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各章节知识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不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升温、加溶剂 饱和溶液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

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

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例: A (1)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2)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80 (3)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降温, 蒸发B 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P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0 t1 t 2 t 3 t (6)从A溶解度是 80g 。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

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

S · · N C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

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 100% 2、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C%=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S 100+S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 100%(C < S)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酸和碱》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颜色、状态 气味 特性 浓盐酸 “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有刺激性气味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①金属除锈 用途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Cl- SO42- CO32-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颜色、状态 俗名 制法 氢氧化钠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Ca(OH)2+Na2CO3== CaCO3↓+2NaOH 氢氧化钙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熟石灰、消石灰 CaO +H2O== Ca(OH)2 试剂 AgNO3 及HNO3 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 HCl 及石灰水 浓硫酸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无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用途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四、非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CO2+H2O== H2CO3 化 学 性 质 (2) 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CO2 +Ca(OH)2== CaCO3↓+H2O (不是复分解反应) 注: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加 热

金属氧化物 (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 Na2O +H2O== 2NaOH K2O +H2O== 2KOH 可溶 BaO +H2O== Ba(OH)2 性碱 CaO +H2O== Ca(OH)2 (2) 碱性氧化物+酸 → 盐+水 Fe2O3+6HCl== 2FeCl3+3H2O SO2+H2O== H2SO3 SO3+H2O== H2SO4 CuO +H2O 2Fe(OH)3

加 热

Fe2O3+3H2O

五、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OH+H+== H2O

3、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0 7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指示剂 酸性 中性 碱性 pH值 <7 =7 ﹥7 石蕊 变红色 紫色 变蓝色 酚酞 无色 无色 变红色 (4)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各章节知识点

(1)概念:(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不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饱和溶液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2stm0wtu64vbt01g9s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