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比较研究
2017-03-09习娟HACCP
食品安全是我国政府的一个工作重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监管机构负责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直接对国民的饮食安全负责,是保障广大民众的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因此,更好地促进我国食品标准体系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体系的协调,建立合适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及对其赋予明确的职责,也就成了我国政府的改革重点。 一、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机构差异
各国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或技术规范的制定机构有趋于集中的趋势,各发达国家在总结多年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均将食品安全标准统一到一家机构制定,提高了管理及工作效率。我国 2009 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中也规定了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
1. 安全标准及规范框架比较
(1) 总体框架对比。按食品安全标准及技术规范的框架看来,美国基本按食品产品的分类划分,其标准和技术规范按危害领域划分,其余国家亦类同。如欧洲和加拿大总体按食品中微化学性危害及微生物控制,食物营养和营养标签等领域分别由相应部门管理。澳大利亚新食品法典在第 1 章通用标准中也纳入了食品污染物、天然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食品中维生素、添加剂、配料及营养标签和声称等内容。从框架上比较我国的食品标准体系与法典体系均包括规范、产品标准、基础标准三方面内容。在架构上和国外各国食品安全标准架构体系基本相同。
(2) 食品污染物安全标准比较。在国际上,食品法典委员会主要注重食品生产的过程控制,通过过程控制限制并降低污染物的水平,防止对食品造成危害。在管控模式上各国通过相关的检测及监测手段监测污染物从而掌握各污染物所带来危害的情况,通过制定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以控制食品污染危害。美国 USDA 每年均制定新的残留采样计划并公布残留监测数据,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具有食品污染物监测标准。欢迎订阅CHINA-HACCP公众号。
我国对食品污染的管控模式与国外保持一致,即具有覆盖全国的食品污染物监测标准及方案,对全国范围的食品进行检测并每年按照新的检测反馈情况进行更新。不仅如此,我国还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276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及 GB2762《食品污染物限量》来严格限制食物产品中的污染物及毒素的限值,以确保食品安全。但在食品污染物危害的控制导则的制定方面,我国与国外至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3) 微生物的危害管控与卫生规范措施的比较。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对食品加工、生产过程均制定了非常完善的良好生产规范及操作规范等,并且强制规定多类食品必须严格按照 HACCP体系执行。澳新法典(澳新食品法典)的第 3、4 章对食品的加工过程具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国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符合 Codex 的 HACCP 概念的规定,而并不仅依赖于其终产品标准的管控。另外,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及导则在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其他国家也均以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为基础,并且要求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 GMP 和 HACCP 标准体系。
我国目前对该方面的控制仍过度依赖成品中微生物限量标准的制定,通过产品中致病菌和指示菌限量的设置来实现,但由于缺乏配套的过程管理法规,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在使用和执行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惑。虽然我国已制定了通用规范和专项规范,但对于食品危害因素的控制指南部分等内容存在较大的缺口。而且综合看来我国各规范类标准相比差距较大,并未将 HACCP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原则引入我国的通用卫生规范,且各类食品专项规范中产品的类别范围粗细不一,由各部门制定的规范各成体系,未能宏观统筹。 2. 食品安全标准或技术规范的制定程序
发达国家大都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完善的食品安全技术规范或标准的制定程序,并在科学评估、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建立食品的安全标准。如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食品监管部门对食品标准的调研、监督及制订过程皆有较为严格的流程,并具有专门的食品安全评估委员会对其定期的做相应评估。不仅如此,各国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还积极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组织监测。如,美国利用“红皮书”和“蓝皮书”的形式对其残留监测计划及残留监测数据每年按时进行公布,这使得标准的修订能够建立在有效的监测数据反馈基础上。其他各国在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流程上也均以风险评估为基础,以科学的监测和公开透明为原则。
我国在 2011 年 10 月成立了 CFSA(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承担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工作,同时 CFSA 也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适时修订。这同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