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三章 批评与转变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3.1 复习笔记
一、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学说 1.巴纳德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1)组织的本质
巴纳德将组织界定为“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系统”。在研究正式组织时,他特别强调其整体性和各部分之间的相关性,把一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巴纳德的组织定义中可知,“组织”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①组织是由人的活动或效力即人的行为构成的系统。
②组织是一个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的人的活动和行为的相互关系的系统。 ③组织是动态和发展的,当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同其他部分的关系发生变化时,作为整体
的系统也要发生变化。
④组织是协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两者糅合在一起,有时界限不太明确。巴纳德认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协作系统包括四个组成部分(见图3-1)。在协作系统中,组织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子系统,但起着核心的作用;物质子系统是机械设备、材料等物质手段的系统;人员子系统指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组成的集团;而社会子系统则是指一个协作系统同其他协作系统交换效用的系统。他认为,协作系统以组织为核心,把物质子系统、人员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连接成为一个复合的整体。
1 / 137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3-1
⑤组织工作决不仅仅限于“组织内部”,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其“内部”协作关系和“外部”协作关系同等重要。
(2)组织三要素 ①协作的意愿
这是所有的各种组织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要素,其含义是自我克制,交付出个人行为的控制权以及个人行为的非个人化。对于个人来说,协作意愿就是参加这一系统的“个人愿意和个人不愿意”的综合结果;对于组织来说,是它“提供的客观诱因和所加的负担”的综合结果。组织必须在物质方面和社会方面提供适当的诱因来弥补个人的这种参加该系统而不参加其他系统的牺牲,即:a.提供客观的刺激;b.通过说服来改变个人的主观态度。
②共同的目标
这是协作系统的第二个基本要素,是协作意愿的必然推论。巴纳德认为,组织成员协作意愿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成员接受和理解组织目标的程度。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共同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协作性的理解和个人性的理解两种。前者是指组织成员脱离了个人立场而站在组织整体利益的立场上客观地理解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后者则是站在个人立场上客观地理解组织的共同目标。这两种理解常常会发生矛盾,巴纳德特别指出:a.要让组织成员理解和接受组织目标;b.要设法消除对目标的不一致;c.要注意组织目标与个人动机
2 / 137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的必然差异。
③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是指意愿、情报、建议、指示和命令等信息的传递。作为组织的基本要素,信息交流是不可缺少和无法取代的,组织的一切活动都以信息交流为基础。
信息交流的原则包括:
a.信息交流的渠道要为组织成员所了解,最重要的是要使信息交流的渠道成为惯例,即尽可能使之固定化。
b.要求每一个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个明确的、正式的信息交流渠道,即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有一个上级并向其汇报工作,每一个人必须同组织有明确的正式关系。
c.正式信息交流的线路必须尽可能地直接和短捷,减少层次,以加快信息交流的速度,并减少由于多渠道传递而造成的失误。
d.在信息传递时,应利用完整的信息交流线路的每一个层次。 e.作为信息交流中心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称职。
f.当组织在行使职能时,信息交流的路线不能中断,组织在任职者不能行使职权或缺勤时,都要规定自动的临时代理职务的办法。
g.每一个信息都必须具有权威性,即从事信息交流的人必须是公认的实际上占据有关“权力位置”的人,这个位置发出在其权限范围之内的信息,这个信息是由于更上一层机构授权才发出的。
(3)非正式组织
①巴纳德将非正式组织界定为“一种没有固定形态的、密度经常变化的集合体”,它“是不确定的和没有固定结构的,没有确定的分支机构”。非正式组织是由无意识的社会过程产生的。
3 / 137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非正式组织的两类重要后果
a.非正式组织使人们形成一定的态度、理解、风俗、习惯、习俗。
b.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的产生创造条件。非正式组织的态度、理解、习俗、习惯、风俗影响着正式组织并且部分地通过正式组织而表现出来。
③非正式组织是普遍存在的,当正式组织产生之后,它又创造出非正式组织并且需要非正式组织。
④非正式组织的积极功能
a.可以从事正式组织所不便沟通的意见、资料和信息;
b.可以通过培养组织成员的服务热诚以及对权威的认同感而维持组织的团结; c.可以借助于非正式组织的互动关系,避免正式控制过多过滥,进而保持个人自尊、人格完整和独立选择力。
⑤非正式组织对管理者的启示
非正式组织不仅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不可缺少的。管理者要善于识别非正式组织,并正确利用非正式组织来增进组织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管理者如果无视非正式组织本身的态度、习惯和规范,就难以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甚至造成不利后果;另一方面,管理者也不应过分依赖非正式组织,否则也会造成诸如干扰正式的责任分工等不良后果。
(4)组织平衡论
①组织平衡论又称“组织存续的理论”,是指从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出发解释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原因的理论。从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来看,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组织成员愿意并且确实能够进行正式协作,即参加和不愿意离开组织,为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作出贡献。这个条件包括两个方面:a.组织对其成员的吸引力;
4 / 137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组织平衡实质上就是贡献与诱因的平衡,它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②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要使组织成员获得一种贡献与满足的平衡。组织平衡可以进一步分为对外平衡和对内平衡两个方面。
a.对外平衡。指一个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组织也应当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一系列战略决策实现的对环境的有效适应。
b.对内平衡。指把各种诱因有效地分配给各个组织成员,使诱因与贡献达到平衡,并调动和发挥组织成员的协作积极性。当这种内部的平衡产生时,组织成员协作的积极性才有保证。
③组织的平衡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打破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a.外部环境恶化造成诱因来源不足,组织不能提供必要的诱因,平衡就破坏了; b.由于组织成员的需求标准总是在缓慢地提高,由此破坏了原有的平衡。
克服这种不稳定状态的组织发展原则是,通过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来增加组织所掌握的诱因。
(5)权威接受论
权威是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命令)的一种性质,通过它的被接受,组织的贡献者或“成员”支配自己所贡献的行为,即支配或决定什么是要对组织做的事,什么是不对组织做的事。
①权威的两个方面
a.主体方面或个人方面,把命令作为有权威的来接受; b.客体方面,命令被接受的性质。 ②权威被接受的条件
a.使人们能够明确所传达的命令;
5 /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