观上推动了更多的房地产企业向商业地产进行战略转型,但对一些资金实力较弱和融资渠道狭窄的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甚至被迫和主动退出。一些资本型的品牌企业,由于受到短期变现和年报的压力,特别是持有物业长期经营的综合检验,会调整对商业地产特别是持有物业的投资战略和组合策略。 随着大型房企的战略性转型,进入商业地产已成必然,其标志是大公司都会明确或者调高各自持有资产,组建自己的商业地产专门的投资与运营管理机构,商业地产的集团化开发和连锁经营将会成为开发的主流。《2008 中国商业地产专家报告》指出:城市化在未来五年带来新增人口是1.2亿,每年新增城市人口2400万,城市大众化消费市场每年大概增加900亿元,增长非常可观,直接刺激商业地产的发展。随着国内中产阶级的兴起,2009年会带来商业地产质的提升,并且会打破传统的商业模式,随着消费升级,商业地产的供应也要升级。受金融危机以及国家信贷政策的影响,必定会对持有物业造成新的压力,中小商业地产开发企业在商铺散售逐步疲软的情形下,还有可能进一步继续被边缘化。 三、商业地产有望受益REITs 1、期待REUITs破冰
2008年中国房地产金融上半年和下半年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形势。商业地产虽然是传导最慢和最抗跌的但也无力规避和幸免。商业地产融资的信贷总量和品种本来就单一,原来就系统缺失,金融创新的步伐放缓或前景更加不明朗,限外的加剧和外资大本营起火的自救和抽紧,再加上投资市场的消极和悲观,商业地产的融资无疑是雪上加霜。
2009年,最值得期待的就是以REITs(房地产信托基金)的正式推出。以商务部等部委力促的开放REITs通道和银行对商业地产项目贷款区别对待的呼吁得到了国务院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响应。2008年1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即REITs)是一种以租金收益为标的的融资产品,普通住宅项目是不能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形式上市的。从这个角度讲,以持有物业为开发模式的商业或工业地产企业将从中受益。2009年1月6日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霍颖励透露,央行已经形成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初步试点总体构架,并将在上报国务院后进行试点。
2、REITs为商业地产最好“退出通道”
REITs推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商业地产开发商提供了最好的“退出通道”。到目前为止,很多开发商都认为商业地产很难做,最大的问题在于“出口”(Exit)。商业地产项目一般分为开发(Development)、孵化(Incubation)、稳定(Stabilized)等几个环节,其中稳定环节的风险低、相应收益也低,但开发商自有资金成本往往较高,开发完成后或稳定后一般更愿意退出而形成资金的有效周转。
而最佳的退出通道之一就是REITs(房地产信托基金)市场,即把成熟物业(稳定现金流)打包资产证券化,使追求较低风险、较稳定收益的低成本资金持有者(如公众、机构投资者等)可以接手长期持有。而REITs能够推出的最好时机就是熊市。因为,熊市物业资产价格回落,租售比(租金/价格)较高,资本市场的资金成本也较低、投资风格趋于防守型。例如美国REIT 的真正繁荣是在大熊市之后的90年代;日本的J-REIT也是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长期熊市的2001年推出。本轮经济危机为中国REITs产品的出现奠定了最好的机会。我们有理由相信,以REITs为象征的金融创新将会在2009年破冰。
2009年商业地产的形势并不尽然全是那么悲观。比如,从目前的情况看,经济危机还未对北京的消费市场形成太大影响,2008年北京的社会零售总额依然会强劲增长20%以上,远远超过北京10% 的GDP增速。只不过新商业开业的总体量远远超过这个比例,以至于平均下来市场转淡,而根据20/80规律,少数抢眼的项目更是赚得本满钵满。2009年是一个乌云笼罩、充满变数的一年。商业地产的需求在短期内必定面临着挑战,但从更远来看危机会带来更多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