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观经济学教学
作者:唐丽君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9年第9期
唐丽君
摘 要:微观经济学内容多而杂,多数内容要用到数理分析方法,且不同学生对其需求有所不同。由于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策略来进行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本文就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特点、微观经济学的有效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策略
微观经济学主要是对经济社会中的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微观经济学是高校中管理类和经济类学生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和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上课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特点
(一)教学内容较多,教学时间紧迫
多数高校经济系和管理系学生都在大一第一学期学习微观经济学。大一新生要进行军训,与大学其他学期相比,大一第一学期的有效学习时间较短。除此之外,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多而杂,对于教师来说,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样,对于学生来说,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成绩也不会是一个快速的过程。
(二)大量内容采用了数理分析的方法
微观经济学大量内容涉及数理分析的方法,例如统计学相关方法、数理模型等。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学习这些较为复杂的数理分析方法难度较大,尤其是学生还未对极限等高数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这给微观经济学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
(三)不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需求有所不同
教师在进行微观经济学教学时,首先要知道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微观经济学的知识需求是有所不同的。需要参加相关考试的学生要学习深层次微观经济学知识,如果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教授相同的内容,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考试或者考查成绩。
二、微观经济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设置相关层次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这两个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是同一种教材。对于经济类学生来说,他们以后还要学习更深层次的微观经济学知识,因此,他们可以轻松达到较低层次微观经济学知识的考试要求。对于管理类的学生来说,只学习较为简单的微观经济学知识,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考试内容脱节的现象。因此,高校要针对管理类学生的微观经济学考试内容,适当增加一些更为深入的微观经济学知识。而微观经济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好从简单知识到较难知识的过渡,使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知识,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考试。
(二)教学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繁多,模块之间的联系较小,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学习成绩提高缓慢。针对这个问题,微观经济学教师要采取相关措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教师应该转变以往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以自身为主体展开教学,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长此以往,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科目的兴趣就会下降,不利于学生成绩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也可以通过分析相关案例来辅助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分组来讲解知识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强化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提高学生与国际接轨的能力
微观经济学的大多数优秀教材都是外国的经济学家编写的,大部分高校使用的是微观经济学原版教材。教师采用双语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原版英文教材概念的表述,可以让学生准确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学生在学习中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英文能力,以便阅读微观经济学的外国文献,这样就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学习更深层次的微观经济学知识。
三、小结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有:教学内容较多,教师教学时间较为紧迫;微观经济学中大量内容采用了数理分析的方法;不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需求有所不同等。微观经济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分别有:结合各专业特点,设置相关层次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强化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与国际接轨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张庆.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析[J].学理论,2016(03):204-205.
[2]钱耀军,李娴.谈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当代经济,2015(19):126-128.
[3]李静.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4(02):83-85.
基金项目:2018年度辽东学院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三产”融合态势下地方高校培养机制研究》(JG18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